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文章构造加权主成分评价法(WPCEM),并根据切片逆回归理论构造监督PCEM(SPCEM),从而在综合得分中融合辅助信息,基于新评价法对201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有增大趋势,东、中、西... 文章构造加权主成分评价法(WPCEM),并根据切片逆回归理论构造监督PCEM(SPCEM),从而在综合得分中融合辅助信息,基于新评价法对201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有增大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也明显上升,总体差异主要取决于三大地区间的差异,且数字经济呈现空间集聚现象,地理位置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排名较稳定,北京、上海稳居第1、第2,处于第一梯队,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稳居第二梯队,贵州进步较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状态稳定,跨级状态转换几乎不会发生,较低水平状态为贫困陷阱,陷于其中的地区需借助外力才能提升自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监督主成分评价法 马氏链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测算与分解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5,共6页
文章给出了Gini系数、Theil指数、Canberra指数、Zenga指数、CV的加权形式与数值分解方法,不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差异,还构建了数值分解的统一框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推广到多维场合,用于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多... 文章给出了Gini系数、Theil指数、Canberra指数、Zenga指数、CV的加权形式与数值分解方法,不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差异,还构建了数值分解的统一框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推广到多维场合,用于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多维特征,从新视角度量其不平等程度;比较了Dagum Gini系数分解与加权变异系数平方二重分解方法,建议空间分解以Dagum Gini系数分解方法为准,结构分解以WCVS二重分解方法为准,以便更详细地探索差异的成因。最后,通过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测算与分解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不平等指数 空间分解 结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个数确定方法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丙参 王国长 魏艳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4,共6页
文章基于k-means算法探讨了最优聚类个数k*的确定方法:第一类是统计量方法;第二类是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即基于两次聚类结果间的距离,利用交叉验证、随机抽样取交集、自助法来构建聚类算法估计不稳定性指标,并根据投票、最小化均值方... 文章基于k-means算法探讨了最优聚类个数k*的确定方法:第一类是统计量方法;第二类是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即基于两次聚类结果间的距离,利用交叉验证、随机抽样取交集、自助法来构建聚类算法估计不稳定性指标,并根据投票、最小化均值方法确定k^(*)。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给定k^(*)的情况下,聚类结果与标签的距离或相似度可作为评价聚类结果的指标,为聚类算法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基于k-means算法确定k^(*)的前提是数据集根据欧氏距离可明显分为几簇,相对而言,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优于统计量方法;对于不稳定性指标,交叉验证估计方法与随机抽样取交集估计方法对抽样个数稳健,抽样个数依次建议略少于样本容量的1/3、80%;自助抽样估计方法由于利用了全部样本,因此效率更高;4种不稳定性指标没有显著差异,投票与最小化均值方法也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聚类个数 统计量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函数的自适应谱聚类与聚类个数确定方法
4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李旭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9-54,共6页
文章先比较了不同核函数对谱聚类(SC)的影响,根据k近邻思想构建三种自适应SC,并根据拉普拉斯矩阵特征值构建聚类个数k^(*)的差分确定法;然后构建聚类-KNN算法,利用它的不稳定性确定k^(*)。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核函数SC适应范围广,在合适... 文章先比较了不同核函数对谱聚类(SC)的影响,根据k近邻思想构建三种自适应SC,并根据拉普拉斯矩阵特征值构建聚类个数k^(*)的差分确定法;然后构建聚类-KNN算法,利用它的不稳定性确定k^(*)。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核函数SC适应范围广,在合适的核函数下,对非凸数据集有效,且推荐使用高斯核;高斯核受全局参数影响显著,三类自适应SC对近邻参数稳健;基于聚类-KNN算法的不稳定性确定k^(*)比统计量方法适应范围更广,对于非凸数据集,基础聚类算法建议选取核函数谱聚类;随机抽样方法对抽样个数m稳健,当m占比较高时,它近似于自助抽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函数 谱聚类 聚类个数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离散Lozi映射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同步研究
5
作者 梁雪峰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对一个带有离散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的Lozi映射的动力学和同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参数或者分数阶阶数发生变化时,研究了分数阶Lozi映射丰富的动力学现象及机理。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了典型的Hopf分岔和周期倍化分岔现象。在不同参数... 对一个带有离散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的Lozi映射的动力学和同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参数或者分数阶阶数发生变化时,研究了分数阶Lozi映射丰富的动力学现象及机理。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了典型的Hopf分岔和周期倍化分岔现象。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映射具有拓扑结构完全不同的混沌吸引子。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数值仿真获得了映射在三维空间下随分数阶阶数和系统参数变化的分岔图。该分岔图从全局角度阐述了该类系统的阶数越小,周期运动时间越长,阶数越大,混沌运动时间越长的特性。基于对该映射的动力学分析,通过构造了合适控制器,研究了系统的混沌同步,所得结果证实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Lozi映射 混沌 分岔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版高中数学课标中课程结构的变化和特点 被引量:26
6
作者 吕世虎 彭燕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2020版高中数学课标在2003版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高中数学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调整课程类别,设置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3类课程;优化课程组织,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4条主线;细分选修课... 2020版高中数学课标在2003版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高中数学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调整课程类别,设置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3类课程;优化课程组织,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4条主线;细分选修课程,增强了选修课程的针对性;突出活动课程,提升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地位;凸显数学文化,强调数学文化的全面融入;设置衔接内容,增强学段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版高中数学课标 课程结构 变化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中国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吕世虎 彭燕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4,共7页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软件绘制的知识图谱,对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呈现出3个特点:第一,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以高等院校为主要研究基地,以教育类期刊为主要发文载体,由高校...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软件绘制的知识图谱,对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呈现出3个特点:第一,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以高等院校为主要研究基地,以教育类期刊为主要发文载体,由高校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等为主要研究群体,在核心作者引领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第二,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涉及的学段主要是小学,初高中次之;第三,数学教科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数学教科书编写研究、文本研究、使用研究和历史研究,其中文本研究是主体.基于此,对数学教科书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研究者各自的优势;(2)规范和创新数学教科书研究的方法;(3)拓展数学教科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4)丰富数学教科书研究的视角;(5)探寻数学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科书 知识图谱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GM(1.1)模型及其改进模型预测渭河天水段水质 被引量:11
8
作者 冉延平 何万生 +1 位作者 雷旭晖 夏鸿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5期88-91,共4页
利用灰色GM(1.1)模型、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2004至2010年渭河对天水段水质污染物时发现,二者对于某些污染物预测精度不高,而且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精度未必一定高于GM(1.1)模型。在这种情形下,应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未... 利用灰色GM(1.1)模型、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2004至2010年渭河对天水段水质污染物时发现,二者对于某些污染物预测精度不高,而且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精度未必一定高于GM(1.1)模型。在这种情形下,应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未来五年渭河水质的变化及其水质污染物突变的时刻。分析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和预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新陈代谢GM(1.1)模型 灰色理论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助法的统计泛函估计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薇 常振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2,共2页
首先,模拟从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泊松分布中随机抽样;然后,利用自助法进行总体统计泛函的估计,模拟B次后分别得到了不同分布不同样本量下的B个统计泛函估计值;最后,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为评价标准,比较了不同分布不同样本量下自... 首先,模拟从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泊松分布中随机抽样;然后,利用自助法进行总体统计泛函的估计,模拟B次后分别得到了不同分布不同样本量下的B个统计泛函估计值;最后,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为评价标准,比较了不同分布不同样本量下自助法估计的优劣。结果表明,离散分布的自助法估计最好,在连续分布中,样本量n5时,对称分布不如非对称分布的自助法估计,样本量n6时,非对称分布不如对称分布的自助法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法 统计泛函 比较 连续分布 离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tstrap统计量的枢轴化与近似枢轴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戴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7-20,共4页
文章系统研究了Bootstrap统计量的枢轴化与近似枢轴化方法,比较BC_α方法、学生化Bootstrap法、嵌套Bootstrap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前面结论。特别得出:方差稳定变换是良好枢轴化的基础,且BC_α方法... 文章系统研究了Bootstrap统计量的枢轴化与近似枢轴化方法,比较BC_α方法、学生化Bootstrap法、嵌套Bootstrap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前面结论。特别得出:方差稳定变换是良好枢轴化的基础,且BC_α方法具有简单分位点法的变换保持性质,但是由于学生化Bootstrap置信区间的覆盖率对数据中的异常点比较敏感,没有分位点法的变换保持性质,故它的实际效果不一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TSTRAP方法 统计量 枢轴化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多元统计分析和污染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冉延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454-5458,共5页
分析了某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含量的319个空间样本,结果表明: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均超过了城区背景值,尤以Hg、Cu、Zn、Cd含量超标最严重。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As、Cr、C... 分析了某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含量的319个空间样本,结果表明: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均超过了城区背景值,尤以Hg、Cu、Zn、Cd含量超标最严重。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As、Cr、Cu、Ni来自工业区,Cd、Pb、Zn来自交通区,Hg来自公园绿地区的农药。最后采用内梅罗指数污染评价方法得出各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工业区、交通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和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城市表层土壤 广义线性模型 因子分析 内梅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10-12年级国家课程大纲·数学素养》述评 被引量:6
12
作者 康世刚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54,共6页
提高数学素养已经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南非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2005课程改革中,南非以"基于结果的教育"为理论基础,把"数学素养"设立为一门学科,颁布了《10-12年级... 提高数学素养已经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南非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2005课程改革中,南非以"基于结果的教育"为理论基础,把"数学素养"设立为一门学科,颁布了《10-12年级国家课程大纲·数学素养》,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学习结果为目标,设立对应的评价标准;注重在"情境"中学习和评价数学素养,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机会;划分数学素养能力水平,有利于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课程大纲 数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空间集聚与状态转移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TOPSIS法,通过CRITIC权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CRITIC权灰色关联TOPSIS法,并将其在空间与时间上应用两次,从而可对面板数据进行短期评价。根据新评价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数... 文章基于TOPSIS法,通过CRITIC权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CRITIC权灰色关联TOPSIS法,并将其在空间与时间上应用两次,从而可对面板数据进行短期评价。根据新评价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主要取决于三大地区间的差异,且有扩大趋势;北京、上海稳居前2名,浙江、广东、福建、天津、江苏稳居第3至第7名;贵州、青海数字经济发展进步较大,东北三省排名退步显著;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状态转移较难,跨级状态转移基本不会发生,较低水平状态为贫困陷阱,陷于其中的省份很难靠自身得到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基于配对t检验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TOPSIS法 马尔可夫链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维标度评价法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3-77,共5页
文章构建多种形式的高维标度评价法(MDSEM),该系列方法从评价对象间距离矩阵出发,更适用于小样本。当采用欧氏距离时,MDSEM等价于第一主成分评价法,基于熵权Minkowski距离的MDSEM可提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基于MDSEM对2013—2020年中国... 文章构建多种形式的高维标度评价法(MDSEM),该系列方法从评价对象间距离矩阵出发,更适用于小样本。当采用欧氏距离时,MDSEM等价于第一主成分评价法,基于熵权Minkowski距离的MDSEM可提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基于MDSEM对2013—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东部地区省份相互促进、高水平运转,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省份则处于低-低弱集聚状态;区域差异较大,总体Gini系数先下降后略有上升,区间Gini系数贡献率在高位震荡下降,主要取决于东-中部、东-西部差异;从省份排名来看,2013—2020年,贵州、湖南、河北、江西等进步较大,而宁夏、新疆、黑龙江、山西等退步较大;5种数字经济发展状态较为稳定,跃级转移几乎不可能发生,稳态分布呈现橄榄球形状,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标度评价法 数字经济 地区差异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函数型聚类算法改进与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李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6-52,共7页
非负函数型数据可以不等间隔观测,在理论和实践中应用广泛,对其进行聚类可以更好地探索客观规律。文章利用位置积分变换将函数型数据转化为高维向量,再通过非负矩阵分解(NMF)将其转化为低维向量,以此构建函数型聚类算法。针对基于NMF的... 非负函数型数据可以不等间隔观测,在理论和实践中应用广泛,对其进行聚类可以更好地探索客观规律。文章利用位置积分变换将函数型数据转化为高维向量,再通过非负矩阵分解(NMF)将其转化为低维向量,以此构建函数型聚类算法。针对基于NMF的函数型谱聚类算法,给出了确定聚类个数K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Laplacian矩阵的特征值确定K;另一种是构建新评价指标,通过搜索确定K。数值实验结果显示:基于位置积分变换和NMF的函数型聚类算法有效,对函数结构要求宽松,但需限制函数取值为正;NMF的秩可通过cophenetic相关系数确定,建议取较小的值,以剔除类的冗余特征。在确定谱聚类的聚类个数K时,建议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缩小样本间的距离变化范围;聚类个数变点图直观有效,再结合特征值差分法确定K很有参考价值,建议阈值取[0.05,0.08];根据吻合度与相似比确定K的方法有效且简单易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型数据 非负矩阵分解 谱聚类 聚类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省刻度尺设计的组合差集递推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保祥 任韩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在长度为n(n≥2为正整数)的直尺上最少刻多少个刻度就能度量1到n的所有长度,这便是至今未解决的最省刻度尺问题。阐明了最省刻度尺与极小优美图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计算最省刻度尺的所有最省刻度值的组合差集递推算法,得到长度为3~40的最... 在长度为n(n≥2为正整数)的直尺上最少刻多少个刻度就能度量1到n的所有长度,这便是至今未解决的最省刻度尺问题。阐明了最省刻度尺与极小优美图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计算最省刻度尺的所有最省刻度值的组合差集递推算法,得到长度为3~40的最省刻度尺的所有最省刻度值,同时,结合图论模型,给出了长度为41~82的最省刻度尺的最省刻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省刻度尺 优美标号 极小优美图 优美标号算法 组合差集递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省刻度尺构造极小优美图的图论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保祥 任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4,共6页
[目的]利用最省刻度尺的已有研究成果研究极小优美图的构造方法.[方法]对任意正整数n≥2,在长度是n的无刻度直尺上最少刻多少个刻度,就能度量1-n的所有长度,这就是最省刻度的尺子问题.给定正整数n,存在m个整数组成的集合{a_(i)},满足0=a... [目的]利用最省刻度尺的已有研究成果研究极小优美图的构造方法.[方法]对任意正整数n≥2,在长度是n的无刻度直尺上最少刻多少个刻度,就能度量1-n的所有长度,这就是最省刻度的尺子问题.给定正整数n,存在m个整数组成的集合{a_(i)},满足0=a_(1)<a_(2)<…<a_(m)=n,使得任意整数s(0≤s≤n)均可表示成该集合中两个元素的差a_(j)-a_(i),则称{a_(i)}为n上的受限差基.根据极小优美图和受限差基的定义,将极小优美图问题等效为最省刻度尺问题进而得到极小优美图的构造方法.[结果]由n≥5时K n不是优美图和n≥1时图K 4+K n,n是优美图的结论,得到了边数是6至82的极小优美图顶点数的上下界;用构造方法给出了图K_(3)∨K 1,3,n-3 e,K_(3,n)∨K_(3-e)和K_(2,3,n)∨K_(3)-7e的优美标号,从而证明了这三类图都是优美图,并且当0≤n≤9时,K_(3)∨K_(1,3,,n)-3 e和K_(2,3,n)∨K_(3)-7e都是极小优美图,当0≤n≤8时,K_(3,n)∨K_(3-e)都是极小优美图,由此给出了29组最省刻度尺的刻度值.[结论]最省刻度尺可以为构造极小优美图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省刻度尺 优美图 联图 极小优美图 优美标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质量测度与地区差异分解
18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4-59,共6页
文章采用融合一级指标重要性的保序主成分评价法,测度我国人口质量并对其地区差异进行空间与结构分解。研究发现:从人口质量排名来看,北京、上海、天津稳居前3,云南、新疆、贵州、甘肃、青海排名靠后;新冠疫情对人口质量影响较小,2019—... 文章采用融合一级指标重要性的保序主成分评价法,测度我国人口质量并对其地区差异进行空间与结构分解。研究发现:从人口质量排名来看,北京、上海、天津稳居前3,云南、新疆、贵州、甘肃、青海排名靠后;新冠疫情对人口质量影响较小,2019—2020年,仅有内蒙古人口质量略有下降;三大地区人口质量从东向西依次递减;我国人口质量呈现空间集聚现象,地区差异较大且震荡下降,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从人口质量差异结构分解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区域间(2013—2016年)的思想道德的贡献为负,西部地区正好相反;东部地区、区域间的科学文化贡献率较高,其次为西部地区的科学文化、区域间的身体素质。地理位置、人均GDP对人口质量差异影响显著,人口质量三个方面对差异的解释力从高到低依次为科学文化、身体素质、思想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质量 基尼系数 加权变异系数 地理探测器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水平地区差异、空间集聚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张宝学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8,共16页
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保序主成分评价法对两方面测算,将二者对比研究;引入绝对与相对不平等测度,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推广到多维场合,更深入、全面地度量数字经济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一维Gin... 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保序主成分评价法对两方面测算,将二者对比研究;引入绝对与相对不平等测度,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推广到多维场合,更深入、全面地度量数字经济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一维Gini系数仅从水平高低度量地区差异,而多维Gini系数可以反映地区差异的多维特征,提供新的地区差异测度;基于莫兰指数构造检验统计量,检验数字经济是否可以打破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限制,并探讨数字经济水平的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总的来说,数字经济水平与经济水平相关性很高,相辅相成;从数字经济水平排名来看,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天津排名靠前,山西(20~27)、河南(23~27)、广西(28→30)、甘肃(27~29)、新疆(25~30)排名靠后,重庆、河北、江西、黑龙江、贵州等地排名进步较大,福建、宁夏、内蒙古、青海、山西、新疆等地排名退步较大;在新冠疫情下,中国多数省份经济水平有一定下降,但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仅有福建、海南略有降低,其它省份数字经济水平仍在提高;中国经济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都较大,主要取决于东—中、东—西地区差异,中—西地区差异相对较小,它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中国协调共享、共同富裕发展策略已取得初步成效;数字经济与地理位置显著正相关,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理位置限制,且打破程度较大;对于数字经济水平,全国及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σ收敛,全国、三大区域都存在绝对与条件β收敛,经济水平提高有效促进了全国、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增长,而政府干预对全国数字经济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三大区域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对数字经济尚未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缩小地区差异,应多措并举:继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突破空间限制,为经济落后地区提供更多支持;在经济落后地区,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加大数字经济规范与监管力度,积极引导,以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水平 地区差异 GINI系数 空间集聚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0
20
作者 崔涵 王丙参 周明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7-1108,共12页
本文基于种植业和畜牧业数据,利用IPCC碳核算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进行测算。采用基尼系数地区分解法、结构分解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结构... 本文基于种植业和畜牧业数据,利用IPCC碳核算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进行测算。采用基尼系数地区分解法、结构分解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结构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全局莫兰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讨论。此外,利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简称LMDI)探讨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规模、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和劳动力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2010年相比,多数省份2021年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有所下降,总体排名变化不大。2)按照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划分,对碳排放强度进行基尼系数地区分解,发现与2010年相比, 2021年基尼系数减小;粮食主产区地区间农业碳排放差异最大,粮食主销区地区间差异最小。结构分解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对碳排放强度贡献最大,占70%以上。碳排放强度空间相关性不强。3)农业碳排放的关键抑制因素为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农业碳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有助于了解各省份特点,制定差异化农业碳减排策略,推动碳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演变 结构差异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