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活态共构:社区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被引量:18

Living Co-construction:Th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ommunity Museum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中,以社区博物馆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表现亮眼且成效显著。一方面,社区博物馆通过多元行动方的共同参与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社区博物馆通过多样化的社区实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续。社区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能够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度,进而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多方话语与诉求,社区博物馆成为人与文化、人与人之间互动交融的有效平台。
作者 冯琳 赵经纬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101,共9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元一体视角下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编号:19AMZ012) 2021年度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科学研究类项目“国家认同教育的地方性实践”(编号:ZB21BZ01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冯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300350;赵经纬,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天津30035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106

共引文献486

同被引文献287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6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