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学学科的两种理论形态 被引量: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现当代美学,实际上是“西方美学在中国”。西方美学的传统形态,是从属于哲学体系的,即“真—善—美”三分结构中的“美”之形态,它无法从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只有和哲学体系共沉浮———这是哲学体系中的美学理论形态。比这更古老、更悠久的美学理论形态,应是意大利维柯所提出的“诗性智慧”形态,它是原始人(民族)的思维方式。所谓“诗性智慧”形态是指原始人天然地开创的用“感官—想象(记忆)”并通过“比喻”把握世界的“感性—艺术”思维方式。这是一种诗性的理论形态,它区别于哲学的“逻辑—推理”形态。当下学界缺乏这两种理论形态的自觉意识,把两者混淆起来,导致“两张皮一起扯”的糊涂局面。现当代中国美学欲求得有实质性的进展,除了首先理清两种理论形态的区别之外,别无它途。此外,这也是梳理“中国美学”的大前提,应该打破“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方式来整理中国古代美学的僵局,展现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形态。
作者 劳承万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0,共9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作者简介 劳承万(1936-),男,广东化州人,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维柯 朱光潜译.《新科学》(下)[M].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53页.
  •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5页.
  • 3伏尔泰.《哲学辞典》(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2页.
  • 4马克思."美学"条目《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条目》[J].美学,1980.
  • 5鲍姆嘉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第17页,第26页,第27页,第41-50页,第45页.
  • 6刘士林.《新道德主义》
  • 7刘士林.美在于形式——论审美活动的学科基础[J].中文自学指导,2004(2):32-36. 被引量:1
  • 8维柯:《新科学》 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67页.
  • 9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87页.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