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十世纪的中国犯罪学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犯罪为研究对象的犯罪学,与刑法学、刑事侦查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法学等学科一样,是刑事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20世纪即将拉上帷幕之时,对中国犯罪学的百年历程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廓清症结,对于21世纪中国犯罪学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赵国玲
兰全军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0-104,共15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关键词
犯罪学家
中国犯罪学
犯罪学研究
犯罪原因
犯罪心理
犯罪问题
犯罪学理论
犯罪学者
社会变迁
犯罪现象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6
1
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阴家宝.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综述[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
3
康树华.比较犯罪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
康树华.犯罪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比较犯罪学》编写组编陈明华等撰写比较犯罪学[M].
6
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同被引文献
120
1
郭建安.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60-69.
被引量:31
2
宋浩波.
犯罪被害人与犯罪被害预防[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70-74.
被引量:23
3
杨正万.
英国刑诉中被害人的权利[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11):69-71.
被引量:11
4
赵运恒.
实证研究——当代中国犯罪学的缺失[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3):31-35.
被引量:10
5
皮艺军.
犯罪学Vs刑法学——刑法学话语霸权之终结[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3):79-83.
被引量:10
6
李伟.
关于建立犯罪被害人调查制度的构想[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5):65-67.
被引量:1
7
李一平.
当前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双重效应及其对策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5):39-42.
被引量:9
8
陈兴良.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J]
.中国法学,1999(6):113-121.
被引量:41
9
王牧.
学科建设与犯罪学的完善[J]
.法学研究,1998,20(5):126-140.
被引量:55
10
杜雄柏.
困境与出路:关于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思考[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4):36-3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9
1
严励,李峰.
犯罪学的犯罪概念何以可能——犯罪学本体理论建设的反思性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6):34-38.
被引量:5
2
王利荣.
犯罪学理论研究的现实困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82-86.
被引量:8
3
靳高风.
中国犯罪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探讨[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76-82.
被引量:6
4
程琦.
论社会保障与社会预防犯罪[J]
.犯罪研究,2008(3):21-27.
被引量:2
5
王丽华,卢建平.
我国被害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河北法学,2009,27(5):65-69.
被引量:13
6
岳平.
当前我国犯罪学本体发展的反思与抉择[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123-134.
被引量:9
7
刘晓梅.
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现状和困境[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25(1):120-123.
被引量:3
8
岳平.
功利追逐与价值回应[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1):74-75.
被引量:2
9
胡仁智,付微明.
西方犯罪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32(4):142-150.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夏一巍,罗霞.
犯罪学研究中量化分析方法的使用:现状、问题与建议[J]
.犯罪研究,2023(1):52-66.
被引量:2
2
卫磊.
穿行于价值与事实之间——犯罪学的本体反思与范式演进[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97-102.
被引量:2
3
康均心,周亮.
晚近我国犯罪学的新发展[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2):10-14.
被引量:4
4
严励,单佳.
犯罪学认识论初探[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4):20-24.
被引量:1
5
刘志松.
犯罪——是叙述,还是假设?[J]
.中国图书评论,2007(8):42-46.
6
高玥,王成玉.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思考[J]
.理论界,2008(2):94-96.
被引量:1
7
王牧,赵宝成.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研究的新发展--2007年中国犯罪学研究的三大热点[J]
.中国法学,2008(2):181-191.
被引量:1
8
刘之雄.
犯罪概念多元论:一个虚幻的功能诉求--关于犯罪概念理论的系统反思[J]
.法商研究,2008,25(4):30-41.
被引量:5
9
郭建安.
论犯罪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5):87-90.
被引量:6
10
岳平.
当前我国犯罪学本体发展的反思与抉择[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123-134.
被引量:9
1
李卫红.
论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J]
.法学评论,2007,25(3):17-28.
被引量:4
2
许兆昌.
思想解放是学术发展之根本[J]
.史学集刊,2008(5):5-6.
3
《腾飞中国——中国学术发展文库》图书征稿启事[J]
.管理观察,2010(27):1-1.
4
董建辉,徐雅芬.
西方法律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演变[J]
.国外社会科学,2007(6):47-53.
被引量:1
5
王邦佐,邵春霞.
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30年[J]
.探索与争鸣,2008(12):11-12.
被引量:5
6
蔺淑英.
近年来唯物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传播及影响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0(12):97-106.
被引量:3
7
刘维维.
从学术发展看改革开放[J]
.记者观察(下),2009(10):46-48.
8
金冲及.
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J]
.历史教学问题,2001(1):5-7.
9
任传.
社会主义百年历程[J]
.理论信息,2000,0(12):16-20.
10
吴雄丞.
社会主义发展百年历程的回首与展望[J]
.科学社会主义,2000(6):18-24.
被引量:1
中外法学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