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独立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途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通识教育涵义的解释,论述了独立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对实施途径进行了几点探讨,即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跨学科研究与教育.
作者
江美芬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4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通识教育
困境
途径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龚放.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J]
.上海高教研究,1997(2):46-50.
被引量:49
2
马廷奇.
精神融合与重构: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J]
.现代大学教育,2003,19(1):20-23.
被引量:11
3
潘懋元,朱国仁.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1):1-9.
被引量:133
4
杨春梅.
关于通识教育的路径[J]
.教育评论,2002(4):53-55.
被引量:14
5
冯增俊.
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精神[J]
.江苏高教,1999(6):51-54.
被引量:22
6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2):124-133.
被引量:190
7
斯荣喜,龚山平,邹晓东.
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73-75.
被引量:15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邹晓东,斯荣喜.
独立学院的管理创新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34-36.
被引量:18
2
-.《香港中文大学概况》(1994-1995年)[M].,..
3
陈佐瞬.《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第37届毕业典礼上致辞》[M].,..
4
吴福光.《港澳教育评价》[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5
斯荣喜 叶加申.《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
6
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7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
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9页
9
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111页
10
布劳迪著,唐晓杰译,吴棠校.《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瞿葆奎主编,施良方,唐晓杰选编.《教育学文集·智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206页.
共引文献
548
1
董立平.
试论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与理论核心[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1):40-60.
被引量:3
2
肖欢欢.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路径分析[J]
.运动精品,2021(1):50-51.
被引量:1
3
孙辉,吴敏.
独立学院转设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20(3):14-18.
被引量:2
4
陈静,雍珍珍.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化路径——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25-33.
5
刘婧娴.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现状分析——以怀德学院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3):249-250.
6
亢孟军,杜清运,苏世亮,翁敏.
通识教育背景下GIS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式[J]
.测绘通报,2023(S02):15-18.
7
周霞.
加强通识教育 促进专业教学[J]
.中国电力教育,2007(z1):427-428.
8
黄素芬,金茹.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教育制度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S1):31-33.
被引量:4
9
许艳雯.
谈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52-153.
10
谭永春.
关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37-39.
被引量:3
1
仵燕.
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探讨[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2):2942-2942.
2
赵欣华.
重视思品活动促学生健康成长[J]
.成才之路,2013(5):55-55.
3
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16(4):80-80.
4
王勇.
“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刍议[J]
.中国商论,2014,0(2X):187-188.
5
孔祥华.
论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与融合[J]
.中国成人教育,2006(8):12-13.
被引量:8
6
黄明东.
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与融合[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3):67-70.
被引量:33
7
金天.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通识教育问题的论述与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5):7-8.
8
丁永忠,丁汀,李嘉林.
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14(4):56-61.
被引量:1
9
戴冰.
强化社团文化在中小学的德育功能[J]
.思想理论教育,2012(2):23-25.
被引量:1
10
杨柳.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4):107-107.
文教资料
2008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