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是叙述,还是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犯罪到底是什么?在圣西门看来,人类种族的黄金时代不是在我们的后面(过去),而是在我们的前面(将来),它在于社会秩序的日臻完善,我们的祖先从未见过,但我们的子孙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到达这一境界,而我们的任务是为他们铺平道路。
作者
刘志松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6,共5页
China Book Review
关键词
犯罪
黄金时代
社会秩序
圣西门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新西兰]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刘仁文,吴宗宪,徐雨衡,周振杰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
2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和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3
[意]菲利 郭建安译.《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4
符有明.
浅论民间禁忌的现代意识[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2(2):88-90.
被引量:2
5
赵廷光.《犯罪的本质起源与产生——马克思主义犯罪观与传统犯罪概余》.《犯罪学论丛》.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
6
严励,李峰.
犯罪学的犯罪概念何以可能——犯罪学本体理论建设的反思性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6):34-38.
被引量:5
7
[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
8
[英]哈耶克 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版.第26页.
9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 吴鑫涛译.《犯罪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0年联合出版.第77-78页.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陈兴良.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J]
.中国法学,1999(6):113-121.
被引量:41
2
赵国玲,兰全军.
二十世纪的中国犯罪学[J]
.中外法学,1998,10(1):90-104.
被引量:9
3
王牧.
学科建设与犯罪学的完善[J]
.法学研究,1998,20(5):126-140.
被引量:55
4
李峰.
对刑法正当性的诘问——罪刑法定含义解析[J]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2):20-26.
被引量:5
5
上海民间文艺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第六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
6
弗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
7
陈兴良.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J]
.法学研究,2000,22(1):3-18.
被引量:381
8
白建军.
控制社会控制——一种犯罪学范式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00,12(2):162-186.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38
1
郭忠.
论法的保守性[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123-133.
被引量:18
2
张远煌.
犯罪解释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趋势——社会反应与犯罪关系论要[J]
.法学家,2004(5):89-100.
被引量:12
3
衣家奇.
不定期刑现象之思考[J]
.法学评论,2005,23(1):73-79.
被引量:3
4
喻义东.
论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J]
.法学,2005(2):64-71.
被引量:21
5
赵世义.
为私法正名[J]
.中国法学,2002(4):25-36.
被引量:10
6
张智辉.
论刑法理性[J]
.中国法学,2005(1):169-184.
被引量:31
7
刘晓勇.
刑法理论的现代性问题[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2):175-182.
被引量:1
8
张旭,单勇.
犯罪学研究范式论纲[J]
.法学评论,2005,23(4):17-24.
被引量:17
9
李锡海.
论文化与犯罪的起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9-135.
被引量:2
10
邓子滨.
法律制裁的历史回归[J]
.法学研究,2005,27(6):68-77.
被引量:16
1
刘灿璞.
改革开放引发的文化碰撞与犯罪[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3,16(4):8-12.
2
彭见明.
关于英雄[J]
.新闻天地(上半月刊),2005(5):1-1.
3
张建新.
谁是造成塔斯马尼亚人种灭绝的罪魁祸首[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71-73.
被引量:2
4
当代社会的八大灾难性危险[J]
.领导广角,2000(11):52-52.
5
赵国华.
关于洪水传说[J]
.南亚研究,1979(1):72-73.
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