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性铅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婧 罗环 +4 位作者 陈斌 常晓燕 王萍 于贵新 罗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性铅接触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9月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工人60人,其中铅作业组(Lead group)38人,非铅作业组(Non-lead group)22人,均为男性。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 目的探讨职业性铅接触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9月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工人60人,其中铅作业组(Lead group)38人,非铅作业组(Non-lead group)22人,均为男性。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量,采用表面荧光法测定血液锌原卟啉(Zn-protoporphyrin,ZPP)含量,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MNF,‰),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铅作业组与非铅作业组工人之间的尿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的ZPP含量和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作业工人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与ZPP含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r s=0.778)。结论职业性铅接触使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增加,导致染色体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微核率 锌原卟啉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化锰腹腔染毒对血细胞数及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乐 王颖 +1 位作者 彭小武 吴颖慧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6-199,共4页
小鼠腹腔染毒不同浓度二氯化锰,12h一次,连续染毒4次。染毒结束后,测定血液中白细胞(WBC)总数、白细胞分类(DC)计数、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含量及骨髓细胞微核率,以探讨锰对机体血液的毒性作用及机体的遗传毒性作用。实验表明... 小鼠腹腔染毒不同浓度二氯化锰,12h一次,连续染毒4次。染毒结束后,测定血液中白细胞(WBC)总数、白细胞分类(DC)计数、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含量及骨髓细胞微核率,以探讨锰对机体血液的毒性作用及机体的遗传毒性作用。实验表明小鼠染毒低浓度(25mg/kg)二氯化锰,RBC、Hb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剂量二氯化锰组与阴性组比,WBC、DC计数未见显著差异,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化锰 细胞 骨髓细胞微核率 锰中毒 遗传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降低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杨录军 田荣福 +2 位作者 周利军 黄建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6-417,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腺肽对遗传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每天 2 5 0mg kg(高剂量组 )、12 5mg kg(低剂量组 )的胸腺肽连续 10d小鼠腹腔注射给药 ,实验另设以生理盐水 10ml kg代替胸腺肽的阴性对照组 ;于第 9、10两天以 40mg kg剂量腹腔注射染色... 目的 探讨胸腺肽对遗传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每天 2 5 0mg kg(高剂量组 )、12 5mg kg(低剂量组 )的胸腺肽连续 10d小鼠腹腔注射给药 ,实验另设以生理盐水 10ml kg代替胸腺肽的阴性对照组 ;于第 9、10两天以 40mg kg剂量腹腔注射染色体断裂剂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末次注射后 6h处死小鼠 ,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胸腺肽能显著降低环磷酰胺诱导的微核率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均小于 0 0 1,高低两个胸腺肽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 (12 5 0± 3 88)‰、(14 75± 3 42 )‰ ,(2 2 5 8± 4 98)‰。结论 胸腺肽具有拮抗或修复环磷酰胺诱导的遗传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突变 环磷酰胺 小鼠 骨髓 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混合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启先 侯明山 +3 位作者 刘朋来 王贤 田耕 高岚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苯作为化工合成原料、溶剂和喷漆的稀释剂,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因此苯中毒为我国常见的主要职业中毒之一。目前,苯中毒的诊断除根据工人的中毒症状、体征和职业史以外,主要是根据反复检查白细胞总数是否低于4,000个来诊断。
关键词 淋巴细胞微核率 对照组 观察组 细胞 白血球 苯作业工人 苯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惠仙 张晓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1274-1276,共3页
为探讨除草剂对经济作物的影响,选择百草枯、丁草胺、2,4-D丁酯这3种除草剂,采用微核方法测定除草剂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引起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的增高,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种除草剂中,丁草胺毒... 为探讨除草剂对经济作物的影响,选择百草枯、丁草胺、2,4-D丁酯这3种除草剂,采用微核方法测定除草剂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引起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的增高,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种除草剂中,丁草胺毒性最高,2,4-D丁酯次之,百草枯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蚕豆 根尖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2治疗前后恶性胸腹水白细胞抗原DR、淋巴细胞微核含量及T细胞亚型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蒋建龙 盛友华 +4 位作者 何忠惠 顾春荣 顾燕慧 李洪涛 沈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1-2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腹水多为中晚期症状,控制恶性积液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治疗恶性积液前后积液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淋巴细胞微核率(PFLMNF)以及T细胞亚型的改变,以预测...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腹水多为中晚期症状,控制恶性积液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治疗恶性积液前后积液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淋巴细胞微核率(PFLMNF)以及T细胞亚型的改变,以预测治疗的效果及疾病的转归。方法:胸腹腔注射白介素-2(200万国际单位,每周2次,共2周)治疗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7例。采用液基细胞薄层制片术(TCT),采用免疫标记EnVison二步法观察T细胞免疫表型、HLA-DR及癌细胞免疫表型HLA-DR的表达。采用Giemsa-Wright染色观察PFLMNF。结果:A组胸腹水患者白介素-2治疗后,T细胞CD3、CD4、HLA-DR免疫表达信号增强,PFLMNF在治疗后患者中明显减低。结论:白介素-2可以上调人恶性胸腹水癌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提示IL-2对癌性胸腹水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恶性胸腹水 HLA-DR 淋巴细胞微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对鲤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耿龙武 蔺玉华 +1 位作者 王海涛 刘永 《水产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3-67,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不同浓度Cr6+( 0 1 2 2、 0 670、 1 2 1 9、 3 65 7、 1 0 971和32 91 3mg/L)水体染毒鲤鱼种 40d ,微核试验结果表明 :处理组铬浓度的提高 ,其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相应提高。鲤暴露于Cr6 +3 66~ 32 91mg/L时 ,...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不同浓度Cr6+( 0 1 2 2、 0 670、 1 2 1 9、 3 65 7、 1 0 971和32 91 3mg/L)水体染毒鲤鱼种 40d ,微核试验结果表明 :处理组铬浓度的提高 ,其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相应提高。鲤暴露于Cr6 +3 66~ 32 91mg/L时 ,铬处理鱼微核细胞率较对照组鱼有明显差异。鱼肌肉、鳃、肝和肾组织内的Cr6+残留量同其微核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试验 诱变效应 重金属污染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农药对蜘蛛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锐 李生才 +1 位作者 刘佳 杨怀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2,共5页
应用蜘蛛血细胞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研究了两种杀虫剂——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蜘蛛头胸部和腹部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各供试浓度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蜘蛛血细胞微核率均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 应用蜘蛛血细胞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研究了两种杀虫剂——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蜘蛛头胸部和腹部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各供试浓度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蜘蛛血细胞微核率均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随着两种农药浓度升高,血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吡虫啉浓度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微核率相关系数r=0.672 8,腹部为r=0.800 6;阿维菌素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微核率相关系数r=0.989 9,腹部为r=0.985 8)。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星豹蛛血细胞DNA损伤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吡虫啉浓度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DNA损伤相关系数r=0.948 2,腹部为r=0.970 4;阿维菌素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DNA损伤相关系数r=0.978 1,腹部为r=0.975 6)。两种农药在同一浓度下,对星豹蛛腹部血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程度明显大于头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阿维菌素 星豹蛛 试验 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 细胞微核率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的免疫毒性和对微核细胞率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尹秀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甲醛 细胞 免疫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的改良和探讨微核形成的可能机制
10
作者 黄祥寿 陈杏凤 +1 位作者 张爱珍 赵菡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3年第5期233-238,279-280,共8页
我们对WHO推荐的方法提出了改良建议,将秋水仙素(0.02~0.06μg/ml)加入时间和细胞收获时间从常规的48小时及52~53小时提前到培养26~36及48小时进行。改良后,由于杜绝了畸变的丢失,使畸变细胞率、断片率、双着丝点体率及X_1Cu细胞占... 我们对WHO推荐的方法提出了改良建议,将秋水仙素(0.02~0.06μg/ml)加入时间和细胞收获时间从常规的48小时及52~53小时提前到培养26~36及48小时进行。改良后,由于杜绝了畸变的丢失,使畸变细胞率、断片率、双着丝点体率及X_1Cu细胞占总畸变细胞的比例增加,使染色体畸变能真实地反映辐射生物剂量。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特别是在无断片丢失时分析了辐射诱发的T淋巴细胞微核,我们认为微核除来源于染色体断片外,存在着微核形成的其他可能机制,并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一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分析 淋巴细胞微核率 断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导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顺子 武宁 +4 位作者 刘丽波 张萱 倪冠英 刘宇光 刘树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9,共10页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基因表达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反应,为探索可行的辐射生物标志物打下实验基础。研究中选用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Cdkn1a、Ccnd1、Ccnb1、Gadd45a、Atm和Fdxr,以Gapdh为参考基因,观察0.5...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基因表达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反应,为探索可行的辐射生物标志物打下实验基础。研究中选用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Cdkn1a、Ccnd1、Ccnb1、Gadd45a、Atm和Fdxr,以Gapdh为参考基因,观察0.5、1、2、4、6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4和24小时上述基因在胸腺和脾脏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同时计数骨髓细胞涂片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上述6种基因对电离辐射全身作用都出现变化,但以Cdkn1a、Ccnd1和Ccnb1三者对全身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较为明显,其中Cdkn1a和Ccnd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Ccnb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下降。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为线性-平方方程,其相关系数r为0.851~0.998,p<0.05~0.01。但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Ccnd1和Ccnb1的表达只有部分结果与之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Cdkn1a的表达量则不仅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而且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明显相关,在两器官和两时间点其相关系数为0.950~0.975,p<0.01。另一方面Cd-kn1a表达量变化的幅度较大,照射后4小时和24小时胸腺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11.2和11.3倍,脾脏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20.6和9.3倍。鉴于实时定量PCR技术适用于快速、高通量检测,通过进一步在人体观察验证,Cdkn1a基因表达变化有可能成为研制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n1a CCND1 Ccnb1 GADD45A Atm Fdxr 实时定量PCR 基因表达变化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辐射生物剂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合金对人口腔颊黏膜细胞遗传毒性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国芬 陈志红 刘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Ni-Cr合金对人口腔颊黏膜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选取6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34名和对照组34名。采集2组患者口腔颊黏膜细胞进行微核试验,计算细胞微核率(MNF)和微核细胞率(MCF)。结果暴露组颊黏膜MNF和MCF分别为1.6... 目的初步研究Ni-Cr合金对人口腔颊黏膜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选取6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34名和对照组34名。采集2组患者口腔颊黏膜细胞进行微核试验,计算细胞微核率(MNF)和微核细胞率(MCF)。结果暴露组颊黏膜MNF和MCF分别为1.63‰±2.03‰和1.26‰±1.42‰,对照组MNF和MCF分别为1.57‰±1.88‰和1.06‰±1.16‰,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群调查口腔颊黏膜微核试验未检测出使用Ni-Cr合金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有明显的遗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合金 细胞 试验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5
13
作者 戴伟民 蔡润 +1 位作者 潘俊松 何欢乐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培养基中盐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状况及根尖微核率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盐浓度 (0 %~ 0 .2 % )条件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尖微核率影响不大 ,但盐浓度从 0 .3%开始无论是对种子萌发或幼苗生长状况 ,还是... 系统地研究了培养基中盐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状况及根尖微核率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盐浓度 (0 %~ 0 .2 % )条件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尖微核率影响不大 ,但盐浓度从 0 .3%开始无论是对种子萌发或幼苗生长状况 ,还是根尖微核率 ,都有明显影响。同时发现根尖微核率的变化趋势与平均侧根数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番茄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根尖细胞微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和钾对延胡索幼苗镉毒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静 余顺慧 +5 位作者 祁俊生 梁克中 陈书鸿 刘雷 陈华华 陆亚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130,共8页
通过探讨外源钙(Ca^(2+) )、钾(K^+)对重金属镉(Cd)(0~25mg/kg)胁迫下延胡索幼苗的缓解作用,为延胡索经济高效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大叶延胡索为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外源Ca^(2+) 、K^+处理对不同浓度Cd胁迫下... 通过探讨外源钙(Ca^(2+) )、钾(K^+)对重金属镉(Cd)(0~25mg/kg)胁迫下延胡索幼苗的缓解作用,为延胡索经济高效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大叶延胡索为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外源Ca^(2+) 、K^+处理对不同浓度Cd胁迫下延胡索幼苗株高、生物量、生理特征、重金属含量及药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浓度Cd胁迫下外源Ca^(2+) 、K^+处理的最适缓解浓度分别为100和200mg/kg,在该浓度下Ca^(2+) 、K^+能明显缓解Cd对延胡索幼苗的抑制作用。在低浓度Cd胁迫下,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Ca^(2+) 处理后幼苗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比未添加外源Ca^(2+) 处理的对照组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K^+处理后幼苗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高浓度Cd胁迫下,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Ca^(2+) 处理后幼苗可溶性糖、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MDA含量显著降低。在各浓度Cd胁迫下,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Ca^(2+) 、K^+处理后幼苗根部细胞微核率降低,从而缓解了Cd对延胡索幼苗的毒害。因此,在Cd胁迫(尤其是25mg/kg浓度Cd胁迫)下,外源Ca^(2+) 、K^+通过提高延胡索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来缓解Cd对幼苗毒害和细胞染色体损伤。此外,外源Ca^(2+) 、K^+影响Cd胁迫下延胡索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Cd的积累,其影响机制比较复杂。25mg/kg Cd胁迫下添加Ca^(2+) 能够显著改善延胡索的药用品质,延胡索乙素比25mg/kg Cd胁迫下增加了27.52%。在Cd污染的土壤上种植延胡索,可加入适量的外源Ca^(2+) 通过改变延胡索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达到缓解Cd毒害,降低块茎中Cd含量,改善药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延胡索 抗氧化酶 细胞微核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放电对生态影响工作组阶段小结在重庆大学召开
15
作者 杨保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1987年第3期92-93,共2页
高压测试分专委“高压放电对生态影响”工作组阶段小结会于1987年7月6日至8日在重庆大学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学院、卫生部、水电部、机械委和国家教委等系统30个单位4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收到论文22篇,在会上进... 高压测试分专委“高压放电对生态影响”工作组阶段小结会于1987年7月6日至8日在重庆大学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学院、卫生部、水电部、机械委和国家教委等系统30个单位4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收到论文22篇,在会上进行了宣读,并听取了工作组的阶段工作总结。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工作组自1984年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初步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用流行病学分层抽样的方法,将全国的主要高压实验室按其高压放电类型进行了分层抽样,考虑了样本容量和按不同类型实验室分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组 高压放电 电磁脉冲 淋巴细胞微核率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细胞遗传学 屏蔽材料 小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和VitC抗环磷酰胺诱变效应
16
作者 李双哲 王身笏 +1 位作者 许月初 石文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本文研究β-胡萝卜素和VitC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观察到预先摄入足量β-胡萝卜素和/或Vit C15d能减低环磷酰胺诱发的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后摄入足量β-胡萝卜素能促进嗜多染红细胞做核率的... 本文研究β-胡萝卜素和VitC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观察到预先摄入足量β-胡萝卜素和/或Vit C15d能减低环磷酰胺诱发的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后摄入足量β-胡萝卜素能促进嗜多染红细胞做核率的恢复,但Vit C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恢复元帮助。本实验中未见β-胡萝卜素与Vit C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Β-胡萝卜素 诱发 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摄入 足量 腹腔注射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诱变效应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质抗诱变性能检测
17
作者 洪华 沈菊珍 汪文银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9期553-554,共2页
目的 :检测几丁质的抗诱变性能。方法 :选择优质青豆 ,催其发芽后 ,通过阴阳对照观察蚕豆根尖的微核率变化。结果 :几丁质能降低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发生 ,而且对受到免疫抑制药破坏的根尖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论
关键词 几丁质 细胞微核率 抗诱变性能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与GA_3复合处理对番木瓜的遗传诱变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建昌 肖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研究了60 Coγ射线与GA3 复合处理对番木瓜的遗传诱变效应 ,结果表明 ,经 1 0~ 40Gyγ射线处理 ,幼苗根尖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染色体畸变率、叶片畸变频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花粉育性下降 ,结果推迟 ;用 1 0~ 5 0mg L的GA3 处理可有效... 研究了60 Coγ射线与GA3 复合处理对番木瓜的遗传诱变效应 ,结果表明 ,经 1 0~ 40Gyγ射线处理 ,幼苗根尖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染色体畸变率、叶片畸变频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花粉育性下降 ,结果推迟 ;用 1 0~ 5 0mg L的GA3 处理可有效减轻辐射损伤 ,低辐射剂量时以低浓度的GA3 处理效果明显 ,而高辐射剂量时以高浓度的G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60γ射线 GA3 复合处理 番木瓜 遗传诱变效应 细胞 染色体畸变 叶片畸变频 剂量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生物学
19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10-17,共8页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工业生态学 中科院 环境科学 环境与发展 环保局 细胞微核率 环境化学 环保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