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借助更好的翅膀飞翔——对边缘化微型小说《系好你的鞋带》的思考 |
梁珊珊
|
《写作》
|
2006 |
0 |
|
2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忠孝观 |
鲁红平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3
|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之“道”新探索 |
林衡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4
|
美学学科的两种理论形态 |
劳承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5
|
试论笔画名称的规范化 |
马显彬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6
|
中国新文化场域中的外国文学经典 |
王钦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7
|
意境现代研究方法论 |
林衡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8
|
西方文论在中国的“经”化——20世纪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内因 |
杨飏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9
|
乡原薛宝钗——兼评钗黛优劣论 |
李新灿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0
|
端午与佛教 |
张应斌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8 |
3
|
|
11
|
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问题 |
李斌辉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2
|
司马相如《子虚赋》与《天子游猎赋》辨 |
鲁红平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3
|
论《报孙会宗书》与《报任安书》的异同 |
刘周堂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4
|
“清园”理论:纠偏差而绝祸害——王元化反思之理论价值与历史意义 |
劳承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5
|
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 |
徐肖楠
|
《郭沫若学刊》
|
2003 |
2
|
|
16
|
孔孟儒学的诗学方向 |
劳承万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7
|
论《歧路灯》中戏曲伶人的描写及其意蕴 |
王开桃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8
|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误区举隅 |
周立群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9
|
《圣经》和基督教的自然观——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宗教根源 |
张文举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08 |
1
|
|
20
|
作为理论“应和”与作为主义的“象征”——波德莱尔与象征主义问题 |
李珺平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