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土壤磷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发林 曾瑞琴 +7 位作者 危天进 林晓兰 郑涛 张金桃 谢南松 武英 林智明 郑域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1-1009,共9页
开展土壤磷环境风险评价对指导果园合理施肥和管理, 减轻果园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土壤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土壤磷素环境敏感临界值, 并据此划分了果园磷环境风险等级。结果表明: 平和县琯溪蜜柚山地果园土壤... 开展土壤磷环境风险评价对指导果园合理施肥和管理, 减轻果园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土壤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土壤磷素环境敏感临界值, 并据此划分了果园磷环境风险等级。结果表明: 平和县琯溪蜜柚山地果园土壤磷素环境敏感临界值为96.3 mg·kg^-1, 耕地果园为62.3 mg·kg^-1; 提出平和县山地和耕地两类琯溪蜜柚果园土壤磷环境3级风险(高、中、低)划分标准; 根据风险划分标准对果园0~30 cm土层土壤和果园剖面(0~100 cm)土壤有效磷进行评价, 得出全县50.5%果园(48.4%山地果园, 52.7%耕地果园)处于磷素环境高风险状态, 12.2%果园(10.6%山地果园, 13.8%耕地果园)处于磷素环境中风险状态, 37.3%果园(41.0%山地果园, 33.4%耕地果园)处于磷素环境低风险状态; 供试42.1%果园剖面0~40 cm土层的磷环境处于高风险等级, 甚至部分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都有流失风险。为减少面源污染危害, 可对不同土壤磷环境风险状态琯溪蜜柚果园, 采用不同的磷肥施用策略; 过量施用磷肥易引起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琯溪蜜柚 果园 土壤磷 环境风险 环境敏感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秀香 黄阿凤 +2 位作者 林秋金 余智诚 陈振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25-28,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引种、试种和查阅相关资料,论述福建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等特点,介绍它们的主要药用功能和繁殖技术,同时提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野牡丹科 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蕉在福建蕉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长全 庄西卿 +2 位作者 曹明华 徐晓新 罗德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8,45,共3页
关键词 福建省 适应性研究 巴西 种植面积 经济作物 杂交育种 新品种 ABB 染色体 抗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热带水果贮藏期色变和代谢生理以及贮藏保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德友 陆虑远 《热带作物研究》 1994年第3期54-60,共7页
综述菠萝、香蕉、荔枝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贮藏期色变机理、代谢生理、保鲜剂筛选应用、贮藏保鲜等方面进展.
关键词 热带水果 贮藏期 色变 代谢生理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柚果园几种水土保持技术的集成效应研究
5
作者 李发林 张天翔 +5 位作者 林晓君 林永贤 蒋芳市 曹明华 林文生 史国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13-17,35,共6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土保持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推广与示范果园水土保持新技术,助推果业的高质量发展,利用径流小区法研究在蜜柚果园集成带状生草、集流槽、覆盖防草布、施肥管等几种水土保持技术时的效应。结果表明:技术集成都可以极显著减... 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土保持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推广与示范果园水土保持新技术,助推果业的高质量发展,利用径流小区法研究在蜜柚果园集成带状生草、集流槽、覆盖防草布、施肥管等几种水土保持技术时的效应。结果表明:技术集成都可以极显著减少果园径流量(减少40.0%以上),且果园采用“带状生草+防草布+集流槽”管理时,径流最少;降低了氮磷流失量,分别为70.7%~96.7%和81.297.9%;布置的各种措施,都可明显降低土壤侵蚀量,且“带状生草+防草布+集流槽”和“带状生草+防草布+施肥管”效果尤其好,分别为自然生草侵蚀量的16.7%和22.2%;对果园5~10cm土层土壤影响不大;对25~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带状生草+防草布+施肥管”比自然生草区土壤含水量增加22.80%,有极显著的效果,而“带状生草+防草布+集流槽”比自然生草区土壤含水量增加14.43%,效果显著;对蜜柚叶片重和氮磷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果园 水土保持技术 集成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松茂 罗金水 +3 位作者 张汉荣 余智城 林智明 林秀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共5页
本文测定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光照条件对柑橘黑斑病菌柑橘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carp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明确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为燕麦片琼脂培养基(OA);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 本文测定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光照条件对柑橘黑斑病菌柑橘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carp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明确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为燕麦片琼脂培养基(OA);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7;在12h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好,全黑暗条件下生长最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以在0.2%葡萄糖溶液中的萌发率最高。菌丝和分生孢子在55℃水浴处理10min均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黑斑病 柑橘叶点霉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余智城 林秀香 +2 位作者 林秋金 陈振东 卢松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538-20540,共3页
对芦笋茎枯病[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芦笋茎枯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芦笋 芦笋茎枯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黑斑病侵染循环及防治适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金水 林晓兰 +2 位作者 赖跃先 曾保忠 李红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9-222,共4页
琯溪蜜柚黑斑病(pomelo black spot)的病原菌为亚洲柑橘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asiana。田间系统观察和病原菌侵染试验结果表明,蜜柚黑斑病是一种潜伏侵染病害,上年度被侵染的带菌叶片为次年病害的侵染源,蜜柚花期至幼果期是病菌侵染... 琯溪蜜柚黑斑病(pomelo black spot)的病原菌为亚洲柑橘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asiana。田间系统观察和病原菌侵染试验结果表明,蜜柚黑斑病是一种潜伏侵染病害,上年度被侵染的带菌叶片为次年病害的侵染源,蜜柚花期至幼果期是病菌侵染盛期和病害防治适期。如果错过这两个时期,将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黑斑病 亚洲柑橘叶点霉 侵染循环 防治适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余智城 林秀香 +2 位作者 苏金强 林秋金 陈振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557-16559,16702,共4页
[目的]综述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园林应用和繁殖育种方式。[方法]查阅地菍的相关研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概述。[结果]地菍属多年生披散状或匍匐状亚灌木草本... [目的]综述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园林应用和繁殖育种方式。[方法]查阅地菍的相关研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概述。[结果]地菍属多年生披散状或匍匐状亚灌木草本,喜高温潮湿气候,生于酸性至中性土壤中,耐干旱瘠薄,在全日照或半阴性条件下生长良好。地菍茎轮廓为具四棱角的类圆形,髓部大;花粉近长球形,表面具网状-条棒状纹饰;种子颜色呈浅米黄色或黄色,呈类肾形、类三角形、类半圆形,较饱满,无皱缩。地菍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有酸性物质、甾体三萜类和皂苷物质、黄酮类物质、内酯类物质、生物碱、氨基酸或肽类物质、糖类和多糖类物质;另外,地菍还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Na、K、Mg、Ca、Pe、Co、Ni、Cu、Zn、Mn、Cd和Pb等。地菍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指标,可以采用RP-HPLC测定其含量;地菍总酚可以用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地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园林应用价值。地菍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菍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菍 生物学特性 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 利用价值 繁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20份香蕉材料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智城 何雪娇 曹明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应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20份香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分为3组,分别是香牙蕉组、粉蕉组和大蕉组,香牙蕉组因假茎的高度差异,进一步细分成3个亚组。13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在这些品种中共产生52... 应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20份香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分为3组,分别是香牙蕉组、粉蕉组和大蕉组,香牙蕉组因假茎的高度差异,进一步细分成3个亚组。13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在这些品种中共产生525个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多态性条带6.08条,产物片段大小99~360bp。利用Jaccard系数评估了品种间的相似性,这些香蕉品种的相似性数值0.48~1。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组,分别是香牙蕉组、粉蕉组和大蕉组,其中香牙蕉组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所用的13对SSR引物不能将所有材料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表型特征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香蕉科技研究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汉荣 刘长全 朱建荣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阐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香蕉科技研究与应用推广上需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市场建设、科学区划、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减少自然灾害、科学施肥、果实采收贮藏及运输保鲜等;并就香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香蕉 科技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牡丹科、金粟兰科野生花卉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涛 陈振东 +3 位作者 林秀香 苏金强 余智城 林秋金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以8份野牡丹科、金粟兰科野生花卉种质为试验材料,低温处理后,通过测定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分析其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各种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 以8份野牡丹科、金粟兰科野生花卉种质为试验材料,低温处理后,通过测定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分析其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各种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野牡丹科Y27、Y20,金粟兰科C、J具较强的抗寒性,野牡丹科Y3、Y16、Y21、Y23的抗寒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科 金粟兰科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llosticta citrichinaensis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智城 罗金水 +4 位作者 张汉荣 卢松茂 林秀香 林智明 赖跃先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22,共5页
通过观测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对Phyllostictacitrichinaensis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瑁溪蜜柚叶汁可促进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通过观测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对Phyllostictacitrichinaensis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瑁溪蜜柚叶汁可促进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8℃,40℃时停止生长;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9,最适生长pH值为5~6,14天后在pH值7~9的OA培养基上菌落边缘会产生黄色素;分生孢子在25℃、pH值4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但萌发率低于45%;12小时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Phyllosticta citrichinaensis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果园土壤浸提液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发林 危天进 +4 位作者 黄炎和 林晓兰 蔡志发 林永贤 林敬兰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26-29,共4页
利用生草果园土壤浸提液砂培龙眼、毛豆、罗卜,观测其发芽率。结果表明:培养23d时,百喜草处理的发芽势>平托花生处理的>圆叶决明处理的>宽叶雀稗处理的>对照的,而百喜草处理最终发芽率(84.7%)>平托花生处理的(80.0%)>... 利用生草果园土壤浸提液砂培龙眼、毛豆、罗卜,观测其发芽率。结果表明:培养23d时,百喜草处理的发芽势>平托花生处理的>圆叶决明处理的>宽叶雀稗处理的>对照的,而百喜草处理最终发芽率(84.7%)>平托花生处理的(80.0%)>圆叶决明处理的(55.3%)>CK的(40.0%)>宽叶雀稗处理的(33.3%),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利用土壤浸提液的稀释液砂培毛豆、龙眼、罗卜时,不同处理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而原液砂培时,平托花生处理可显著地提高毛豆的发芽率,宽叶雀稗处理显著地降低毛豆的发芽率,且其两种浓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原液培养罗卜时,宽叶雀稗处理发芽率(92.0%)最低,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其浓度间也有显著性差异;4种牧草处理都抑制罗卜单株干重的增长,百喜草、宽叶雀稗处理浓度间差异极显著,圆叶决明处理浓度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土壤浸提液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器官特异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少缘 范燕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067-19069,共3页
简单介绍了植物花器官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顺式表达元件及在改良花形、花色、花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花器官特异启动子 顺式调控元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西瓜开花结实及结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雪娇 饶贵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16-7018,共3页
[目的]探讨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结籽特性。[方法]对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观测,并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混合花粉授粉、单花花粉授粉和自然授粉)对野生西瓜座果率、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影响。[结果]野生西瓜雌花少... [目的]探讨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结籽特性。[方法]对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观测,并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混合花粉授粉、单花花粉授粉和自然授粉)对野生西瓜座果率、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影响。[结果]野生西瓜雌花少、座果率低。采用人工授粉虽不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的座果率,但能显著地提高单瓜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以混合花粉授粉最好。[结论]为提高野生西瓜的制种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西瓜 开花结实习性 授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野牡丹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秀香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
不同扦插基质、扦插季节和插条部位育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扦插生根和根系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影响,以红壤:谷壳灰=4∶1为基质的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平均达98.15%,生根数为13.83条,最长根为11.01 cm;四季均可扦插,但最佳季节是春... 不同扦插基质、扦插季节和插条部位育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扦插生根和根系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影响,以红壤:谷壳灰=4∶1为基质的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平均达98.15%,生根数为13.83条,最长根为11.01 cm;四季均可扦插,但最佳季节是春季。不同部位不同季节处理组合间比较,最好的处理组合为春季+顶部枝条+红壤:谷壳灰=4∶1,生根率平均达95.37%,生根数为15.67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野牡丹 扦插繁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柠檬砧木种质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涝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智城 林秀香 +2 位作者 林秋金 谢晓清 陈振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3,共6页
探究不同砧木种质植株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涝性,可为柠檬耐涝砧木选育及抗涝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柠檬砧木种质当年生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设置正常水分管理(对照)和持续淹水处理,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 探究不同砧木种质植株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涝性,可为柠檬耐涝砧木选育及抗涝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柠檬砧木种质当年生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设置正常水分管理(对照)和持续淹水处理,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研究各种质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各种质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综合评价值对砧木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后,不同砧木种质的相对电导率均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降低,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活性在不同种质中呈现升高或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供试种质中,白[木黎]檬1号、酸橙和香橙强耐涝,泰国香橼和白[木黎]檬2号较强耐涝,大果红[木黎]檬、酸柚、酸桔和小青柠中等耐涝,红柠檬和粗柠檬不耐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砧木 耐涝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姜荷花盆栽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19
作者 何雪娇 余智城 +4 位作者 史国强 张天翔 谢南松 林明睿 林金水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7期44-51,共8页
建立盆栽姜荷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适合规模化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提供依据。通过盆栽试验对20份姜荷花种质的主要品质特性进行观察统计,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从观赏价值、资源价值、适应性3个方面建立盆栽姜荷花种质资源综... 建立盆栽姜荷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适合规模化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提供依据。通过盆栽试验对20份姜荷花种质的主要品质特性进行观察统计,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从观赏价值、资源价值、适应性3个方面建立盆栽姜荷花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确定了盆栽姜荷花种质资源18个评价因子的指标值,其中种质的稀有性、观花期、苞片颜色、苞片与叶位置关系所占比重较大,权重分别为0.1820、0.1467、0.1178、0.0893;依据综合评价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0份姜荷花试验种质划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最终选出小旋风、樱桃公主、晶莹、荷兰红、鸿运、绿色巧克力6个品种,可以作为产业化应用优先推荐的盆栽优良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较为相符,表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对盆栽姜荷花的品种进行筛选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模糊分析法 姜荷花 盆栽种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_2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胡椒木精油成分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杜丽君 牛先前 +1 位作者 林晓红 郑国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SC-CO_2)法分别提取胡椒木叶片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组分差异,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测定对提取液品质进行判断。结果表明:SD法和SC-CO_2法获得的主要成分为脂类和... 以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SC-CO_2)法分别提取胡椒木叶片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组分差异,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测定对提取液品质进行判断。结果表明:SD法和SC-CO_2法获得的主要成分为脂类和烯烃类物质,且组分数量同为34种,但两种方法获得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SD法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苯乙烯(43. 15%)、顺式肉桂酸甲酯(30. 33%)、α-石竹烯(1. 81%)、α-月桂烯(8. 41%)等;而SC-CO_2法获得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为顺式肉桂酸甲酯(73. 91%)、柠檬烯(11. 13%)、α-石竹烯(4. 12%)等。抗氧化试验表明,SC-CO_2法提取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在8 mg/mL达到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抑制率的97. 27%,IC_(50)为3. 173 3,还原力在20 mg/mL达到Vc的34. 86%; SD法在20 mg/mL的抑制率仅为BHT的14. 27%,还原力在20 mg/mL时仅为Vc的5. 98%。两种提取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工艺的选择对获得胡椒木精油中活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差异主要为酚类、萜类等还原性和抗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且SC-CO_2法获得的胡椒木精油中含有较多的驱虫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效果优于SD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蒸馏(SD)法 超临界CO2萃取(SC-CO2)法 胡椒木 精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