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的塑造作为一种批判性建构,呈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叙事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乡贤人物现代化转型的不彻底性、经济因素对于乡贤的双向作用、乡贤人物"出走与返乡""异化与重生"过程描述等一系列叙事安排上。乡贤形象批判性建构的目的并非是对乡贤人物的否定和对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悲观,而是被赋予了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深刻内涵。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81,共7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研究”(16ZDA192)子课题“乡贤文化的现代遭遇与文学书写”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罗祎英,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