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下孔子仁礼思想探析——兼论个体自由实现的最大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孔子以礼施教,以礼正名,以仁释礼,释礼归仁,塑造儒家仁体礼用的价值设定。“克己复礼为仁”是实现个体内在普遍道德自由的路径,使学礼具备内在道德依据,把仁之善与礼之制相结合,开启了儒家内部“何为正义制度”的思考。基于善优先于正当的内在逻辑,孔子追求个体道德的完满,以实质正义优先于程序正义,其长处在于对民众与共同体高度负责,弊端在于极易侵犯私人领域,甚至走向全权主义。自由主义者强调正当优先于善,认为自由首先是政治自由,充分肯定个体的自主意愿,其优长是肯定个人外在自由选择权,但也带来道德冷漠,忽视政治共同体与民族国家发展的连续性。基于孔子与自由主义者,两者互为基础互相批判,取长补短,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个体的真正自由,即政治外在自由选择权最大化与内在道德自我实现最大化的统一。
作者 陈世明
出处 《当代儒学》 2023年第1期203-220,共18页
作者简介 陈世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政治哲学、易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版,第29页.
  • 2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 3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 4张旭.《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观念中的道德与政治》,载《现代政治与道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4-165页.
  • 5东方朔.《政治与道德之分解--(论语)的一种解读》,载朱贻庭主编.《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 6郝大维 安乐哲著.《孔子哲学思微》[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8页.
  • 7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8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纲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32-42. 被引量:97
  • 9胡骄键.生活儒学的“新礼教”蕴涵--中国正义论的“情义伦理”思想[J].东岳论丛,2020,0(3):181-190. 被引量:5
  • 10蒙培元.人是情感的存在——儒家哲学再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03(2):1-8.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