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火热炽盛型口腔炎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1
作者 杨益华 王仁飞 陈学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探讨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火热炽盛型口腔炎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6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凉膈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束后... 目的:探讨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火热炽盛型口腔炎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6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凉膈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束后疗效、平均起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火热炽盛型口腔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膈散 西药 火热炽盛型 口腔炎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HA与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申俊 顾亚军 柏景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3-58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是一类新的极具临床应用潜能的抗肿瘤药物,新近研究发现除其自身的抗肿瘤活性外,SAHA在与众多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中也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AHA与顺... 背景与目的: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是一类新的极具临床应用潜能的抗肿瘤药物,新近研究发现除其自身的抗肿瘤活性外,SAHA在与众多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中也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AHA与顺铂联合应用对不同口腔鳞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分析两种药物联合运用于口腔鳞癌治疗领域的可能性。方法:⑴采用MTS法首先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对单独使用SAHA或顺铂时的剂量反应;⑵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SAHA及顺铂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后,对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⑶运用MTS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低剂量的SAHA及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随单独用药剂量的增加,2株口腔鳞癌细胞都对SAHA及顺铂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低剂量的SAHA(2μmol/L)短时间内(4h)可以迅速导致Tca8113及KB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提高;MTS及克隆形成实验都证实低剂量的SAHA(2μmol/L)和顺铂(4μg/mL)联合应用较之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能显著提高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在联合用药方式上,先后或者同时给予两种药物都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杀细胞功效,两种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A可以有效增强口腔鳞癌细胞对低剂量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二酰苯异羟肟酸 顺铂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胡其勇 陈莉丽 王仁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韧带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在含有不同浓度骨碎补柚皮苷的细胞培养液中人牙周韧带细胞的增殖特性;检测不同浓度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人牙周韧带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 目的:探讨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韧带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在含有不同浓度骨碎补柚皮苷的细胞培养液中人牙周韧带细胞的增殖特性;检测不同浓度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人牙周韧带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改变。结果:骨碎补柚皮苷≥0.01μmol/L时能增进人牙周韧带细胞增殖(P<0.05),并能增加其ALP活性(P<0.05)。结论:骨碎补柚皮苷可提高人牙周韧带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投药和剂量 橙皮苷/药理学 牙周膜/细胞学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成骨细胞/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印模方法制取间接桩核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喻四化 曾利伟 王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比较硅橡胶印模法与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铸造间接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牙体大面积缺损、根管治疗后要求桩核冠修复的389颗牙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B组采用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对... 目的比较硅橡胶印模法与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铸造间接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牙体大面积缺损、根管治疗后要求桩核冠修复的389颗牙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B组采用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对2种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硅橡胶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的临床成功率高于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种不同印模方法制取前牙间接桩核的成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取前磨牙和磨牙间接桩核的成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的临床效果优于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琼脂 藻酸盐 印模 间接桩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地龙提取液的促成骨作用及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佩惠 唐琪 +1 位作者 陈莉丽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4-689,共6页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骨钙素检测和Vonkossa基质矿化染色法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增殖、分化、基质矿化作用.以实验牙位龈正中注射脂多糖建立的SD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作为体内药效试验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形态学骨密度观察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评价上述药物对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的疗效.结果发现:1mg.L-1水提液,0.01mg.L-1和1mg.L-1醇提液能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各浓度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使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0.01mg.L-1水提液和1mg.L-1醇提液作用于细胞的第1~3d内、100mg·L-1醇提液作用第7~9d内、100mg·L-1水提液作用第10~12d内可显著提高细胞骨钙素合成和分泌.0.01mg·L-1水提液和醇提液,1mg·L-1水提液可显著促进细胞体外基质矿化.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组的骨密度均有显著增高,破骨细胞数显著降低.阴性对照组至第30d时牙槽骨仍可见大量破骨细胞.结果表明:地龙水相和醇相提取物中均存在较高活性的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物质,且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抑制其牙槽骨吸收,促进成骨活动使其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地龙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基质矿化 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支抗远移下牙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彬 谈龙 施洁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种植支抗钉一步法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患者,借助种植支抗钉将下牙列做为一整体拉向远中。测量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的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运用SPSS 10.0软件包对治疗前、... 目的:评价应用种植支抗钉一步法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患者,借助种植支抗钉将下牙列做为一整体拉向远中。测量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的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运用SPSS 10.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各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达到正常覆、覆盖和尖窝关系。下唇内收明显,有统计学意义。SN-MP和FH-MP减小,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二磨牙平均远移4.28、4.16 mm,远中倾斜4.07°、6.16°,下颌切牙平均远移4.54 mm,舌倾8.86°;其垂直向的变化均没有显著意义。结论:运用种植支抗可获得有效的下颌牙列同步远中移动,磨牙几乎达到整体移动,切牙主要为倾斜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支抗 远中移动 下颌牙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骨颗粒大小对兔颅骨缺损引导成骨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何钟勤 高心 +6 位作者 田小华 钟丞 薛莹 李倪娜 王志刚 刘晓红 孙晓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煅烧骨颗粒大小对兔颅骨缺损引导成骨作用,阐明煅烧骨颗粒大小对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煅烧骨颗粒按直径大小分为4组,小颗粒组(0.1~0.3mm)、中颗粒组(0.3~0.6mm)、大颗粒组(0.6~0.9mm)和混合颗粒组(0.1~0.9mm),分别植于... 目的:观察煅烧骨颗粒大小对兔颅骨缺损引导成骨作用,阐明煅烧骨颗粒大小对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煅烧骨颗粒按直径大小分为4组,小颗粒组(0.1~0.3mm)、中颗粒组(0.3~0.6mm)、大颗粒组(0.6~0.9mm)和混合颗粒组(0.1~0.9mm),分别植于兔颅骨缺损中,于术后3、6、8和12周取材,采用改良的Gomori特殊染色,观察大体和组织学改变,并测定新骨形成积分光密度(A)值。结果:改良的Gomori染色病理切片,各组均见大量的毛细血管长入以及不同程度的新骨单位生长,小颗粒组和混合颗粒组在第12周均见骨小梁排列的成熟骨痂,各组A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各时间点的A值均大于中颗粒组和大颗粒组(P<0.05);同时第3、6周小颗粒组A值高于混合颗粒组(P<0.05),第9、12周则低于混合颗粒组(P<0.05)。结论:不同大小颗粒煅烧骨均有成骨作用;小颗粒组和混合颗粒组成骨效果优于中等颗粒组,但混合颗粒组在修复后期表现为更强的成骨作用,提示煅烧骨颗粒大小可以作为筛选和构建仿生骨支架材料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成骨 颅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对托槽粘结强度影响的离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章利 吴建勇 +1 位作者 唐镇 方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8-721,共4页
目的:比较经过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抗剪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108个,分别经过3种不同的釉面酸蚀处理后,在干、湿性环境下完成粘结,在Instron力学测试... 目的:比较经过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抗剪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108个,分别经过3种不同的釉面酸蚀处理后,在干、湿性环境下完成粘结,在Instron力学测试机上测定抗剪强度并记录粘结剂残留指数。结果:经Transbond plusSEP+RMGICs+唾液处理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面粘接后抗剪强度最大;无论用何种方法处理釉面后,RMGICs在水或唾液污染时较干性环境下釉面抗剪强度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Transbond plusSEP处理釉面后RMGICs的抗剪强度最大;RMGICs的粘结强度不会因水或唾液污染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粘结 抗剪强度 自酸蚀 粘结剂残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与自酸蚀封闭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蕊 林桂书 刘春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双尖牙,研究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时的剪切强... 目的: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双尖牙,研究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时的剪切强度,以及托槽去除后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结果: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能满足临床所需要的剪切强度。结论:自酸蚀封闭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所构成的粘接技术粘接正畸托槽,虽然不如传统的复合树脂粘接强度高,但已能满足临床所需要的剪切强度,尤其对那些隔湿条件差、易受污染的粘接环境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自酸蚀封闭剂 剪切强度 粘接剂残留指数 托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 被引量:5
10
作者 骆英 方刚 +2 位作者 黄统 樊晓群 章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引起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方法:对20例7~9.2岁替牙期患者以T2-T1代表自然生长6个月的改变,T3-T2代表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6个月的改变,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引起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方法:对20例7~9.2岁替牙期患者以T2-T1代表自然生长6个月的改变,T3-T2代表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6个月的改变,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A点前移1.47mm,SNB、SNPg和Pg-Np明显减小,ANB增大3.62°Wits值增加4.39mm,上唇倾角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促进上颌骨发育,下颌,骨后下移位,有效纠正替牙期前牙反,改善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子扬 李玉如 黄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 目的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在10项测量指标中,有4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集中反映了2种治疗方法在牙性变化和骨性变化中的不同。结论拔除磨牙可以成功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磨牙 安氏Ⅱ类错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数激光处理根管对纤维桩粘结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进红 金冬梅 王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参数Er:YAG激光处理根管壁牙本质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为激光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0颗人类上颌中切牙,根据不同处理方法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3 W-50μs Er:YAG激光组;3 W-100μs Er:YAG激光组;4.5 W-50μs E... 目的:研究不同参数Er:YAG激光处理根管壁牙本质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为激光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0颗人类上颌中切牙,根据不同处理方法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3 W-50μs Er:YAG激光组;3 W-100μs Er:YAG激光组;4.5 W-50μs Er:YAG激光组;4.5 W-100μs Er:YAG激光组,每组12颗。离体牙根管预备,充填,桩道预备后,Bisco树脂加强型纤维桩通过RelyXTM Unicem粘结树脂水门汀粘固于根管内。流水状态下慢速锯将纤维桩外周平行片切,再垂直粘结面片于试件1mm、4mm、7mm处切成三段1.0mm×1.0mm的长方形柱状试件,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不同根管处理方法与牙根不同区域微拉伸强度均数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α=0.05)。电镜下进行断裂类型分析,组件不同类型断裂率采用χ2检验(α=0.05)。结果:3 W10-100μs Er:YAG组拉伸强度值最高(5.55±0.97)MPa,与对照组(4.06±1.22)MPa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管上部和中部粘结强度高于根管下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r:YAG激光处理牙本质表面对其与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与激光功率大小和脉冲持续时间有关,3 W-100μs Er:YAG激光处理表面可以显著增强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牙本质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替卡因对不可复性牙髓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素 李进红 +1 位作者 毕成 周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4-876,共3页
目的:本研究对仅有刺激痛的早期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患者在下牙槽阻滞麻醉时,比较使用1.7mL阿替卡因和3.4mL阿替卡因的麻醉成功率的差异。方法:将7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mL组和3.4mL组(两组都为4%阿替卡因与1∶100000的肾上腺素),进行下... 目的:本研究对仅有刺激痛的早期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患者在下牙槽阻滞麻醉时,比较使用1.7mL阿替卡因和3.4mL阿替卡因的麻醉成功率的差异。方法:将7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mL组和3.4mL组(两组都为4%阿替卡因与1∶100000的肾上腺素),进行下牙槽阻滞麻醉。根管治疗过程中,使用Heft-Parker视觉模拟量表(VAS)记录患者的疼痛值。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72名患者纳入了研究结果,两组的成功率都没有达到100%,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3.4 mL组有较高的成功率74.4%,1.7 mL组成功率为27.8%。结论:在对下颌第一磨牙进行下牙槽阻滞时,提高阿替卡因的注射剂量可以显著提高麻醉的成功率,但也达不到100%的麻醉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卡因 下牙槽阻滞麻醉 不可复性牙髓炎 下颌第一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残根、残冠、纵折牙的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小凤 张岩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后牙残根 残冠 纵折牙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在治疗早期引起上牙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章利 骆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用3种不同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治疗后,在治疗的早期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的变化。方法:选择3组轻度拥挤的病例,每组15人,分别使用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系统、Tomy自锁托槽矫治系统进行治疗。结... 目的:分析比较用3种不同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治疗后,在治疗的早期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的变化。方法:选择3组轻度拥挤的病例,每组15人,分别使用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系统、Tomy自锁托槽矫治系统进行治疗。结果:前磨牙间和尖牙间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均显著增加。牙弓周长的增加与治疗前的牙弓周长显著相关。牙弓长度无显著改变。结论: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在治疗的早期可以显著增加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治系统 牙弓周长 牙弓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与口外弓颈牵引治疗Ⅱ类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骆英 杨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评价Twin-block与口外弓颈牵引对生长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的颌骨及牙槽的影响。方法:10~12岁安氏Ⅱ类错患者,12名Twin-block治疗,14名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固定矫治,11名对照组,观察12个月,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分析。结果:上颌骨位... 目的:评价Twin-block与口外弓颈牵引对生长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的颌骨及牙槽的影响。方法:10~12岁安氏Ⅱ类错患者,12名Twin-block治疗,14名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固定矫治,11名对照组,观察12个月,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分析。结果:上颌骨位置(A-OLP)口外弓颈牵引组比Twin-block组小1.71mm,下颌骨位置(Pg-OLP)Twin-block组比口外弓颈牵引组增加1.91mm,Twin-block组覆盖的减小,骨性因素48%,口外弓颈牵引组为36%,磨牙关系的矫正,Twin-block组骨性因素与口外弓组一致,均为55%,下颌平面角两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Twin-block主要促进下颌生长,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固定矫治器主要抑制上颌及上切牙向前生长,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矫正生长期Ⅱ类错,改善软组织侧貌,且均未产生不利的垂直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 口外弓颈牵引 治疗 Ⅱ类错He 比较研究 正畸矫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敏 张加理 苏吉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本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且高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后两者钙离子浓度均小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经方差分析两两间P<0.01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牙体硬组织中钙离子的迁移规律为:牙骨质→牙本质→牙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牙齿 迁移规律 牙体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方牵引与FrankelⅢ矫治反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芳 张子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前方牵引与FrankelⅢ矫治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前牙反患者分别应用前方牵引治疗(16例)和Frankel功能矫治(12例),将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矫治方法对上颌... 目的:对比研究前方牵引与FrankelⅢ矫治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前牙反患者分别应用前方牵引治疗(16例)和Frankel功能矫治(12例),将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矫治方法对上颌前牙唇倾度、SNA角及下颌平面角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前方牵引主要导致上颌骨前移。结论:对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反,宜早期开始前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FrankelⅢ 反(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小钙化根管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9-910,共2页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凝胶和小号手用K锉疏通配合慢速球钻处理细小钙化根管,完成根管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表明,EDTA、小号手用K锉、慢速球钻相结合,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细小钙化根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临床治疗 钙化根管 乙二胺四乙酸 根管治疗 EDTA K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辅助涂抹在纤维桩粘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素 赵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根管内纤维桩的粘结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根尖区。本研究对纤维桩在粘结过程中,分别在使用手动模式和声波模式下,对根管内壁进行酸蚀冲洗粘结后,评价其推出强度(push-out bond strength,PBS)和纳米渗透(nanoleakage,NL)的情... 目的:根管内纤维桩的粘结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根尖区。本研究对纤维桩在粘结过程中,分别在使用手动模式和声波模式下,对根管内壁进行酸蚀冲洗粘结后,评价其推出强度(push-out bond strength,PBS)和纳米渗透(nanoleakage,NL)的情况。方法: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磨牙,随机分为2组,手工模式组和声波模式组。纤维桩粘固后在0.5mm/min的加载速度下测试推出强度。在硝酸银浸泡后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下评价纳米渗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声波模式组推出强度增加,纳米渗漏在根中和根尖1/3有所下降(P<0.05)。结论:应用声波辅助涂抹可以有效提高纤维桩的粘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声波 推出强度 纳米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