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中英语跨学科教学逆向设计价值与进路探索 |
吕芳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2
|
《宠儿》中前景化语言对主题的表达和深化作用 |
胡明珠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3
|
思维品质目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
胡明珠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
4
|
构式压制对语言异质现象的阐释 |
崔雅丽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5
|
翻译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
黄玉霞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6
|
“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素养拓展研究 |
黄玉霞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
7
|
生与死的告白——评托马斯·沃尔夫《森林里的阴暗,像时间一样奇怪》 |
王兰明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8
|
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思维能力测量问题设计研究 |
胡明珠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9
|
精神漫游·成长——托马斯·沃尔夫《他父亲的土地》的双重含义 |
王兰明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10
|
突破中学阶段自由主动词汇发展的“门槛” |
岳颖莱
王学锋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11
|
从反传统到返传统:垮掉派的哲学资源 |
尚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12
|
信仰的追寻——评托马斯·沃尔夫的《没有门》 |
王兰明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13
|
《人类宇宙》:哲学与诗学的后现代变革 |
尚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4
|
查尔斯·伯恩斯坦:语言哗变与诗学重构 |
尚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5
|
英语时事新闻对高中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 |
孙蕾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6
|
“课程思政”理念下融入思辨性思维培养的农业英语教学改革 |
张艳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17
|
语用失误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谢鹏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18
|
中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反拨效应及其运用 |
姚雅静
|
《教学与管理》
|
202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