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寄托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应当是流动的、多样化的,过去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体现过度地偏向功能性和传统的博物馆经营模式。而本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保留“非物质”的特殊性,不应被博物馆的“物质”行为所约束,应当思考传统融入形式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多关于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实践的突破性观点,让非遗文化回归动态角色,并同时帮助博物馆完成转型,嫁接过去文化与当下发展,建立自己的文化生态和传承模式。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作者简介
朱琳,女,汉族,山东东营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农村政策创设、思想理论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复杂重大问题应对以及农史和农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