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交往中生成:近代畲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被引量:2

Generative Interactionism: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mong She People in Modern Tim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主体性"视角下,认同的生成是主体交往的产物。在近代时空场域中,畲民通过与周边族群成员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多层次交往互动,不断打破族群壁垒、形塑身份认同、促进族群交融,使畲族由"初级统一体"逐渐成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一员。透过这一历史进程可以窥见中华民族是由国家内部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创造和建设的,需要在民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加以把握与认识。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南地区民族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19AMZ013)
作者简介 邱开玉,丽水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副教授。浙江丽水,邮编:323000;董建辉,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三峡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福建厦门,邮编:36100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225

共引文献1792

同被引文献10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