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口迁移年龄模式的分解与合成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迁移年龄模式 迁移年龄模式是指排除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反映年龄别迁移强度特征的一类基本指标,它是移民年龄构成的规律性的抽象化,是人口迁移中年龄选择性的直观表现。年龄的选择性是迁移选择性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规律性相当明显。尽管我国的人口迁移有较强的计划性,但从以往的局部性研究中同样存在年龄的选择性。
作者
杨云彦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22,共8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年龄模式
迁移选择性
人口年龄结构
强度特征
年龄构成
规律性
移民
抽象化
局部性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171
1
翟振武,刘雯莉.
七普数据质量与中国人口新“变化”[J]
.人口研究,2021,45(3):46-56.
被引量:39
2
段成荣,吕利丹,王涵,谢东虹.
从乡土中国到迁徙中国:再论中国人口迁移转变[J]
.人口研究,2020,44(1):19-25.
被引量:90
3
顾宝昌,侯佳伟,吴楠.
中国总和生育率为何如此低?——推延和补偿的博弈[J]
.人口与经济,2020(1):49-62.
被引量:30
4
刘敏.
失业率、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的相关性研究[J]
.西北人口,2000,21(4):40-43.
被引量:2
5
关帼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现状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0(S1):25-26.
被引量:4
6
李玲.
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两种迁移类型的变化[J]
.人口研究,1999,23(4):59-64.
被引量:9
7
杨云彦.
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J]
.人口研究,1999,23(5):9-15.
被引量:48
8
朱宝树.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滞留与更替——以上海市为例[J]
.人口研究,1997,21(5):1-5.
被引量:23
9
王桂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差异与人口迁移关系之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7(1):50-56.
被引量:52
10
白光润,朱海森.
中国大陆人口移动机制与调控对策[J]
.人文地理,1999,14(3):46-5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9
1
周爽,黄匡时.
中国流动人口年龄别迁移模式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J]
.西北人口,2015,36(6):23-28.
被引量:8
2
向华丽,张友业,李波平.
“全面二孩”政策对湖北城镇化的影响[J]
.人口与社会,2018,34(4):99-110.
被引量:1
3
王伶鑫,周皓.
流动人口的健康选择性[J]
.西北人口,2018,39(6):13-22.
被引量:11
4
周皓.
我国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模式及其演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1):185-201.
被引量:16
5
胡雪萍,史倩倩,向华丽.
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变动趋势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23(2):27-44.
被引量:21
6
周皓,陈晓雄.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年龄模式及其特征——基于省级尺度的类型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24,30(2):2-14.
被引量:5
7
张恩英,宋涵泽,都红伟.
基于人口预测的黑龙江省教育资源供需问题研究[J]
.统计与咨询,2024(1):6-9.
8
周皓.
两种调查视角下流动人口结构的对比分析[J]
.人口研究,2019,43(5):81-95.
被引量:6
9
张文新,朱良.
近十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及其评价[J]
.人文地理,2004,19(2):88-92.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鲁奇,王国霞,杨春悦,曾磊.
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1990、2000)[J]
.地理研究,2006,25(5):765-774.
被引量:55
2
俞万源.
欠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模式——以梅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7,27(3):458-462.
被引量:13
3
袁晓玲,黄新梅,胡得佳.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师,2008(8):150-152.
被引量:8
4
王化波.
迁入地类型的选择——基于五普资料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08,30(6):32-36.
被引量:4
5
高岩辉,刘科伟,张晓露.
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流派与地理学的视角[J]
.人文地理,2008,23(5):112-118.
被引量:15
6
牛雄.
主体功能区构建的人口政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9,25(4):42-47.
被引量:10
7
胡春春.
近十年来广东省流动人口的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2(3):274-276.
8
殷江滨,李郇.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J]
.热带地理,2012,32(2):128-133.
被引量:14
9
于潇,李袁园,雷峻一.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五普”和“六普”的比较[J]
.人口学刊,2013,35(3):5-14.
被引量:38
10
刘晏伶,冯健.
中国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文地理,2014,29(2):129-137.
被引量:90
1
杨云彦.
中国人口迁移年龄模式及其应用[J]
.人口学刊,1992,14(4):7-11.
被引量:7
2
王金营.
中国1990~2000年乡-城人口转移年龄模式及其变迁[J]
.人口研究,2004,28(5):41-47.
被引量:22
3
王桂新.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选择过程的年龄模式及其特征[J]
.人口研究,1994,18(2):9-17.
被引量:10
4
杜泳.
我国人口婚配年龄模式初探[J]
.人口学刊,1989,11(2):20-24.
被引量:9
5
石人炳,熊波.
流动经历对农民男孩偏好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11(4):10-15.
被引量:6
6
敖荣军.
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选择性及其人力资本再分配效应——基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3):469-472.
被引量:3
7
何定杰.
当前我国生物学上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派的斗争[J]
.江汉论坛,1958(7):18-20.
被引量:1
8
李树茁.
80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性别差异研究[J]
.人口学刊,1993,15(5):14-19.
被引量:4
9
刘金塘,王红丽,蔡虹.
中国人口终身迁移状况分析[J]
.人口研究,2004,28(3):16-23.
被引量:7
10
丁金宏,杨鸿燕,张浩光,陆萍萍.
小区域人口迁移年龄模式的定义与解读——1995~2000年浦东新区人口迁移分析[J]
.人口研究,2003,27(1):20-27.
被引量:18
人口研究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