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P16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丽 牛旭平 +2 位作者 李新华 张开明 尹国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的集落形成能力及P16基因mRNA表达,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原因。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人干细胞因子(SCF...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的集落形成能力及P16基因mRNA表达,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原因。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人干细胞因子(SCF)、人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剌激因子(GM-CSF)、白介素(IL)-3、IL-6细胞因子组合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14d时计数HPP-CFC集落,然后收集集落。提取纯化集落细胞的总RNA,应用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HPP-CFC集落细胞的P16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①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集落形态较小;②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细胞的P16基因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形成能力降低;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的P16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增高,推测P16基因可能参与了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P16基因 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董文川 王逸兰 +1 位作者 黄宁伟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72-372,376,共2页
关键词 增殖潜能 集落形成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BL-CFC可产生高增殖潜能造血祖细胞 被引量:4
3
作者 要晖宇 刘兵 +1 位作者 原野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体外分化 2 .5 - 3.5天形成的拟胚体 (embryoidbody ,EB)中可产生原始细胞集落形成细胞 (blastcolony formingcell,BL CFC) ,后者具有造血和内皮细胞双向分化潜能 ,是目前体外实验可检测到的... 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体外分化 2 .5 - 3.5天形成的拟胚体 (embryoidbody ,EB)中可产生原始细胞集落形成细胞 (blastcolony formingcell,BL CFC) ,后者具有造血和内皮细胞双向分化潜能 ,是目前体外实验可检测到的最早期的定向造血分化的细胞。本研究建立BL CFC培养体系 ,并通过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免疫荧光标记以及巢式RT PCR鉴定单个原始细胞集落来源的贴壁细胞和非贴壁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表明 :部分贴壁细胞吞噬DiI Ac LDL ,并表达CD31,UEA I ,VE cadherin等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表面分子 ;非贴壁细胞具有原始造血 (primitivehematopoiesis)和 (或 )永久造血 (definitivehematopoiesis)活性 ,其中 2 0 %的原始细胞集落含有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highproliferativepotentialcolony formingcell,HPP CFC) ,后者能形成次级造血集落。结论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BL CFC可产生高增殖潜能造血祖细胞 ,但原始细胞集落来源的H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原始集落形成细胞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造血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A-1和VLA-4参与人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 被引量:7
4
作者 段华新 卢光琇 程腊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71-675,共5页
为了了解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LFA-1)和极迟反应抗原4(very late antigen 4,VLA-4)在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high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HPP-EPCs)归巢过... 为了了解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LFA-1)和极迟反应抗原4(very late antigen 4,VLA-4)在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high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HPP-EPCs)归巢过程中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中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PP-EPC中整合蛋白β1和β2的表达以及小鼠骨髓内皮细胞相应的受体的表达。利用体外黏附和迁移实验研究经过功能级别的中和抗体阻断VLA-4和LFA-1后HPP-EPC黏附和迁移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HPP-EPC表达整合蛋白β1和β2,活化后小鼠骨髓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加CD11a抗体组黏附细胞或CD49d抗体组黏附和迁移细胞均较同型对照抗体组少,而且加CD11a和CD49d两种抗体联用组黏附和迁移细胞明显减少,其细胞数较任何单一抗体组少。结论:LFA-1和VLA-4在HPP-EPC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A-1 VLA-4 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 黏附 跨内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鲁 钱丽娟 +2 位作者 顾琳慧 马胜林 朱笕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 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的细胞集落形成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进行实验,随机分成5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②低浓度 Rg3组:10μg/mL Rg3培...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 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的细胞集落形成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进行实验,随机分成5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②低浓度 Rg3组:10μg/mL Rg3培养液;③中浓度 Rg3组:20μg/mL Rg3培养液;④中高浓度 Rg3组:30μg/mL Rg3培养液;⑤高浓度 Rg3组:40μg/mL Rg3培养液。观察不同浓度 Rg3分别对细胞集落形成率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5组细胞随着 Rg3浓度的升高,细胞集落形成率逐渐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362,P=0.000)。多组变量随机区组分析示:空白对照组与任何浓度 Rg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低浓度组与中高浓度 Rg3两组细胞集落形成率结果相近(8.3%vs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中高浓度组与高浓度 Rg3两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很低(2.5%Vs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低浓度组、中高浓度组分别与中高浓度组、高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中浓度以上 Rg3可引起H0-8910PM的细胞形态结构损伤。中高浓度及高浓度 Rg3在微观结构上能造成更严重的细胞形态结构损伤。结论: 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H0-8910PM细胞能有效减少细胞集落的形成。中高、高浓度的 Rg3(30μg/mL以上)尤其可以产生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对细胞形态结构破坏上产生更重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卵巢肿瘤 HO-8910PM细胞 人参皂苷RG3 集落形成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脐血培养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的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璇 梅花 +1 位作者 卢光琇 程腊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培养脐血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High proliferative potential-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HPP-EPCs)的稳定经济的新方法,并将由HPP-EPCs增殖而来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 【目的】建立一种培养脐血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High proliferative potential-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HPP-EPCs)的稳定经济的新方法,并将由HPP-EPCs增殖而来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进行体外比较。【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到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预处理的器皿中,用含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细胞生长添加物(ECGS)等的MCDB131培养基培养,4d后去除未贴壁细胞,继续培养10~21d后,可以得到HPP-EPCs来源的EPC克隆;从人脐带中分离HUVECs,用含有EGF的MCDB131培养基扩增培养;同时分离培养人成纤维细胞(Humanembryonic fibroblast cells,hEFs)。通过免疫表型、UEA1结合试验、Matrigel试验、DiI-Ac-LDL吞噬试验等对分离的脐血EPCs进行鉴定,以HUVECs为阳性对照,hEFs为阴性对照。【结果】1个HPP-EPC可在2个月中扩增出108~1010个EPCs细胞,在长期体外培养中可以保持正常核型。脐血EPCs和HUVECs均可表达CD31、CD144、vWF,结合UEA1,并能在Matrigel上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也能吞噬DiI-Ac-LD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新方法能从脐血中高效经济地获得较原始的EPCs,并能在体外长期扩增培养,有望成为缺血性疾病细胞替代治疗有效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 脐血内皮祖细胞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高糖诱导的RF/6A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婷宇 范晶 +2 位作者 郑柳 杨彬彬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对高糖诱导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RF/6A细胞随机分为5组:NC组、HG组、HG+15 mmol·L^(-1) MET组、HG+30 mmol·L^(-1) MET组、HG+45 ...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对高糖诱导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RF/6A细胞随机分为5组:NC组、HG组、HG+15 mmol·L^(-1) MET组、HG+30 mmol·L^(-1) MET组、HG+45 mmol·L^(-1) MET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4组:NC组和NC+15 mmol·L^(-1) MET组、NC+30 mmol·L^(-1) MET组、NC+45 mmol·L^(-1) MET组,CCK⁃8法检测MET的细胞毒性。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3组:NC组、HG组和HG+15 mmol·L^(-1) MET组,细胞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Matrigengel法检测细胞血管形成,RT⁃PCR、Western blot检测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成分YAP、TEAD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RF/6A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P<0.001);与HG组比较,HG+15 mmol·L^(-1) MET组、HG+30 mmol·L^(-1) MET组和HG+45 mmol·L^(-1) MET组RF/6A细胞的增殖活性均降低(均为P<0.001)。与NC组比较,NC+15 mmol·L^(-1) MET组RF/6A细胞增殖活性无变化(P=0.2273),因此选择15 mmol·L^(-1) MET进行后续实验。细胞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RF/6A细胞的迁移率升高、迁移个数增加(均为P<0.01);与HG组比较,HG+15 mmol·L^(-1) MET组RF/6A细胞的迁移率降低、迁移个数减少(均为P<0.01)。Matrigengel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RF/6A细胞的血管相对总长度增加(P<0.05);与HG组比较,HG+15 mmol·L^(-1) MET组RF/6A细胞的血管相对总长度减少(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RF/6A细胞的YAP和TEAD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15 mmol·L^(-1) MET组RF/6A细胞的YAP和TEAD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RF/6A细胞的YAP和TEA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15 mmol·L^(-1) MET组RF/6A细胞的YAP和TEA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为P<0.05)。结论MET可抑制高糖诱导的RF/6A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下调YAP、TEAD1的mRNA及蛋白表达,推测其作用机制与Hippo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二甲双胍 RF/6A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血管形成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CFU-HPP集落形成及集落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瑞丽 牛旭平 +2 位作者 李新华 张开明 尹国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80-784,共5页
本研究检测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单位(CFU-HPP)的集落形成能力及集落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收集了24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于含SCF/GM-CSF/IL-3/... 本研究检测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单位(CFU-HPP)的集落形成能力及集落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收集了24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于含SCF/GM-CSF/IL-3/IL-6细胞因子组合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液中,培养14天计数CFU-HPP集落,然后收集集落。提取纯化集落细胞的DNA,经亚硫酸盐修饰后,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CFU-HPP集落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银屑病患者骨髓CFU-HPP集落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t=5.91,p<0.01),且集落形态较小;正常对照骨髓CFU-HPP集落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较高(66.7%),而银屑病患者骨髓CFU-HPP集落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37.5%)低于正常人。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CFU-HPP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降低;银屑病患者骨髓CFU-HPP集落细胞的p16基因甲基化降低可能与其相对较低的CFU-HPP集落形成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增殖潜能集落形成单位 P16基因 基因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联合顺铂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鲁 朱笕青 +4 位作者 钱丽娟 顾琳慧 郑智国 马胜林 夏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8-261,共4页
背景与目的:人参皂苷(Rg3)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顺铂为诱导肿瘤凋亡的化疗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Rg3联合顺铂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我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 背景与目的:人参皂苷(Rg3)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顺铂为诱导肿瘤凋亡的化疗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Rg3联合顺铂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我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分成6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②Rg3低浓度组:10μg/mlRg3培养液;③Rg3中浓度组:20μg/mlRg3培养液;④Rg3高浓度组:40μg/mlRg3培养液;⑤顺铂单药对照组:含10μg/ml顺铂的培养液;⑥顺铂+Rg3(中浓度)联合用药组:含10μg/ml顺铂+20μg/mlRg3培养液。分别观察各组对细胞核分裂指数、细胞集落形成率的影响。结果:随着Rg3浓度增高及Rg3和DDP的联合应用细胞核分裂指数下降,以联合用药组下降最明显(F=5.498,P=0.011)。空白对照组和Rg3高浓度组,顺铂单药组及顺铂+Rg3(中浓度)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0.007和0.001);Rg3低、中浓度组分别与顺铂+Rg3(中浓度)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0和0.015)。细胞集落形成率随着Rg3浓度增高而下降(F=100.69,P=0.000),高浓度的Rg3、DDP和联合用药组三者结果相近(P=0.887)。Rg3高浓度组、顺铂单药组合顺铂+Rg3(中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Rg3低浓度组和Rg3中浓度组相比,及Rg3高浓度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胞核分裂、细胞集落形成,但未发现Rg3和顺铂联合用药会相加或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人参皂苷RG3 分裂指数 集落形成 转移 H0—8910PM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形成及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瑞丽 牛旭平 +2 位作者 李新华 张开明 尹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2-846,共5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集落形成能力及集落细胞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的活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SCF+GM-CSF+IL...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集落形成能力及集落细胞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的活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SCF+GM-CSF+IL-3+IL-6细胞因子组合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14天时计数HPP-CFC集落,然后收集集落。提取纯化集落细胞DNA,经亚硫酸盐修饰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HPP-CFC集落细胞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1)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集落形态较小;(2)正常对照骨髓HPP-CFC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较高,而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活性有异常;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p21基因甲基化降低可能与其相对较低的HPP-CFC集落形成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P2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素样因子(CKLF1)对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韩文玲 芮珉 +5 位作者 张颖妹 陈英玉 钟英成 狄春辉 宋泉声 马大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研究趋化素样因子 1(CKLF1)对造血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 MTT法,检测 CKLF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上清在液体培养基中,对人低密度骨髓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调控作用;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观察其对人低密度骨髓细胞集落... 目的 研究趋化素样因子 1(CKLF1)对造血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 MTT法,检测 CKLF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上清在液体培养基中,对人低密度骨髓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调控作用;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观察其对人低密度骨髓细胞集落形成的刺激作用。结果 COS-7细胞表达的 CKLF1能明显促进人和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人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与 GM-CSF有协同刺激作用。结论 CKLF1能促进人和小鼠骨髓造血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素样因子1 造血干细胞 集落形成 骨髓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爱军 项平 +1 位作者 黄锦桃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α-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观察其生长特性,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波形蛋白和纤粘连蛋白...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α-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观察其生长特性,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波形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的表达,并研究不同浓度bFGF对MSC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时形成由基质干细胞组成的细胞集落,细胞集落14d时接近融合,传代后细胞体积变大,约5~7d传代1次;免疫组化显示MSC呈波形蛋白阳性,而纤粘连蛋白阴性。浓度10ng/mL和20ng/mLbFGF组的MSC的细胞数和克隆形成率比5ng/mLbFGF组和对照组(无bFGF)明显增加,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bFGF可明显促进MSC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 增殖 大鼠 集落 克隆形成 纤粘连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体积 传代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对培养猪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新政 张晓文 +2 位作者 黄峻 马根山 侯麦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 集落形成 [^3H]TdR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抑制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俊权 郑永亮 +2 位作者 刘彬 练建平 龚志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RPM I-8226和NCI-H929细胞,应用Hoechst33342染色分析其侧群细胞的含量;对培养的侧群细胞,应用10μg/ml大蒜素处理,采用CCK8法分析大蒜素...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RPM I-8226和NCI-H929细胞,应用Hoechst33342染色分析其侧群细胞的含量;对培养的侧群细胞,应用10μg/ml大蒜素处理,采用CCK8法分析大蒜素对侧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平板集落形成法分析大蒜素对侧群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大蒜素对侧群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析大蒜素对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的表达。结果:在RPM I 8226和NCI-H929中均存在有侧群细胞,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17±0.98)%和(2.65±0.61)%。大蒜素能够呈时间依赖性抑制侧群细胞的增殖并显著抑制集落形成;大蒜素能够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发生G1/S周期阻滞。结论:大蒜素可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增殖和集落的形成,并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发生G1/S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大蒜素 侧群细胞 细胞增殖 集落形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多潜能间充质基质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雪 刘洪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外周血来源的多潜能间充质基质细胞数量较少,它们表达骨髓来源的多潜能间充质基质细胞的大部分表面标记物,具有多样复杂的基因表达特征。虽然它们的起源和生理病理机制不清,但成人外周血间充质基质细胞的存在使其在组织工程领域备受争... 外周血来源的多潜能间充质基质细胞数量较少,它们表达骨髓来源的多潜能间充质基质细胞的大部分表面标记物,具有多样复杂的基因表达特征。虽然它们的起源和生理病理机制不清,但成人外周血间充质基质细胞的存在使其在组织工程领域备受争议和关注。本文就外周血来源的多潜能间充质基质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成纤维样集落形成单位 潜能间充质基质细胞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HER2/neu过表达肺腺癌细胞生长和增殖
16
作者 任新玲 钱桂生 +6 位作者 付海京 鲍炜 王涛 张瑞 张立红 贾林涛 杨安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3-336,340,共5页
背景与目的:30%NSCLC存在HER2/neu过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肿瘤血管形成、抗凋亡及化疗耐药等有关。本文通过RNA干涉抑制肺腺癌细胞SPC-A-1 HER2/neu过表达,观察肿瘤细胞周期、增殖及集落形成能力的变化。方法:构建针对HER2/neu的siRN... 背景与目的:30%NSCLC存在HER2/neu过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肿瘤血管形成、抗凋亡及化疗耐药等有关。本文通过RNA干涉抑制肺腺癌细胞SPC-A-1 HER2/neu过表达,观察肿瘤细胞周期、增殖及集落形成能力的变化。方法:构建针对HER2/neu的siRNA重组质粒,稳定转染SPC-A-1,通过RT-PCR和W esternB lot检测HER2/neu表达;FCM分析细胞周期;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HER2/neu的siRNA重组质粒,稳定转染靶细胞后可显著降低HER2/neu表达;与亲代细胞相比,G0/G1期细胞增加17.1%,S期细胞减少12.8%;细胞生长速度减慢,集落S1抑制率达到49.0%。结论:针对HER2/neu的siRNA可以显著降低肺腺癌细胞过表达HER2/neu,肿瘤细胞阻滞于G0/G1期,造成细胞增殖减慢,集落形成能力明显下降。因此,siRNA对过表达HER2/neu肺癌的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HER2/NEU 肺腺癌 细胞增殖 集落形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11B基因在T细胞分化和增殖中调节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陈思 黄欣 +3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郑海涛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03-200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分化 BCL11B 基因表达模式 克隆性 集落形成单位 淋巴瘤 基因扫描 细胞免疫表型 细胞体外增殖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来源的小鼠胎肝HPP-CFC肝上皮分化潜能的研究
18
作者 周军年 王韫芳 +11 位作者 要晖宇 贺文艳 陈海旭 李思霆 史岩 施双双 南雪 白慈贤 刘兵 岳文 毛宁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0-839,共10页
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肝上皮发育的关系,建立了小鼠胎肝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单克隆培养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在造血和肝诱导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单克隆来源的HPP集落细胞向造血和肝上皮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 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肝上皮发育的关系,建立了小鼠胎肝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单克隆培养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在造血和肝诱导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单克隆来源的HPP集落细胞向造血和肝上皮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透射电镜(TEM)、巢式RT-PC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上皮细胞分化标志等方面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的部分细胞具有肝细胞特异性的超微结构,并不同程度地表达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CK8,CK18)等肝上皮分化标志,同时还表达间质标志α-SMA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Flk-1.免疫磁珠分选表明:胎肝来源的HPP-CFC主要来自于CD45+细胞,CD45-细胞不具有形成造血细胞克隆的能力.在肝上皮细胞分化潜能上,流式分选获得的CD49f+/Sca-1+细胞与未分选细胞无明显差异.该模型的克隆源性通过细胞混合实验进行证明.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胎肝来源的HPP-CFC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造血细胞向肝上皮细胞分化的单克隆模型,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非造血细胞的发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肝上皮细胞 造血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都同功 陈系古 +4 位作者 刘兰英 俞生 钟女奇 黄冰 林学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30,共5页
ES细胞的培养应满足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化而保持其高度未分化潜能。我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基DMEM中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培养ES细胞。培养的ES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呈未分化状态。胚胎... ES细胞的培养应满足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化而保持其高度未分化潜能。我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基DMEM中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培养ES细胞。培养的ES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呈未分化状态。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是分离培养ES细胞最普遍使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本文还围绕ES细胞培养中的促进增殖和抑制分化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 小鼠胚胎 饲养层 集落 分化潜能 DMEM 细胞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淑霞 宋治远 +2 位作者 梁光萍 罗向东 仝识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 研究鼠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MSCs) 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不同鼠龄的MMSCs, 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 形态学观察, 免疫组化鉴定, 电镜观察M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 2月龄大鼠MMSCs集落形成率、增殖能...  目的 研究鼠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MSCs) 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不同鼠龄的MMSCs, 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 形态学观察, 免疫组化鉴定, 电镜观察M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 2月龄大鼠MMSCs集落形成率、增殖能力显著高于 6月龄大鼠, 细胞化学染色CD44、CD105均阳性, 电镜支持幼稚细胞。结论 2月龄大鼠比 6月龄大鼠更适于MMSCs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关系研究 集落形成 细胞化学染色 幼稚细胞 增殖特性 结论 支持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