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金属增材结构中微缺陷的工业CT检测灵敏度验证方法
1
作者 孟嘉 肖鹏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7,共7页
针对金属增材制造样品中微米级尺度缺陷工业CT检测灵敏度验证问题,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包含参考标样的组装结构试块,实现了零件感兴趣区域的检测效果验证。使用试块初步研究了不同几何放大倍数下及不同偏心距离下试块感兴趣区域的缺陷检测... 针对金属增材制造样品中微米级尺度缺陷工业CT检测灵敏度验证问题,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包含参考标样的组装结构试块,实现了零件感兴趣区域的检测效果验证。使用试块初步研究了不同几何放大倍数下及不同偏心距离下试块感兴趣区域的缺陷检测灵敏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检测几何放大倍数的降低,及偏心距离的不断增大,缺陷的不可检缺陷的尺寸逐渐增大,缺陷的可检性及识别的准确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金属增材制造 微缺陷 对比试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缺陷对热喷涂涂层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韶云 李国禄 +3 位作者 王海斗 刘金海 徐滨士 朴钟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6,共5页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设备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了三种含有不同微缺陷的NiCrBSi合金涂层。使用球盘式接触疲劳实验机对涂层的接触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建立了Weibull失效概率图;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失效形貌进行了表征;...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设备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了三种含有不同微缺陷的NiCrBSi合金涂层。使用球盘式接触疲劳实验机对涂层的接触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建立了Weibull失效概率图;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失效形貌进行了表征;比较了三种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及涂层的主要疲劳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涂层内的微缺陷主要由微孔隙和微裂纹构成,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的长短与这些微缺陷含量的多少成反比,涂层的孔隙率为2.5%,1.3%和2.1%,对应的接触疲劳寿命分别为7.77×105,8.99×105,7.81×105周次。同时,涂层微缺陷含量较少时涂层的失效模式主要以剥落失效为主;涂层微缺陷含量较多、结合强度较差时主要以分层失效为主;涂层内存在较大的孔隙可致使涂层的提早失效,同时涂层表面磨损失效的概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微缺陷 失效模式 接触疲劳寿命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CZSi单晶中微缺陷与间隙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任丙彦 郝秋艳 +2 位作者 刘彩池 王海云 张颖怀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实验分析了大直径直拉硅片中间隙氧含量对原生新微缺陷的影响,并对具有不同间隙氧含量的硅片进行热处理实验。结果发现间隙氧含量影响到晶体中新微缺陷的密度,通过高温退火可显著降低微缺陷的密度。
关键词 CZSi单晶 微缺陷 间隙氧 集成电路 硅片 大直径 直拉硅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高阻区熔Si单晶中的微缺陷及其少子寿命 被引量:6
4
作者 闫萍 张殿朝 +1 位作者 庞丙远 索开南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3-1006,共4页
通过在Ar气氛及真空环境中进行的高阻区熔Si单晶生长实验,分析了晶体直径、晶体生长环境及晶体生长速率对晶体中微缺陷及少子寿命的影响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单晶生长实验表明,与在Ar气氛下的单晶生长相比,在真空环境下采用较低的晶... 通过在Ar气氛及真空环境中进行的高阻区熔Si单晶生长实验,分析了晶体直径、晶体生长环境及晶体生长速率对晶体中微缺陷及少子寿命的影响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单晶生长实验表明,与在Ar气氛下的单晶生长相比,在真空环境下采用较低的晶体生长速率即可生长出无漩涡缺陷的单晶,而当晶体生长速度较高时,尽管可以消除漩涡,但单晶的少子寿命却有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硅单晶 微缺陷 少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缺陷对圆管膨胀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世文 刘仓理 于锦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23,共8页
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了缺陷方向和位置对圆管膨胀破裂的影响,采用微缺陷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懈释。采用含微缺陷的圆管模型探讨了微缺陷对圆管膨胀断裂影响.表明微缺陷将加速圆管径向扩展和剪切扩展相互贯通的过程。分析了实验获得的... 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了缺陷方向和位置对圆管膨胀破裂的影响,采用微缺陷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懈释。采用含微缺陷的圆管模型探讨了微缺陷对圆管膨胀断裂影响.表明微缺陷将加速圆管径向扩展和剪切扩展相互贯通的过程。分析了实验获得的膨胀断裂应变与作为材料基本参数提供给计算程序的断裂(失效)应变的关系.说明在考虑圆管沿壁厚的破裂过程中,两者不是同一概念.只有将实验获得的断裂应变经过一定的推导后才能作为材料基本参数用于程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膨胀断 裂数值模拟 圆管 微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元件微缺陷处电磁场分布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柴立群 许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神光Ⅲ的光学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运行的特点 ,对光学元件的抗激光损伤能力等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光学元件内部的微缺陷会引起局域场强增强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亚波长量级的缺陷进行了电磁场的数值模拟 。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微缺陷 激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聚焦技术在粉末高温合金微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梁菁 史亦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针对大厚度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中微缺陷的检测难题,采用多区聚焦检测技术,对粉末高温合金微缺陷试样进行了检测灵敏度、信噪比和C扫描成像试验,并与普通单一探头聚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多区聚焦技术检测灵敏度高,信噪比好,... 针对大厚度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中微缺陷的检测难题,采用多区聚焦检测技术,对粉末高温合金微缺陷试样进行了检测灵敏度、信噪比和C扫描成像试验,并与普通单一探头聚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多区聚焦技术检测灵敏度高,信噪比好,对于厚度75mm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中的微缺陷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高温合金 微缺陷 多区聚焦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缺陷的超声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梁菁 史亦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共4页
为研究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缺陷的超声检测能力,针对一些人工缺陷试样进行了超声检测试验。试验主要采用了纵波垂直入射法和泄漏瑞利波法。通过试验结果,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检测能力。
关键词 陶瓷 陶瓷基复合材料 超声检测 微缺陷 纵波垂直入射法 泄漏瑞利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全息的超声波与微缺陷耦合声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宏伟 张一澍 +1 位作者 王星 关志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79,共5页
声全息技术空间分辨率高、计算速度快,能够对在结构内部传播的结构波进行可视化。该技术的出现为超衍射极限分辨率的检测提供了重要方向。主要研究近场超声在薄工件中的传播以及声场与微小缺陷相互作用的规律,基于近场声全息建立纵波信... 声全息技术空间分辨率高、计算速度快,能够对在结构内部传播的结构波进行可视化。该技术的出现为超衍射极限分辨率的检测提供了重要方向。主要研究近场超声在薄工件中的传播以及声场与微小缺陷相互作用的规律,基于近场声全息建立纵波信号与工件结构、缺陷类型的定量关系,找到可以通过工件表面声场特性来判别近场区域内是否存在缺陷的方法,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进行对比,以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模型对于提高近场检测分辨率以及微小缺陷的特征提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声全息 微缺陷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体有效弹性性质的细观分析和不变性描述—— 一个考虑微缺陷相互作用的一般理论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蕴昕 郑泉水 余寿文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52-563,共12页
通过引进微缺陷相互作用张量,建立了一个二维情况下考虑微缺陷(微裂纹或微孔洞)间相互作用的损伤固体有效弹性性质的一般理论模式模型中考虑了微缺陷的几何形状、取向分布和空间分布所造成的有效柔度张量的各向异性和材料中微缺陷... 通过引进微缺陷相互作用张量,建立了一个二维情况下考虑微缺陷(微裂纹或微孔洞)间相互作用的损伤固体有效弹性性质的一般理论模式模型中考虑了微缺陷的几何形状、取向分布和空间分布所造成的有效柔度张量的各向异性和材料中微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损伤柔度张量的高阶效应针对微椭圆孔、微圆孔和微裂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弹性性质 各向异性 微缺陷相互作用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微缺陷各向异性复合材料中的J_k积分和M积分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群 王芳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4,共5页
对于含裂纹、孔洞、夹杂等各种微缺陷的平面各向异性复合材料,通过Bueckner功共轭积分的路径无关性和渐进特性,给出了Bueckner积分在这类材料中的解析表达式,并引入不同的辅助位移应力场,证明了功共轭积分与Jk积分和M积分存在简单的2倍... 对于含裂纹、孔洞、夹杂等各种微缺陷的平面各向异性复合材料,通过Bueckner功共轭积分的路径无关性和渐进特性,给出了Bueckner积分在这类材料中的解析表达式,并引入不同的辅助位移应力场,证明了功共轭积分与Jk积分和M积分存在简单的2倍关系,由此获得了含微缺陷各向异性材料中Jk积分和M积分的显式表达式.结果表明:当各个缺陷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对于沿包含所有微缺陷的闭合积分路径,Jk积分总是为0,而M积分则取决于材料常数、外加机械载荷、具体缺陷情况等所有断裂损伤因素.此项研究有望为描述微缺陷损伤的M积分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材料 微缺陷 Bueckner积分 Jk积分 M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电冶熔铸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缺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宁 张春红 +1 位作者 邵浩彬 付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70-74,共5页
采用复合电冶熔铸工艺制备了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该工艺具有高能球磨混粉均匀、电渣重熔精炼净化、电磁搅拌颗粒分散、水冷结晶逐层快速凝固等特点,熔炼过程中有利于气体排出、夹杂物的去除、WC颗粒的分散等,较好地解决了颗粒团聚... 采用复合电冶熔铸工艺制备了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该工艺具有高能球磨混粉均匀、电渣重熔精炼净化、电磁搅拌颗粒分散、水冷结晶逐层快速凝固等特点,熔炼过程中有利于气体排出、夹杂物的去除、WC颗粒的分散等,较好地解决了颗粒团聚和聚集问题.得益于较快的冷却速度,WC颗粒被钢液吞没,尽可能地避免了枝晶偏析,使晶粒得到细化.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孔隙少、致密高、无夹杂,WC颗粒分布均匀,缺陷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 复合电冶熔铸 微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环境中锗基底薄膜微缺陷对减反射膜环境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乔方 任跃 +7 位作者 字正华 王贵全 刘剑 张宏坤 杨玉萍 彭代东 孙娟 王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3-1077,共5页
采用投样试验的方法,在锗基底上镀制红外减反射膜样品,将样品放置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环境进行试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测量手段,分析了试验前后样品的变化特性,对镀膜样品在热带雨林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 采用投样试验的方法,在锗基底上镀制红外减反射膜样品,将样品放置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环境进行试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测量手段,分析了试验前后样品的变化特性,对镀膜样品在热带雨林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热带雨林环境中薄膜微缺陷的腐蚀、扩展是导致薄膜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基底 减反射膜 热带雨林环境 微缺陷 环境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激励热成像探测材料微缺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宇 王承强 +2 位作者 梁嘉辉 汤雷 张盛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6-802,共7页
工业、工程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的发生发展,有效识别早期的微缺陷,可将灾变处置水平推前至危害萌芽阶段,从根本上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振动着的固体因为内耗规律的存在,其振动能量将不可逆转地耗散为热,这种损耗包括超声... 工业、工程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的发生发展,有效识别早期的微缺陷,可将灾变处置水平推前至危害萌芽阶段,从根本上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振动着的固体因为内耗规律的存在,其振动能量将不可逆转地耗散为热,这种损耗包括超声能量衰减;内耗敏感于结构形式,可灵敏地反应固体中的缺陷结构。因此,基于超声激励红外热成像,分析被测对象温度场进而解译微缺陷结构特点的思路,逐渐得到关注;在微缺陷处有效实现超声选择性热激励,成为研究焦点。综述了超声选择性激励热成像技术的起源以及探测原理;围绕微缺陷的探测能力,重点从应用材料、缺陷分辨尺度、微缺陷声振致热机理以及超声热像探测效率4个方面,对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微缺陷的大范围高效探明与准确解译,总结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选择性激励 热成像 材料微缺陷 发现 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拉硅单晶中微缺陷的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佟丽英 高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6-1198,1225,共4页
直拉硅单晶抛光片经过高温氧化后,腐蚀显示出氧化诱生缺陷,包括漩涡缺陷和氧化层错(oxidation induced stacking faults,OISF),其形状和分布与单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微缺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通过试验显示出漩涡缺陷的内部特征及OIS... 直拉硅单晶抛光片经过高温氧化后,腐蚀显示出氧化诱生缺陷,包括漩涡缺陷和氧化层错(oxidation induced stacking faults,OISF),其形状和分布与单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微缺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通过试验显示出漩涡缺陷的内部特征及OISF的密度变化,推测出其对器件性能产生的影响,并确定控制单晶质量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缺陷 氧化诱生 漩涡缺陷 氧化层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冶重熔RE-WC-钢基合金显微缺陷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杜晓东 丁厚福 郑玉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电冶重熔法 ,并引入稀土改性制备RE WC 钢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缺陷、硬质相的存在状态、合金性能。实验结果显示 :RE WC 钢基复合材料中未观察到脏孔和游离石墨 ,与未加稀土的WC 钢基合金相比孔隙率明显下降 ,WC颗粒... 采用电冶重熔法 ,并引入稀土改性制备RE WC 钢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缺陷、硬质相的存在状态、合金性能。实验结果显示 :RE WC 钢基复合材料中未观察到脏孔和游离石墨 ,与未加稀土的WC 钢基合金相比孔隙率明显下降 ,WC颗粒的孤立度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基复合材料 稀土元素 微缺陷 耐磨性 电冶重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绝缘砷化镓单晶中AB微缺陷的定量研究
17
作者 齐芸馨 姜春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41,46,共6页
研究了50.8mm液封直拉非掺杂半绝缘砷化镓单晶中AB微缺陷的显微特征,率先提出了一种定量表征微缺陷的新方法,揭示了AB微缺陷在单晶各部位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微缺陷 砷化镓 单晶 半导体材料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向补偿原理控制硅CVD外延层中的金属杂质和微缺陷
18
作者 刘玉岭 王桂珍 +2 位作者 徐晓辉 李湘都 张志花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本文分析了硅CVD外延生长中金属杂质沾污、吸附-解吸机理模型和微缺分布规律,提出了用反向补偿原理优化外延工艺,有效地解决了硅外延层的金属杂质和微缺陷。
关键词 CVD 外延 金属杂质 微缺陷 反向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掺硅(111)表面的微缺陷
19
作者 贝红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3,49,共5页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扫描隧道谱对n型硅抛光片(111)表面的微缺陷和表面电子结构做了初步研究。大量Si表面不同部位的STM表面形貌象表明,抛光片中粗糙度约为几个纳米的大面积平整区与许多不规则微缺陷区共存。轻掺S...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扫描隧道谱对n型硅抛光片(111)表面的微缺陷和表面电子结构做了初步研究。大量Si表面不同部位的STM表面形貌象表明,抛光片中粗糙度约为几个纳米的大面积平整区与许多不规则微缺陷区共存。轻掺Si(111)表面较为平整,微结构边缘平滑,尺寸较大(100nm左右);重掺Si表面微缺陷密度高,结构复杂,平整度明显降低。同时观察到大量有规律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 微缺陷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的微缺陷的计测技术
20
作者 陈军 尤政 周兆英 《实用测试技术》 1996年第6期1-6,共6页
材料的微缺陷的计测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了已出现的各种方法,如目视法、液体渗透法、磁性颗粒法、超声法、声发射法、光学法及X射线法等,指出了它们的优势及局限,进而提... 材料的微缺陷的计测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了已出现的各种方法,如目视法、液体渗透法、磁性颗粒法、超声法、声发射法、光学法及X射线法等,指出了它们的优势及局限,进而提出了令后的研究途径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缺陷 检测 纳米技术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