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0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不同刈割次数对饲用甜高粱‘370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张鸟 +3 位作者 王卉 胡相伟 赵云 冯国郡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1829,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新品种‘3701’在乌鲁木齐的产量,提升饲草品质,研究两种刈割处理(1年刈割1次;1年刈割2次,分第1茬和第2茬)对饲用甜高粱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的影响,探索该品种在乌鲁木齐的最佳... 为进一步提高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新品种‘3701’在乌鲁木齐的产量,提升饲草品质,研究两种刈割处理(1年刈割1次;1年刈割2次,分第1茬和第2茬)对饲用甜高粱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的影响,探索该品种在乌鲁木齐的最佳刈割次数。结果表明:不同刈割次数下饲用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均存在差异。刈割次数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及含糖锤度的影响均极显著(P<0.05)。不同刈割次数下株高、茎粗、含糖锤度及叶片数均表现为年刈割1次>年刈割2次第1茬>年刈割2次第2茬,其中年刈割1次处理株高达到375.66 cm,含糖锤度达16.46%。产量在不同刈割次数之间差异均存在极显著水平,年刈割1次鲜草产量达到147.60 t·hm^(−2),比2次刈割总鲜草产量增加29.66%。饲用甜高粱不同部位的营养品质含量有差异,各营养品质的分布规律为叶片的粗蛋白质、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素含量均高于茎部,而茎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叶片。相对饲用价值年刈割1次时达到最高值(88.24%),除了总可消化营养物含量外干物质降解率、干物质摄入量、泌乳净能量及相对饲用价值在不同刈割次数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从品种的产量、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结合的角度考虑甜高粱‘3701’在乌鲁木齐宜采用蜡熟期1次性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刈割 品质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饲用甜高粱青贮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邸桂俐 高艳玲 +6 位作者 张抒 韩树鑫 王鹏 王建丽 庄旭 吴建忠 范国权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80-85,共6页
试验用饲用甜高粱全株作为原料。设置植物乳杆菌(0.02‰)、蔗糖(2.0%)、纤维素酶(0.05‰)、尿素(4%)、丙酸钙(0.2%)和蒸馏水对照(CK)6个处理组,3次重复。在室温条件下青贮60 d后,进行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测定。结果显示,... 试验用饲用甜高粱全株作为原料。设置植物乳杆菌(0.02‰)、蔗糖(2.0%)、纤维素酶(0.05‰)、尿素(4%)、丙酸钙(0.2%)和蒸馏水对照(CK)6个处理组,3次重复。在室温条件下青贮60 d后,进行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添加剂处理组的感官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处理降低了青贮料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并显著提升了粗蛋白(C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处理降低了青贮原料的pH值和NH3-N含量,并提高了乳酸(LA)含量及有氧稳定性(AS)。通过模糊隶属函数计算得出,植物乳杆菌处理组的青贮综合评价值(D值)最高,表明其青贮品质最佳,而蔗糖处理组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甜高粱 青贮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重离子诱变选育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董喜存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镉胁迫对重离子诱变选育的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评价重离子诱变后代对镉抗性的能力。【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组培养至三叶期幼苗分别施加50 mg/kg的镉溶液和清水,待14 d后进行形态学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 【目的】探讨镉胁迫对重离子诱变选育的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评价重离子诱变后代对镉抗性的能力。【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组培养至三叶期幼苗分别施加50 mg/kg的镉溶液和清水,待14 d后进行形态学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50 mg/kg的镉溶液对甜高粱幼苗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离子诱变后代‘KFJT-1’和‘KFJT-3’幼苗的株高分别降低了20.66%和17.57%,差异极显著。除株高外,根长、生物量、叶面积、镉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主要性状指标在镉胁迫前后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甜高粱重离子诱变后代幼苗的抗镉能力增强,生物量、叶面积和根长可作为评价甜高粱抗镉胁迫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重离子 镉胁迫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青贮预处理对甜高粱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斌彦 尹鑫 +3 位作者 任海伟 田辉 王昱 李金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2-280,共9页
为探讨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预处理的强化作用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影响,比较研究了瘤胃液、沼液、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4种添加剂对甜高粱木质纤维组分和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并重点从产甲烷进程、消化液特征、系统稳定性等角度... 为探讨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预处理的强化作用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影响,比较研究了瘤胃液、沼液、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4种添加剂对甜高粱木质纤维组分和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并重点从产甲烷进程、消化液特征、系统稳定性等角度探索青贮强化预处理对甜高粱能源转化效益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青贮强化预处理能使甜高粱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减少14.67%~30.99%和10.30%~47.23%,纤维素含量增加6.32%~35.93%,相对结晶指数CrI增加1.34%~13.08%,且延长预处理时间有助于瓦解木质纤维素抗降解屏障结构。青贮甜高粱的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整个消化过程保持适宜pH值(7.73~8.25)和氨氮浓度(1350~1600 mg/L)。青贮预处理能有效缩短厌氧消化延滞期0.8~1.37 d,日产甲烷量和累积产甲烷量分别提高了24.32%和7.91%。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所有青贮预处理组的产甲烷收益均明显高于原料,尤其沼液作为强化添加剂最为经济有效(681.73元/t)。因此,结合沼气工程运行实际,推荐使用沼液作为青贮强化预处理的添加剂,不仅能提高甜高粱的能源转化效率,还能降低规模化沼气工程处理沼液的成本,实现沼液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青贮预处理 生物强化 厌氧消化 经济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RIL群体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5
作者 段有厚 张旷野 +2 位作者 赵泽阳 赵家铭 卢峰 《中国糖料》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目的】为选育甜高粱理想综合性状突破性新种质资源,对以甜高粱品系‘RIO’和恢复系‘LR625’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及其6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甜高粱... 【目的】为选育甜高粱理想综合性状突破性新种质资源,对以甜高粱品系‘RIO’和恢复系‘LR625’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及其6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甜高粱RIL群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RIL群体中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丰富,不同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显著相关或显著负相关,相关关系复杂。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3个公共因子,其中单株生物产量、株高和茎秆含糖率为主要影响因子,依据综合评价得分,在76份材料中筛选出8个优异的甜高粱后代家系。并根据聚类分析将76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Ⅱ中的7份材料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结论】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在类群Ⅱ中选择出了株高、单株生物产量和茎秆含糖率更为优异的家系59、67、42、60、38和64等甜高粱种质资源,本研究可为甜高粱种质资源后代选择综合评价和甜高粱杂交育种的选择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农艺性状 相关关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液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宏宇 董宇 +3 位作者 马艳 王娇 孙禹 张苏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研究旨在分析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筛选瘤胃液的最佳添加量。设置S1、S2、S3和S4共4组瘤胃液处理组(添加量依序为2.5、5.0、7.5、10.0 mL/100 g原料)和1组空白组(CK,添加等量纯化水),贮藏60 d后测定... 研究旨在分析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筛选瘤胃液的最佳添加量。设置S1、S2、S3和S4共4组瘤胃液处理组(添加量依序为2.5、5.0、7.5、10.0 mL/100 g原料)和1组空白组(CK,添加等量纯化水),贮藏60 d后测定感官与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及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S2组感官评分最高,芳香气味浓郁,秸秆的质地与色泽保持良好。瘤胃液的添加能明显减少处理组的干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使混贮pH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下降(P<0.05),与瘤胃液添加量呈负相关。随瘤胃液添加量的增加,乙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乳酸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2组显著高于CK、S1、S3、S4组(P<0.05)。随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CK、S1、S2、S3、S4组的pH、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乳酸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72 h产气量由高到低依序分别为:S2>S1>CK>S3>S4。综上所述,当瘤胃液添加量为5.0%时,混贮综合营养价值最高,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最佳,并且体外发酵产气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甘草茎叶 感官品质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播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泽宇 刘欢 +4 位作者 张玉霞 张庆昕 王振国 崔凤娟 王显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试验旨在评价夏播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的生产性能。为筛选适宜西辽河平原灌区种植的饲用甜高粱品种,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5个饲用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利用相... 试验旨在评价夏播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的生产性能。为筛选适宜西辽河平原灌区种植的饲用甜高粱品种,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5个饲用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显示,辽甜1号的茎粗、叶面积、鲜草产量显著高于晋牧1号、晋牧4号和通甜1号(P<0.05),与北甜C4差异不显著(P>0.05)。北甜C4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辽甜1号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北甜C4 (P<0.05),北甜C4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为14.54%(P<0.05),晋牧1号、晋牧4号和辽甜1号的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高于通甜1号和北甜C4 (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草产量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将株高、茎粗等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6.95%,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参试品种进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辽甜1号>北甜C4>通甜1号>晋牧4号>晋牧1号。研究表明,辽甜1号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适宜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品种筛选 生产性能 隶属函数 西辽河平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与品种对甜高粱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鸟 王卉 +5 位作者 赵云 胡相伟 冯国郡 刘国庆 艾克拜尔·伊拉洪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8,共12页
为分析氮肥和品种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等之间的影响,以辽甜3(A)、辽甜1(B)、大力士(C)和3701(D)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处理(CK:N_(0)kg·hm^(-2)、N_(1):34.5 kg·hm^(-2)、N_(2):138 kg·hm^(-2)、N_(3):241.5 kg&#... 为分析氮肥和品种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等之间的影响,以辽甜3(A)、辽甜1(B)、大力士(C)和3701(D)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处理(CK:N_(0)kg·hm^(-2)、N_(1):34.5 kg·hm^(-2)、N_(2):138 kg·hm^(-2)、N_(3):241.5 kg·hm^(-2)),测定5个时期[分裂期(S1)、拔节期(S2)、抽穗期(S3)、乳熟期(S4)和成熟期(S5)]农艺性状、秸秆含糖量、叶绿素和产量等相关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并进行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分裂期到成熟期,品种对甜高粱水分、叶绿素、株高、茎粗、叶片数、含糖量与单株鲜重在品种和氮处理下变化规律均有明显的影响,从分蘖期到抽穗期快速生长,抽穗期至成熟期变化缓慢并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施氮量、品种和施氮量与品种交互作用对成熟期株高、茎粗、含糖量、水分含量、干物质含量、单株鲜重、千粒重、籽粒和生物产量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且4个品种的单株鲜重、生物产量和千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施氮条件下,生物产量大小顺序为C>A>D>B,氮素利用效率范围在11.74%~27.68%,其中,品种A、B、D在N_(2)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B氮素利用率最高(27.68%)。综上可知,施氮量和品种对甜高粱的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均有明显的影响,但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和经济投入加大,对于品种B来说,纯氮用量138 kg·hm^(-2)有利于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品种C作为首选高产优质品种,施纯氮241.5 kg·hm^(-2)有利于高产量的形成,因此,选择品种B或者C在该区域进行种植较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施氮量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和粒用高粱在武威地区生产性能及饲喂质量比较分析
9
作者 杨珍 何增国 +4 位作者 赵军 张德 张树庚 殷稳娜 祁鑫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引进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var.dochna)和4个粒用高粱(S.bicolor)品种在甘肃中部武威市古浪县进行生产性能和饲喂价值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应性强、饲喂价值高,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的高粱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在株高、草产量、... 引进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var.dochna)和4个粒用高粱(S.bicolor)品种在甘肃中部武威市古浪县进行生产性能和饲喂价值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应性强、饲喂价值高,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的高粱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在株高、草产量、糖锤度方面更具优势,而粒用高粱的粗蛋白、粗脂肪、总脂肪酸和相对饲喂质量都显著高于甜高粱(P<0.05)。在参试的8个高粱品种中‘百绿18号’和‘吉甜杂5号’具有适应性好、草产量高的优势,干草产量分别达到40557.12和38860.53 kg·hm^(-2);而‘平试10号’和‘平杂8号’除具有粗蛋白、粗脂肪、总脂肪酸含量高的优势外,相对饲喂质量也在8个参试品种中较高,分别为189.39、203.01。将各品种草产量、糖锤度及影响饲喂质量的营养价值因素利用隶属函数进行计算,在8个参试品种中隶属函数值较高的3个品种是‘吉甜杂5号’‘平试10号’和‘平杂8号’,分别为0.634、0.617、0.560。因此,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分析认为,‘吉甜杂5号’‘平试10号’‘平杂8号’和‘百绿18号’更适宜在该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粒用高粱 生产性能 饲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昱含 张国良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饲用甜高粱最适种植密度。以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为试验材料,设置10万(D1组)、12万(D2组)、14万(D3组)、16万(D4组)和18万(D5组)株/hm^(2)的种植密度,测定不同...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饲用甜高粱最适种植密度。以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为试验材料,设置10万(D1组)、12万(D2组)、14万(D3组)、16万(D4组)和18万(D5组)株/hm^(2)的种植密度,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大力士的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结果显示,D1组、D2组和D3组的茎粗显著高于D5组(P<0.05),D1组和D2组的株高显著低于D4组和D5组(P<0.05)。D1组和D2组的倒伏率显著低于D4组和D5组(P<0.05),D1组、D2组和D3组的病株率显著低于D4组和D5组(P<0.05)。D3组和D4组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D1组(P<0.05),D1组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D1组和D2组饲用甜高粱含糖量显著高于D5组(P<0.05),D3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D1组和D4组(P<0.05)。研究表明,当种植密度为14万株/hm^(2)时,饲用甜高粱的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饲用甜高粱 农艺性状 产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甜高粱品种的筛选
11
作者 宋谦 马淑梅 +3 位作者 张兰 余小亮 陈杰新 杜文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2-167,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旱塬区与饲用小黑麦复种的甜高粱品种,本试验连续2年对8个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和草产量进行研究,以筛选出最佳适宜于复种的甜高粱品种,从而有效解决陇东旱塬区优质饲草总量不足问题。研究表明: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大... 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旱塬区与饲用小黑麦复种的甜高粱品种,本试验连续2年对8个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和草产量进行研究,以筛选出最佳适宜于复种的甜高粱品种,从而有效解决陇东旱塬区优质饲草总量不足问题。研究表明: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大奖2180、大卡和4264的鲜草产量居前三位,分别为75.69、72.83 t/hm^(2)和69.09 t/hm^(2),复种大奖2180、4264和海牛的干草产量居前三位,分别为21.17、20.02 t/hm^(2)和19.18 t/hm^(2),而且2个年份均能够表现出高产、稳产的优势。因此,大奖2180、海牛和4264可作为陇东旱塬区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复种 农艺性状 草产量 陇东旱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抗逆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亚玲 罗天 +3 位作者 薛森武 韦梦迪 黄翠碧 龚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用甜高粱种子在盐碱、干旱和高硼胁迫条件下的适宜萌发条件。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NaCl)、碳酸钠(Na_(2)CO_(3))、氢氧化钠(NaOH)、聚乙二醇-6000 (PEG-6000)、硼酸对饲用甜高粱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发芽率、发芽势、... 试验旨在探究饲用甜高粱种子在盐碱、干旱和高硼胁迫条件下的适宜萌发条件。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NaCl)、碳酸钠(Na_(2)CO_(3))、氢氧化钠(NaOH)、聚乙二醇-6000 (PEG-6000)、硼酸对饲用甜高粱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旱害率、胚根长、胚芽长、鲜重、干重、幼苗含水量等指标,计算半抑制浓度(耐盐阈值)和极限浓度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0 mmol/L NaCl、25 mmol/L Na_(2)CO_(3)、25 mmol/L NaOH、30%PEG-6000处理可显著降低发芽率(P<0.05);100 mmol/L NaCl、25 mmol/L Na_(2)CO_(3)、15 mmol/L NaOH、15%PEG-6000、2 mmol/L硼酸处理可显著降低胚芽长(P<0.05);5%、10%PEG-6000处理可显著增加胚芽长、胚根长(P<0.05);NaCl、Na_(2)CO_(3)、NaOH、硼酸、PEG-6000处理的饲用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均值依次为250.07、72.87、36.70、39.27 mmol/L及23.57%。研究表明,饲用甜高粱种子可耐盐(NaCl、Na_(2)CO_(3))、耐碱(NaOH)、耐干旱(PEG-6000),幼苗对硼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率 饲用甜高粱 抗逆性 盐碱胁迫 干旱胁迫 高硼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对甜高粱田间生产性能及肉牛瘤胃体外消化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吉方财 王一凡 +6 位作者 张洪瑞 刘奕婷 苑明伟 陈雪 孙志强 寇启芳 玉柱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1-668,共8页
为确定宁夏中部地区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适时收获期,本研究以甜高粱‘F43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及蜡熟期收获并测定其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肉牛瘤胃体外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甜高粱在蜡熟期和乳熟期的茎节数、... 为确定宁夏中部地区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适时收获期,本研究以甜高粱‘F43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及蜡熟期收获并测定其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肉牛瘤胃体外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甜高粱在蜡熟期和乳熟期的茎节数、茎叶比及干物质产量均显著高于拔节期和抽穗期(P<0.05)。收获期对甜高粱营养品质(除了酸性洗涤木质素)均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含量随收获期延后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随收获期延后显著影响(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抽穗期上升后逐渐下降,在蜡熟期最低,分别为58.92%和35.52%,均显著低于拔节期和抽穗期(P<0.05)。甜高粱在蜡熟期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最高,为53.53%,显著高于其余3个时期(P<0.05),高4.01%~9.33%,拔节期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抽穗期和乳熟期(P<0.05),分别高5.21%和5.54%,与蜡熟期差异不显著(P>0.05)。可消化干物质产量与干物质、干物质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淀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产量与干物质显著正相关(P<0.05),与粗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甜高粱在蜡熟期收获,可消化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产量最高,分别为13.35和4.91t·hm-2。综上所述,在宁夏中部地区,建议甜高粱在蜡熟期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收获期 田间生产性能 体外消化率 可消化干物质产量 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产量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饲用型甜高粱栽培技术研究
14
作者 周国栋 杨磊 +4 位作者 任宏远 王伟 杜崇武 王林成 赵克旺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及栽培技术对饲用型甜高粱在临夏地区引种表现的影响,以确定适宜在临夏种植的优质饲用型甜高粱品种和栽培技术。选取了6个甜高粱品种,探究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对饲用甜高粱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及栽培技术对饲用型甜高粱在临夏地区引种表现的影响,以确定适宜在临夏种植的优质饲用型甜高粱品种和栽培技术。选取了6个甜高粱品种,探究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对饲用甜高粱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4月22日—5月5日为适宜的播种日期范围,且4月29日播种的甜高粱鲜草产量最高,为7428.52 kg/666.7 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8000~10000穴/667 m^(2)为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且种植9000穴/667 m^(2)(18000株)时,甜高粱的鲜草产量最高,为7638.90 kg/666.7 m^(2)。6个甜高粱品种的鲜草产量范围为5069.20~7310.32 kg/666.7 m^(2)。大力士鲜草产量最高,为7310.32 kg/666.7 m^(2)。大力士、海牛、大卡、大奖2180和大奖1180间,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大奖3180(P<0.01)。海牛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大奖2180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播种日期为4月29日,种植密度为9000穴/667 m^(2)(18000株)时,大奖2180、海牛和大力士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可作为临夏饲用型甜高粱的主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 甜高粱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甜高粱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15
作者 张兰 马淑梅 +5 位作者 宋谦 余小亮 李静生 张鹏 柳发财 陈杰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的甜高粱品种。选取9个甜高粱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甜高粱的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等相关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海牛的鲜草产量...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的甜高粱品种。选取9个甜高粱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甜高粱的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等相关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海牛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干鲜比分别为78.19 t/hm^(2)、38.09 t/hm^(2)和0.42,均高于其他品种。4264的株高为448.80 cm,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力神的粗蛋白含量为14.20%,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FS3501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中性洗涤纤维30 h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相对饲喂价值和相对饲草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草产量与株高、叶片数和干鲜比呈正相关。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显示,FS3501、3701和海牛的综合品质较好。研究表明,FS3501、3701和海牛的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较高,适宜在饲用小黑麦茬后复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复种 甜高粱 品种筛选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盐碱地种植甜高粱对磷钾和有机肥的响应
16
作者 尹波 丁新泉 +3 位作者 邢存芳 田风霞 侯建伟 杨莉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4-1594,共11页
甜高粱是可再生的、清洁型生物质能源作物,是化石燃料的重要替代资源,因而受到全球关注;其高生物量和对逆境的强耐受性为盐碱地的植物修复提供了巨大潜力。以低投、高产、改土为目标,在黄河三角洲缺磷富钾盐碱地区开展了为期2年的大田试... 甜高粱是可再生的、清洁型生物质能源作物,是化石燃料的重要替代资源,因而受到全球关注;其高生物量和对逆境的强耐受性为盐碱地的植物修复提供了巨大潜力。以低投、高产、改土为目标,在黄河三角洲缺磷富钾盐碱地区开展了为期2年的大田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甜高粱各茎节糖锤度、养分含量、植株生物量及土壤性状等指标,确定甜高粱对磷、钾和有机肥的响应及施肥策略。研究发现:甜高粱茎秆中的糖分含量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正态型分布,中段茎节是高储糖茎段,可重点利用。与单施磷肥相比,追施磷钾肥能促进茎节糖分积累以及氮、磷含量提高。单施磷肥,无论基施还是追施,均无法提高茎节糖锤度。与单施磷肥相比,磷肥与有机肥配合基施则促进了甜高粱临近成熟期糖分的快速积累,增加茎节钠含量,抑制钠向籽粒转移,节长缩短,提高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钙含量,降低了0~30 cm土层土壤pH。推荐甜高粱基施P2O580~120 kg∙hm^(−2)、有机质213 kg∙hm^(−2)、N 90 kg∙hm^(−2),拔节期追施K2O 52 kg∙hm^(−2),出苗后138 d砍收茎秆,从而获得较高糖产量。本研究结果为盐碱地区种植生物质能源作物甜高粱提供了施肥依据,将促进缺磷富钾盐碱地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生物质能源作物 盐碱地 施肥 收获时间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甜高粱替代全株青贮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杨菊凤 操君 +7 位作者 张兴国 于深辉 李秀丽 田慧丽 李朝云 庹世友 善刚 刘敬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饲用甜高粱替代全株青贮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96头体质健康,初重(467.18±13.05)kg的育肥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各组精饲料相同,粗饲料分别采用100%、66.67%... 文章旨在研究饲用甜高粱替代全株青贮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96头体质健康,初重(467.18±13.05)kg的育肥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各组精饲料相同,粗饲料分别采用100%、66.67%、33.33%、0%饲用甜高粱替代全株青贮玉米,并记为100%替代组、66.67%替代组、33.33%替代组、0%替代组。试验为期60 d。结果:与100%替代组相比,1)33.33%替代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8.99%(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7.35%(P<0.05)。2)33.33%替代组屠宰率、胴体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适当水平的饲用甜高粱能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且饲用甜高粱对全株青贮玉米的适宜替代水平为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全株青贮玉米 肉牛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乃比·阿不来提 阿曼姑·艾麦尔艾力 艾比布拉·伊马木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0-1899,共10页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与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按原料鲜重比10꞉0、7꞉3、5꞉5、3꞉7、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组(等量蒸...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与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按原料鲜重比10꞉0、7꞉3、5꞉5、3꞉7、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组(等量蒸馏水)和0.02 g·kg^(−1)复合微生物菌剂组(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60 d后取样,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组48 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高于无添加剂组(P<0.05)。随着饲用甜高粱在发酵底物中比例的增加,发酵液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氨态氮含量降低;复合微生物菌剂组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无添加剂组。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当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混合比例为3꞉7,并辅施复合菌剂时瘤胃发酵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饲用甜高粱 复合微生物菌剂 体外产气法 青贮品质 相关性分析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桂中地区甜高粱产量和糖锤度的影响
19
作者 白彩虹 李杏艳 +4 位作者 张彩 吴卓宣 梁永晶 梁琦奔 葛耀相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桂中地区甘蔗非榨季种植并收获的甜高粱品种,明确其最佳播期,研究以‘甜35’和‘考利’为试材,设置S1(3月30日)、S2(4月30日)、S3(5月30日)、S4(6月30日)和S5(7月30日)5个播期,测定了不同播期下甜高粱的生育期、茎秆产量... 为筛选出适宜在桂中地区甘蔗非榨季种植并收获的甜高粱品种,明确其最佳播期,研究以‘甜35’和‘考利’为试材,设置S1(3月30日)、S2(4月30日)、S3(5月30日)、S4(6月30日)和S5(7月30日)5个播期,测定了不同播期下甜高粱的生育期、茎秆产量、叶片产量、籽粒产量、茎秆糖锤度和总糖产量。结果表明:播期显著影响出苗—挑旗期、开花—完熟期和全生育期,其中播期S3的全生育期最短;随着播期推迟,2个品种的茎秆产量和叶片产量先增加后减少且均在S3获得最高产量,‘甜35’和‘考利’分别在播期S4和播期S5获得最高籽粒产量;各播期‘甜35’的茎秆糖锤度峰值出现于完熟期或之后,而随着播期推迟,‘考利’的茎秆糖锤度峰值可提前至乳熟期;各播期‘考利’的总糖产量和理论乙醇产量均显著高于‘甜35’,且‘考利’在播期S3的总糖产量和理论乙醇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因此,建议南方蔗区甘蔗非榨季优先种植晚熟品种‘考利’,其适宜播期为S3(5月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播期 产量 糖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引发甜高粱种子对萌发期抗旱胁迫生理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王梦珂 王玉州 +4 位作者 任尚福 王婷 张坤 李璐 方志刚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62-68,共7页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T)调节甜高粱萌发期抗旱胁迫的生理特性,以甜高粱品种大力士为材料,分析了MT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10%PEG模拟)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25μmol/L MT引发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T)调节甜高粱萌发期抗旱胁迫的生理特性,以甜高粱品种大力士为材料,分析了MT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10%PEG模拟)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25μmol/L MT引发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减少根尖细胞损伤,显著增加幼苗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积累更多脯氨酸,促进种子发芽势、活力指数、根长及根表面积的增加;100、500μmol/L MT引发处理均加剧了干旱环境中幼苗根尖损伤,生长素含量急剧增加,抑制了根系生长。综上,10、25μmol/L MT引发甜高粱种子效果较佳,可通过提高淀粉水解,促进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适量合成,维持较强的渗透作用,增强甜高粱在萌发期的抗旱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甜高粱 抗旱胁迫 萌发期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