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口流动与民族空间互嵌格局的发展演化——基于第三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8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ttern of Ethnic Inter-Embeddednes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from the Third to the Seventh National Censu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82—2020年我国各民族人口流动和民族空间互嵌的状况,并首次运用流向数据探寻了人口流动对民族空间互嵌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方面,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愈加活跃,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参与度首次超越汉族;东部省份作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的主要流入地,已成为民族空间互嵌的重要场域;跨省流向除流向主要分布地外,东北、华北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流向北京,西北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流向新疆,西南、中南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流向浙江、广东,个别民族的流动人口存在跨境流出的现象。民族空间互嵌方面,大部分民族人口的省际空间分布趋近于相对均匀;大部分省份的民族构成多样性指数趋近于全国水平;21世纪以来大多数民族的族际空间接触概率有所上升,民族空间互嵌进一步深化。影响方面,人口流动对民族空间互嵌的三个方面(民族人口的省际空间分布均匀化、各省民族构成多样性指数趋近于全国水平、族际空间接触概率上升)均有明显的积极影响。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口大流动为民族空间互嵌提供了绝佳机遇,应顺势而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作者 黄凡 段成荣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142,共15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与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研究”(编号:20&ZD17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黄凡,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73

共引文献510

同被引文献284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