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昆仑、天山与天命的文化一致性
被引量:
15
The Cultural Consistency of the Kunlun,the Tianshan and the Mandate of the Heave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昆仑""天山"的词义均与天有关,二名的含义一致,应该都是天山,而早期"昆仑"这一名称逐步向中国西部集中,逐渐成为西域大山的泛称。同时,"昆仑""天山"有着明确的天命意涵,因而昆仑与天山的命名很可能都受早期中国天命观思想的影响。
作者
巫新华
韩子勇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4,共10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昆仑
天山
天命
西域
文化一致性
分类号
K928.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作者简介
巫新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34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巫新华,刘玉生.
丝路新疆 文明交流与发展的关键(下)[J]
.新疆人文地理,2016,0(1):10-21.
被引量:2
2
无,李有骞,杨永才,宋嘉骐(发掘),谢浩(发掘),韩文艳(发掘),陈孔杨(发掘),张新伟(发掘),张犁牛(发掘).
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遗址2015年Ⅲ区发掘简报[J]
.考古,2019,0(8):3-20.
被引量:38
3
巫新华.
天山的丝路地位与名称的中国文化意涵[J]
.新疆艺术(汉文),2018(2):4-13.
被引量:1
4
牛汝辰.
天山(祁连)名称考源[J]
.中国地名,2016,0(9):16-19.
被引量:4
5
罗建中.
《大盂鼎铭》解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3):81-85.
被引量:3
6
孟慧英.
萨满教的天神与天命[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21(1):59-6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9
1
Archaeological Team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密山县新开流遗址[J]
.考古学报,1979(4):491-518.
被引量:65
2
黑龙江饒河小南山遗址试掘简报[J]
.考古,1972(2):32-34.
被引量:9
3
杨大山.
饶河小南山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J]
.北方文物,1981(1):49-52.
被引量:21
4
李英魁,高波.
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新石器时代墓葬[J]
.考古,1996(2):1-8.
被引量:21
5
刘国祥.
黑龙江史前玉器研究[J]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72-86.
被引量:12
6
孟慧英.
萨满教的天神与天命[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21(1):59-64.
被引量:6
7
赵宾福,孙明明,杜战伟.
饶河小南山墓葬出土玉器的年代和性质[J]
.边疆考古研究,2013(2):69-78.
被引量:4
8
牛汝辰.
天山(祁连)名称考源[J]
.中国地名,2016,0(9):16-19.
被引量:4
9
巫新华.
丝路新疆(上)--沟通亚欧大陆各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J]
.新疆艺术(汉文),2015,0(5):17-2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7
1
肖波,王俊铮.
内蒙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J]
.形象史学,2022(2):179-196.
2
萧旭.
“祁连山”又称作“天山”的语言学证据[J]
.中国训诂学报,2022(1):166-170.
3
杨岐黄.
史前玉璧制作工艺探析[J]
.西部考古,2023(1):141-154.
4
成璟瑭,图旭刚.
试论东山嘴文化[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71-87.
5
陈伟驹.
关于双塔遗址一期遗存年代的讨论[J]
.边疆考古研究,2022(2):86-94.
6
钟雪.
南宝力皋吐墓地出土玉石器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125-144.
被引量:1
7
杨福瑞.
北方游牧民族穹庐观念及对居住文化的影响[J]
.贵州社会科学,2009(7):123-127.
被引量:7
8
巫新华.
天山的丝路地位与名称的中国文化意涵[J]
.新疆艺术(汉文),2018(2):4-13.
被引量:1
9
孙彦.
浅谈新疆地区特产电子商务水平的发展现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13-114.
被引量:4
10
王冬力.
史前玉石器机械加工装置的复原实验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6):33-40.
同被引文献
343
1
石硕.
多民族相处之道:藏彝走廊民族交往的经验与智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57-64.
被引量:15
2
孙海芳,刘学堂.
空间与认同:道路研究视域下的“新疆交通遗存”[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39-48.
被引量:6
3
李媛.
民间信仰与边疆社会的整合——以迪化为例[J]
.宗教学研究,2021(2):190-196.
被引量:1
4
王启涛.
吐鲁番文献所见粟特人的宗教信仰[J]
.宗教学研究,2021(1):136-145.
被引量:5
5
张军桥,苑苑.
近40年国内清代新疆军屯研究述评[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1(2):14-22.
被引量:1
6
王东平.
《回疆则例》农业立法研究[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2(1):117-130.
被引量:1
7
刘正寅.
《拉失德史》所见明代西域多民族交融与发展[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2(1):103-116.
被引量:1
8
王冀青.
饶应祺与斯坦因之交往——兼及斯坦因著作的第一个中译本[J]
.西域研究,2022(4):120-127.
被引量:2
9
阿利亚·艾尼瓦尔.
近十年清至民国时期新疆自然灾害研究综述[J]
.西域研究,2022(4):146-153.
被引量:2
10
郑丽颖.
俄国外交官员在新疆的考古活动及影响——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例[J]
.西域研究,2022(4):107-1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5
1
鄂崇荣,张前.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昆仑文化的传承与流变[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1):7-12.
被引量:11
2
王卫东,王建新.
二十世纪上半期西部学术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探索——以中华文明论为中心[J]
.新疆社会科学,2023(1):73-81.
被引量:1
3
程秀金.
2021—2022年新疆史研究综述[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6):79-93.
4
巫新华.
昆仑山系新疆段与中国龙脉之祖[J]
.青海社会科学,2024(3):27-35.
被引量:1
5
张少云,娄利杰.
文化昆仑略论[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4,43(4):67-74.
6
高文侠.
推动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24(4):37-42.
被引量:1
7
樊丽沙,杨富学.
“禺氏之玉”斟议兼论月氏的原居地问题[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6):42-49.
8
孙海芳,杜梦.
新疆神话考古与中华西域文明演进[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39(1):110-117.
9
易华,段佳沁.
昆仑与天崇拜——中华民族认同关键符号[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6):16-29.
10
胡钰.
昆仑文化传播的文明意蕴与创新路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54(2):32-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赵艳.
文明探源与生态智慧:“河源昆仑”当代价值的文化地理学阐释[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1):69-74.
2
熊威,韩雨霏.
西南少数民族铜鼓传说与中华文化认同[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1):112-119.
被引量:6
3
海路,王洋,张梦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的特征与路径[J]
.贵州民族研究,2023,44(3):10-17.
被引量:23
4
鄂崇荣,毕艳君.
新时代昆仑文化传承与重构的思考[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4):41-46.
被引量:5
5
索端智,鄂崇荣,张生寅,胡芳.
专家笔谈:昆仑文化和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J]
.青海社会科学,2024(1):5-10.
被引量:2
6
田胜利.
汉赋中的昆仑神境与昆仑文化[J]
.青海社会科学,2024(2):33-42.
被引量:1
7
王艳.
文化记忆与神话重述: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景观叙事的可能性[J]
.青海社会科学,2024(6):16-23.
被引量:2
8
于宏伟,闫丽娟.
共谋共同体:抗战歌曲与中华民族未来镜像的理想书写[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6):36-52.
被引量:1
9
付邦.
万脉出昆仑——中国古代昆仑符号的塑造与认同[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6):30-49.
10
胡钰.
昆仑文化传播的文明意蕴与创新路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54(2):32-40.
被引量:1
1
孙明君.
庄子“畸人”说及其天命观[J]
.世界宗教文化,2021(2):18-24.
被引量:4
2
卞祥彬.
融画入影——画家但杜宇与早期中国电影民族化艺术探索(1920-1937)[J]
.书画世界,2021(5):80-82.
被引量:1
3
倪豪士.
走进历史长河——我与《史记》翻译[J]
.翻译界,2020(2):111-123.
被引量:2
西北民族研究
202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