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国外国语学校系列教材《英语》(高中部分)使用效果评价 |
解冰
邵军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
|
《庄子》精神生态隐喻的英译叙事重构 |
周桂君
林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生实践共同体的内涵与建构 |
曲英梅
张宏薇
伭知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拜伦式女英雄:对“女性神话”的颠覆 |
李增
刘婉竹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写作同学互评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国际动向——访匹兹堡大学写作同学互评系统创始人克里斯汀·迪艾特·舒安 |
张福慧
成晓光
姜强
宋灵青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6
|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整合 |
李新民
孙冬慧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7
|
论21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动向及课题——坚持师范制,摸索开放制 |
曲铁华
李增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8
|
教师培养课程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知识发展的贡献——以D大学英语教育硕士为例 |
刘丽艳
秦春生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9
|
多媒体语料数据库在大学体验英语教学上的应用研究 |
王晶芝
张立梅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0
|
以输出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层多维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
高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1
|
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变异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之路及其现实境遇 |
刘婉竹
胡铁生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葡萄牙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中的语言政策探析——以埃维罗大学为例 |
徐文秀
绪可望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英语专业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动机实证研究 |
刘宏刚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 |
刘国清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5
|
英文电影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
李秀杰
朱丽娟
|
《电影评介》
|
2009 |
2
|
|
16
|
荷兰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制度研究——以屯特大学为个案 |
王彦清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7
|
东北亚海域“海上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础与进路 |
陈秀武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8
|
谈俄罗斯连续师范教育发展规划 |
高凤兰
曲志坚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9
|
东北地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因素的城乡差异研究 |
李茶
刘永兵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基于MLA倡议的美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以波士顿大学和埃默里大学为案例 |
王畅
孙金丹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