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igo-carrageenan kappa increases C, N and S assimilation, auxin and gibberellin contents, and growth in Pinus radiata trees 被引量:2
1
作者 Silvia Saucedo Rodrigo A. Contreras Alejandra Moenn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635-640,共6页
Oligo-carrageenans (OCs) obtained from pure carrageenans extracted from marine red algae stimulate growth by enhancing photosynthesis and basal metabolism in tobacco plants and Eucalyptus trees. In addition, OCs sti... Oligo-carrageenans (OCs) obtained from pure carrageenans extracted from marine red algae stimulate growth by enhancing photosynthesis and basal metabolism in tobacco plants and Eucalyptus trees. In addition, OCs stimulate secondary metabolism,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metabolites involved in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s. In this work, w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OC kappa on the increase in height, in activities of basal metabolism enzymes in- volved in carbon, nitrogen and sulphur assimilation, ribu- lose 1,5 bi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rubisco),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and O-acetylserine thiol- lyase (OASTL), and in the level of growth-promoting hormones, the auxin indole acetic acid (IAA) and the gibberellin GA3, in pine (Pinus radiata) trees treated with OC kappa at concentrations of 1 and 5 mg mL-1 and cultivated for 9 months without additional treatment. Pines treated with OC kappa at 1 mg mL-1 showed a similar increase in height but displayed a higher increased in total chlorophyll, activities of rubisco, GDH and OASTL and level of IAA and GA3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OC kappa at 5 mg mL-1. Thus, OC kappa stimulates growth and basal metabolism and increases the level of growth-promoting hormones in pine trees, mainly at 1 mg 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xin Basal metabolism C N and Sassimilation GIBBERELLIN Oligo-carrageenan kappaPinus radi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uxins on axillary and de novo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shoot cultures derived from forced epicormic buds of teak (Tectona grandis L.) 被引量:1
2
作者 Akram MUHAMMAD Aftab FAHEEM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2年第3期180-186,共7页
Akram MUHAMMAD, Aftab FAHEEM*Abstract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report on de novo and axillary shoot regeneration and rooting of shoots maintained over a long term, from cultures of Tectona grandis L. Shoot-tips of te... Akram MUHAMMAD, Aftab FAHEEM*Abstract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report on de novo and axillary shoot regeneration and rooting of shoots maintained over a long term, from cultures of Tectona grandis L. Shoot-tips of teak shoots forced from epicormic buds were use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for axenie shoot-culture establishment. Long term maintenance of such axenic shoot cultures was carried out by regular sub-culturing on MS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N6-benzyleadenine (BA, 8.8 μmol·L^-1) and indole-3-butyric acid (IBA, 2 μmol·L ^1) for 24 months. Vigorously growing shoot tips (2-3 cm long) were inoculated on the MS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1, 2, 4, 6, 8 or 10 p.mol-L-~) of either [BA or a-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for rooting. Axillary and de novo shoots were de- veloped from axillary and cut basal ends of shoots, respectively. Shoots growing on auxins were further sub-cultured (every 15 days) and maintained for 45 day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de novo (5.06) as well as axillary shoots (2.85) was observed on the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μmol-L^-1 NAA or 8 μmol·L^-1 IBA, respectively, after 45 days. The combinations of both IBA (μmol·L^-1) + NAA (μmol·L^-1) were test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4 + 4, 6 + 6, 8 + 8) supplemented to a half strength MS basal medium with 0.1% activated charcoal for rooting of decapitated and non-decapitated de novo and axillary shoots. Rooting from non-decapitated de novo shoots was highest (93.33%) with a mean number of roots of 4.61 on thi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6 μmol·L^-1 IBA + 6 gmol.L l NAA, after 36 days of initial culture. Individual auxin, however, was not effective for root induction. Rooted shoots were acclimatized in a green house and after four weeks plantlets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xinS de novo shoots epicormic buds in vitro TE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木香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结香表达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思庆 谢钊启 +2 位作者 杨佳欣 郭敏 程春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44-55,共12页
【目的】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参与植物花果发育、器官形态形成、激素调节和应激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旨在探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ARF基因(AsARF)在结... 【目的】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参与植物花果发育、器官形态形成、激素调节和应激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旨在探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ARF基因(AsARF)在结香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sARF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白木香受到机械损伤时ARF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结果】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21个AsARF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21个AsARF基因分为5个类群,同一类群的AsARF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而不同类群的AsARF基因在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AsARF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与光、厌氧和赤霉素等响应元件有关的序列。基因复制和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对于白木香ARF基因家族的进化和扩张起着重要作用。与水稻ARF基因相比,白木香和拟南芥的ARF基因更为密切相关。此外,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白木香在受到机械损伤时,AsARF5、AsARF6、AsARF19、AsARF20和AsARF21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首次对白木香AR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复制和共线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RNA-seq分析探索AsARF基因在白木香结香过程中的潜在机制,发现部分AsARF基因可能参与白木香结香的防御和生长的动态平衡过程,可为深入了解白木香结香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白木香 AsARF 基因家族 RNA-seq分析 结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PfPIN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邹乙菲 温贺 +4 位作者 商志伟 杨森 秦嘉浩 余顺波 王文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内源生长素的调节密切相关,PIN作为生长素输出载体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中起关键作用,调节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本研究基于紫苏全基因组数据鉴定PfPIN基因家族,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fPIN基因家族共有15个成...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内源生长素的调节密切相关,PIN作为生长素输出载体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中起关键作用,调节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本研究基于紫苏全基因组数据鉴定PfPIN基因家族,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fPIN基因家族共有15个成员,分布在8个染色体上,可划分为6个不同的分支,PfPIN蛋白长度在350~653 aa之间,分子量在38.10~70.71 kDa之间,等电点在7.18~9.58之间,内含子数量为3~6个,均定位在细胞膜上且具有典型的跨膜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中包括与光、激素、胁迫响应等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其中,光、植物激素响应元件最为常见。本研究将为紫苏生长素相关研究提供方向,为后续紫苏PfPIN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生长素 PfPI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素响应基因SAUR的功能及其在大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季雨佳 赵琳 《大豆科技》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生长素参与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作为生长素响应的三大基因家族成员之一,SAUR基因家族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在响应生长素变化,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及转运,细胞伸长、代谢及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生长素的生理... 生长素参与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作为生长素响应的三大基因家族成员之一,SAUR基因家族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在响应生长素变化,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及转运,细胞伸长、代谢及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信号转导、生长素与不同激素信号间的相互作用及SAUR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包括SAUR基因的结构及在大豆中的功能等,旨在为深入研究大豆SAUR基因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SAUR 基因功能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激素敏感性及矮化突变机制的初步分析
6
作者 王敏 黄莎 +5 位作者 张瑞茂 李杨 王芳 杨元雨 王转转 李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2-780,共9页
本研究以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及同源正常高秆油菜HW871为材料,通过光暗形态分析、对激素的敏感性分析及内源激素含量测定,初步探究DW871矮化突变类型。结果表明,DW871的光暗形态表型正常,下胚轴对外源独脚金内酯、赤霉素及油菜素内酯敏... 本研究以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及同源正常高秆油菜HW871为材料,通过光暗形态分析、对激素的敏感性分析及内源激素含量测定,初步探究DW871矮化突变类型。结果表明,DW871的光暗形态表型正常,下胚轴对外源独脚金内酯、赤霉素及油菜素内酯敏感性弱于HW871,IAA对DW871下胚轴伸长影响最小,且抽薹期外施激素后DW871的矮化表型未发生变化;测定了内源激素含量,结果DW871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高于HW871,油菜素内酯与HW871无差异,独脚金内酯含量低于HW871。通过光暗形态建成与激素敏感性分析,初步推测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矮化机制可能与激素缺陷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DW871 油菜素内酯 赤霉素 生长素 独脚金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sAFB4蛋白原核表达体系创建
7
作者 冉乐 郭小浩 +2 位作者 黄冉涛 舒庆尧 郭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7,共11页
OsAFB4基因编码一类水稻生长素受体蛋白,其缺失可使水稻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和毒莠定产生抗性。为研究Os AFB4蛋白的功能、特性以及与生长素类除草剂的互作关系,需建立起Os AFB4蛋白的原核表达体... OsAFB4基因编码一类水稻生长素受体蛋白,其缺失可使水稻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和毒莠定产生抗性。为研究Os AFB4蛋白的功能、特性以及与生长素类除草剂的互作关系,需建立起Os AFB4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本研究将Os AFB4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p GEX-4T和pMAL-C6T中,随后将pET-32a-OsAFB4转化至大肠埃希菌OverExpress C43(DE3)、Rosseta2(DE3)和ER2566感受态细胞,将pGEX-4T-OsAFB4转化至大肠埃希菌OverExpress C43(DE3)和Rosseta2(DE3)感受态细胞,将pMAL-C6T-OsAFB4转化至OverExpress C43(DE3)、Rosseta2(DE3)和TB1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在不同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下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蛋白质凝胶电泳结果表明,OsAFB4蛋白原核表达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利用200μmol/L IPTG,于23℃下诱导12 h。该体系的建立为后续生长素受体的功能研究及抗生长素类除草剂位点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受体 原核表达 OsAFB4基因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吲哚乙酸对狗牙根铅累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朱城强 温绍福 +5 位作者 江润海 张梅 蔡治宏 何玥琛 陈鑫 侯秀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7,共12页
为明确外源生长素对狗牙根在铅(Pb)胁迫下的作用与机制,本研究以Pb耐性植物狗牙根为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对处于324.4 mg·kg^(-1)土壤Pb胁迫下的狗牙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0、1、10、100 mg·L^(-1))吲哚乙酸(IAA)与5、10 mg... 为明确外源生长素对狗牙根在铅(Pb)胁迫下的作用与机制,本研究以Pb耐性植物狗牙根为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对处于324.4 mg·kg^(-1)土壤Pb胁迫下的狗牙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0、1、10、100 mg·L^(-1))吲哚乙酸(IAA)与5、10 mg·L^(-1)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探究外源IAA对狗牙根的生长、生理特性及P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IAA使狗牙根IAA与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升高,脱落酸(ABA)含量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降低,促进了狗牙根在Pb胁迫下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干重的增加。其中,喷施10 mg·L^(-1)IAA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10 mg·L^(-1)IAA叶面喷施处理使株高、根长及地上与地下部干重分别提高了32.4%、30.1%、32.2%和25.5%,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升高到对照组的1.35、1.36和1.21倍,叶与根中的Ca2+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10 mg·L^(-1)IAA叶面喷施还改善了狗牙根体内的抗氧化指标,表现为丙二醛(MDA)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此外,10 mg·L^(-1)IAA叶面喷施促进了根对Pb的吸收和固定,同时抑制Pb的根-冠转移。但喷施NPA加重了Pb对狗牙根的生长抑制且该生长抑制具有对NPA的剂量依赖效应,10 mg·L^(-1)NPA的抑制效果最强,削弱了狗牙根内源激素对Pb的应激效应、降低了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光合色素含量、提高了狗牙根地上部分Pb含量、导致MDA含量升高。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狗牙根喷施10 mg·L^(-1)IAA效果最佳,通过增强狗牙根对Pb的激素应激反应、提高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改善了植株生长;同时通过提升胞内Ca2+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了Pb的根冠迁移,从而降低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缓解了Pb胁迫下狗牙根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狗牙根耐Pb机制,并为应用外源IAA缓解植物Pb毒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吲哚乙酸 狗牙根 生长素极性运输 铅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素处理对桉树无性系插条氧化酶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2
9
作者 黄卓烈 李明 +1 位作者 詹福建 谭绍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52,共7页
尾叶桉MLA无性系 (简称MLA)是扦插难生根无性系 ,尾叶桉U6 无性系 (简称U6 )和刚果 12号桉W5无性系 (简称W5)是相对易生根无性系。分别用吲哚乙酸 (IAA)、吲哚丁酸 (IBA)、萘乙酸 (NAA)处理MLA、U6 和W5插条后 ,各无性系插条体内的过氧... 尾叶桉MLA无性系 (简称MLA)是扦插难生根无性系 ,尾叶桉U6 无性系 (简称U6 )和刚果 12号桉W5无性系 (简称W5)是相对易生根无性系。分别用吲哚乙酸 (IAA)、吲哚丁酸 (IBA)、萘乙酸 (NAA)处理MLA、U6 和W5插条后 ,各无性系插条体内的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活性呈现规律性的升高。在生根过程的不同时期 ,各酶的活性差异极显著 ,表明桉树插条的不定根发生和发展与POD、PPO、IAAO活性有密切联系。而IAA、IBA、NAA对不同无性系和不同的氧化酶活性的促进效果也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无性系 插条 氧化酶活性 比较研究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Schiff碱化合物的研究(Ⅲ)——噻二唑类Schiff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50
10
作者 汪焱钢 曹蕾 +3 位作者 杨军 叶文法 周青春 卢冰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903-1905,共3页
Twelve new Schiff bases of thiadiazole have been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physical constants, UV, IR, 1H NMR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were originally characterized, biological activity were originally stud... Twelve new Schiff bases of thiadiazole have been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physical constants, UV, IR, 1H NMR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were originally characterized, biological activity were originally studied. It is found from the result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tests that some compounds have a remarkable activity on plant growth hormone. Compounds Ⅲa and Ⅲk have a good activity on cytokinin, compounds Ⅲe and Ⅲj and Ⅲl have an excellent activity on aux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噻二唑 植物激素活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发生及生长素的响应 被引量:30
11
作者 孙虎威 王文亮 +5 位作者 刘尚俊 侯蒙蒙 谢天宁 梁志浩 樊亚男 张亚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6-1102,共7页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5个氮(N)浓度下(0.01~5 mmol L-1)水稻的生物量、体内氮浓度、根系发育、体内生长素浓度以及生长素外流蛋白OsPIN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氮水平(2.5mmol L-1)相比,低氮(0.01 mmol L-1)胁迫下水稻根...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5个氮(N)浓度下(0.01~5 mmol L-1)水稻的生物量、体内氮浓度、根系发育、体内生长素浓度以及生长素外流蛋白OsPIN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氮水平(2.5mmol L-1)相比,低氮(0.01 mmol L-1)胁迫下水稻根冠比增加28%,地上部全氮浓度降低约20%,根系全氮浓度降低约33%,种子根长度增加25%,种子根上的侧根密度降低26%,倒一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增加140%,而根茎结合处和根系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下降22%和60%;RT-PCR的结果表明,低氮(0.01 mmol L-1)胁迫下水稻根系中OsPIN1a-b、OsPIN2、OsPIN5a-b和OsPIN9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而外源生长素α-萘乙酸(NAA)和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1-萘氨甲酰苯甲酸(NPA)的施加均能影响到水稻种子根长和种子根上的侧根密度。由此推论,低氮胁迫下水稻体内生长素从倒一叶到根系极性运输减少是水稻根系对低氮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胁迫 根系 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盐碱地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74
12
作者 姚拓 龙瑞军 +1 位作者 王刚 胡自治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结合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 ,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兰州地区盐碱地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分离和固氮酶活性、溶磷性、分泌植物激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从小麦根际分离获得的 12株联合固氮菌株固氮酶活性差异较大 (C2 H4,12 4 6... 结合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 ,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兰州地区盐碱地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分离和固氮酶活性、溶磷性、分泌植物激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从小麦根际分离获得的 12株联合固氮菌株固氮酶活性差异较大 (C2 H4,12 4 6~ 6 5 1 6nmolh-1ml-1) ,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较少 (C2 H4大于 5 0 0nmolh-1ml-1的菌株只有 4株 ) ;固氮菌株中有 2株具有溶磷性 ,其溶磷强度 (P)分别为 16 30 μgml-1和 9 82 μgml-1;9株固氮菌株可分泌IAA ,但分泌IAA浓度相对较低 (1 4 0~ 15 13μgml-1) ,大于 10 μgml-1的菌株只有 2株。从菌株固氮酶活性、溶磷性和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看 ,Pseudomonassp ChW1、Azotobactersp ChW5、Zoogloeasp ChW6、AzotobacterchroococcumChW11和Azospirillussp ChW15等在研制小麦菌肥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盐碱地 小麦 根际 联合固氮菌 分离 固氮酶活性 溶磷性 植物激素 生物菌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对烤烟田间生长、碳氮代谢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健忠 薛立新 +5 位作者 朱金峰 许自成 许仪 金磊 郝浩浩 苏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4-1412,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BR)和生长素(IAA)对烤烟田间生长、碳氮代谢及烟叶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T1,清水;T2,10 mg?kg?1 BR;T3,10 mg?kg?1 IAA;T4,20 mg?kg?1 IAA;T5,10 mg?kg?1 IAA+10 mg?kg?1 BR;T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BR)和生长素(IAA)对烤烟田间生长、碳氮代谢及烟叶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T1,清水;T2,10 mg?kg?1 BR;T3,10 mg?kg?1 IAA;T4,20 mg?kg?1 IAA;T5,10 mg?kg?1 IAA+10 mg?kg?1 BR;T6,20 mg?kg?1 IAA+10 mg?kg?1 BR。在打顶当天、打顶后15 d和30 d时测定烟株顶部5片烟叶的叶面积和各部位的干物质重,在打顶当天、打顶后10 d、20 d、30 d时测定烟株碳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能不同程度地促进上部烟叶开片,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提高上部烟叶的产量,且以二者同时喷施时效果较好;2)除对照处理外,各处理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略微升高的变化趋势,说明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能增强烟株的碳氮代谢强度,但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烟叶成熟落黄时期,延长了生育期;3)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可以有效提高烟叶钾含量、钾氯比、有机钾指数,并降低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氯含量,且以对上部叶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以二者同时施用时作用效果最好;4)处理T6(20 mg?kg?1 IAA+10 mg?kg?1 BR)促进烟株生长和提高烟叶品质的效果最佳,能使上部烟叶的钾含量、钾氯比、有机钾指数相对于对照T1分别提高40.9%、68.5%和0.524,使氯含量和烟碱分别降低16.2%和16.3%。总的来看,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增强碳氮代谢,提高烟叶钾含量、钾氯比和有机钾指数,降低烟碱和氯含量,进而提高烟叶的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 油菜素内酯 生长素 碳氮代谢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生长素受体基因CsTIR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红利 岳川 +5 位作者 周艳华 王璐 郝心愿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4,共10页
吲哚-3-乙酸(又称IAA或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来完成。生长素受体是其信号转导的关键元件之一。本研究通过RACE克隆,获得了茶树中生长素受体Cs TIR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NCBI登录号:JX... 吲哚-3-乙酸(又称IAA或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来完成。生长素受体是其信号转导的关键元件之一。本研究通过RACE克隆,获得了茶树中生长素受体Cs TIR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NCBI登录号:JX050147)。Cs TIR1序列全长2 315 bp,含1 74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8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65.18 k D,理论等电点(p I)5.64。茶树Cs TIR1与烟草TIR1的相似性最高达82%,亲缘关系最近。Cs TIR1含有1个F-box结构域和6个LRR结构域,三级结构形如"蘑菇状"。Cs TIR1在茶树的根、茎、叶和花中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其表达受IAA诱导,3种不同浓度的IAA均能诱导Cs TIR1上调表达,且在50μmol·L-1浓度下表达量最大;ABA、GA3、Me JA和BR等激素也能够显著上调其表达;Cs TIR1在越冬休眠芽中的表达量低,在活跃期中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植物激素 生长素 生长素受体基因CsTIR1 芽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5-(4-吡啶基)-1,3,4-噻二唑Schiff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新建 王子云 +2 位作者 汪焱钢 张正文 陈传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含杂环的Schiff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有的已被研究开发作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1~4].1,3,4-噻二唑的某些衍生物也因为具有良好的杀菌、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等功能倍受关注[5~9].
关键词 噻二唑 SCHIFF碱 合成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薄壳山核桃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黄有军 王正加 +1 位作者 郑炳松 黄坚钦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2-44,49,共4页
以3年生薄壳山核桃硬枝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新根发生属愈伤组织生根型.在0-500mg/kg试验浓度范围内,NAA200,IBA100~500mg/kg对萌芽枝生根最为有效.NAA200,IBA100mg/kg对休眠枝生根最为有效.萌芽枝较休眠枝生... 以3年生薄壳山核桃硬枝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新根发生属愈伤组织生根型.在0-500mg/kg试验浓度范围内,NAA200,IBA100~500mg/kg对萌芽枝生根最为有效.NAA200,IBA100mg/kg对休眠枝生根最为有效.萌芽枝较休眠枝生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扦插 生长素 营养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磷胁迫下番茄侧根形成与miR164及NAC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曾后清 朱毅勇 +4 位作者 包勇 沈其荣 郭凯 黄思齐 杨志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6-171,共6页
为了研究番茄幼苗在缺磷胁迫下根系形态发育与生长素、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转录因子NAC1,以及调控NAC1表达的上游miR164之间的关系。试验以5和500μmol/L磷浓度作为缺磷胁迫和对照,检测了外源生长素NAA(1-naphthalene acetic acid)... 为了研究番茄幼苗在缺磷胁迫下根系形态发育与生长素、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转录因子NAC1,以及调控NAC1表达的上游miR164之间的关系。试验以5和500μmol/L磷浓度作为缺磷胁迫和对照,检测了外源生长素NAA(1-naphthalene acetic acid)及生长素抑制剂NPA(N-1-naphthylphthalamic acid)对侧根形成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检测了NAC1和miR164在缺磷胁迫下的时序表达。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侧根大量形成与生长素及其运输密切相关,在侧根迅速形成的24 h内,NAC1的表达在缺磷胁迫下增强;而其上游的miR164表达降低,从而揭示了缺磷胁迫下侧根形成与miR164调节NAC1表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侧根 生长素 MIRNA NA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生长素对烟草髓愈伤组织分化和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朱青松 梅康凤 王沙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5,共4页
在普通烟草髓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中,高的外源NAA促进内源IAA的合成,且有利于根的形成,但与内源生长素的含量不成正比关系.培养基中的BA和NAA含量高皆引起玻璃化。
关键词 烟草髓 愈伤组织分化 生长素 玻璃化 内源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矮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晶晶 胡玉林 +3 位作者 胡会刚 段雅婕 庞振才 谢江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6-132,共7页
在许多植物上,矮化是一个优良的农艺性状。近年来,各种矮化相关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其中大部分是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类固醇类等)合成、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其功能缺失或过量表达会造成植株矮化的表型;此外一些多胺类合成... 在许多植物上,矮化是一个优良的农艺性状。近年来,各种矮化相关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其中大部分是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类固醇类等)合成、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其功能缺失或过量表达会造成植株矮化的表型;此外一些多胺类合成基因、细胞壁相关基因、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类基因以及其他一些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也被发现其功能的缺失会造成植株矮化。就近年来发现的与植物矮化性状相关的基因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利用这些基因进行农艺性状改造及矮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化基因 赤霉素 油菜素甾醇 生长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IAA及其代谢相关酶的变化特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原牡丹 苏艳 +1 位作者 侯智霞 翟明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为了探索草莓果实中生长素的代谢变化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利用HPLC定量测定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瘦果和花托中的吲哚乙酸(IAA),结合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和TIBA处理考察了草莓果实中IAA含量以及不同存在状态的生长素氧化酶(IAO)和过氧化... 为了探索草莓果实中生长素的代谢变化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利用HPLC定量测定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瘦果和花托中的吲哚乙酸(IAA),结合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和TIBA处理考察了草莓果实中IAA含量以及不同存在状态的生长素氧化酶(IA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综合分析了草莓果实中IAA的变化特性、可能来源及其与生长素代谢相关酶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盛花期的草莓瘦果(离生雌蕊)和花托中已存在一定水平的IAA,瘦果中的IAA含量远高于花托中的;授粉受精后IAA含量逐渐上升,花托和瘦果中分别在绿熟前期和白熟前期出现峰值,并在转色期出现小峰值。②瘦果和花托之间生长素的运转与生长素极性运输体系密切相关。果实发育前期,花托中IAA含量与细胞质可溶性IAO、以离子键结合的IAO的活性显著负相关;发育前期和后期IAA含量与POD活性显著正相关。表明草莓花托中对IAA的氧化分解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IAO,而POD除了参与IAA分解之外,可能还与维持生长素的动态平衡、协同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果实 生长素 生长素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