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教育质量评价:动因、意旨与路径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存在功能异化、内容单一、主体一元等问题,新时代的教育评价应该回归“育人”本位,突出教育评价对人的改进功能和发展功能,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改”。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教育评价为何、以何、如何的问题,试图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
作者
胡彦云
邓小兵
田利燕
机构地区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17期22-25,共4页
Education Science Forum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教育质量评价
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
G40-058.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朱德全,曹渡帆.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本质释义与路向定位--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评价[J]
.教师教育学报,2024,11(2):29-38.
被引量:23
2
符华均,王朝阳,程乾,黄鹏伟.
基于学生成长百分等级模型的学业进步评价[J]
.中国考试,2019(2):14-18.
被引量:24
3
王燕春.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科工具研发的思考[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6(2):15-19.
被引量:3
4
王晓平,谢小庆,刘淅萍.
美国7种常用成长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J]
.新课程评论,2018,0(11):120-12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司林波,裴索亚.
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评价制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展望[J]
.现代教育管理,2021(10):1-11.
被引量:16
2
王哲.
解决问题——劳丹科学进步模式述评[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4(S1):85-87.
被引量:6
3
辛涛,李雪燕.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6):38-43.
被引量:86
4
马晓强,彭文蓉,萨丽·托马斯.
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J]
.教育研究,2006,27(10):77-84.
被引量:103
5
董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J]
.人民教育,2007(13):2-3.
被引量:33
6
曾水兵.
什么是好的教育[J]
.人民教育,2007(17):60-60.
被引量:2
7
张志霞,许童羽,朴在林,李征明.
高等学校学生成绩分析方法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22-324.
被引量:13
8
胡伶.
教育政策评估标准体系的架构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12):20-24.
被引量:27
9
焦璨,王宣承,张敏强,吴利,张文怡.
分位数回归:心理统计方法的重要补充[J]
.中国考试,2009(1):9-15.
被引量:13
10
辛涛,张文静,李雪燕.
增值性评价的回顾与前瞻[J]
.中国教育学刊,2009(4):40-43.
被引量:154
共引文献
48
1
柴英博.
多元评价主体视域下卓越体育工匠培养评价内容体系研究[J]
.湖南教育(下旬)(C),2024(8):60-62.
2
谢小庆.
思维能力的成长评估[J]
.考试研究,2020,16(1):52-59.
被引量:4
3
钟小斌,谢治菊.
基于BOPPPS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及效果分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2):92-97.
被引量:8
4
王帅鸣,姚守梅,王梦,张荣慧.
基于成长百分等级模型开展增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
.中国考试,2020(9):46-51.
被引量:25
5
杨志明,彭丽仪,李洋.
增值评价中的天花板效应及其破解思路[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20(12):3-7.
被引量:25
6
肖娟.
基于区域质量监测数据的学业增值评价——以贵州省中部地区某市为例[J]
.安顺学院学报,2021,23(3):67-71.
被引量:3
7
余彩芳.
多元评价在中学教学中的可视化探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参考,2022(1):27-33.
被引量:3
8
陈鹏,刘铖.
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增值评价:“何能”与“何为”[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22(3):11-18.
被引量:5
9
吕超越子.
成长百分等级模型的实证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22(9):11-13.
被引量:2
10
张学敏,赵国栋.
由离散求耦合:教育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的分合取舍[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5):65-7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4
1
高德强,孔令勇,魏铭辰,陈开会.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价值指向与培育方向[J]
.教育科学论坛,2024(3):30-36.
被引量:2
2
周小兵,张哲,孙荣,伍占凤.
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概述[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0(4):76-91.
被引量:27
3
王丕承.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应当掌握的一些新型的教学评价方式[J]
.科教文汇,2016(35):36-37.
被引量:1
4
蒋晓明,邓小兵.
均衡可监测 优质能评估[J]
.基础教育课程,2018(8):20-23.
被引量:1
5
刘明飞.
创设游戏化情境,助力互生式教学[J]
.地理教学,2019(4):32-33.
被引量:5
6
李泉.
2020:国际中文教育转型之元年[J]
.海外华文教育,2020(3):3-10.
被引量:81
7
李宝贵,庄瑶瑶.
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4):34-43.
被引量:55
8
张曦允.
人工智能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职能转变问题的分析与探究[J]
.汉字文化,2021(7):89-90.
被引量:1
9
田利燕,邓小兵,陈瑾.
建立“用数据发展教育”的县域结果应用模式[J]
.四川教育,2021(32):14-15.
被引量:1
10
马箭飞,梁宇,吴应辉,马佳楠.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70年:成就与展望[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6):15-22.
被引量:123
引证文献
5
1
周庆平,李恩华,闫梦若.
基于AHP-CRITIC法的高职院校教育评价研究[J]
.计算机应用文摘,2024,40(22):32-34.
2
吕红,匡青云,陈安庆.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近三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统计分析[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2):108-114.
3
钟超福,邹维,邓旭.
新时代中小学“五育并举”质量评价的区域实践[J]
.教育科学论坛,2025(17):34-38.
4
邓小兵.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现实阻碍与推进路径——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5(23):63-66.
5
吕慧,吕婧华.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及其实现路径[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5(3):27-38.
1
尚永旭,丁义.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4(27):49-52.
2
许吴鹃.
指向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J]
.新智慧,2024(16):26-28.
3
魏星.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的融通实践[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上半月),2024(6):6-8.
被引量:1
4
陈毅辉.
基于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练习设计[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5):54-57.
5
陈菁菁.
基于UbD理论的小学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研究——以“数字画家”单元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4(15):14-17.
被引量:1
6
陈玉仲,余强.
市域中职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挑战与对策[J]
.教育科学论坛,2024(12):34-36.
被引量:1
7
柳强,常玲,施惠元,薄桂华,尹明强.
石化产业需求导向的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J]
.化工高等教育,2024,41(3):137-142.
被引量:1
8
张琳.
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有效性研究[J]
.体育视野,2024(13):73-75.
被引量:2
9
王健.
评价在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初探[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27):26-30.
10
尤月兰.
智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嬗变与进路[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4,38(4):16-22.
被引量:2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