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业战略产业系统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方创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本文从我国工业战略产业形成与演变历史入手,提出工业战略产业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eaver—Thomes模型,求解我国工业战略产业系统及其发展的总体设想.
关键词 工业战略 产业系统 W-T模型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春荣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2-110,共9页
德国日前出台的《国家工业战略2030》讨论文件提出了实施干预性产业政策的建议,围绕这份文件,德国各界展开了热烈讨论,其核心涉及德国国家(政府)在发展未来技术领域究竟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份文件对于我国深化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 德国日前出台的《国家工业战略2030》讨论文件提出了实施干预性产业政策的建议,围绕这份文件,德国各界展开了热烈讨论,其核心涉及德国国家(政府)在发展未来技术领域究竟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份文件对于我国深化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思考、优化产业政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国家工业战略2030 社会市场经济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约束下广东地区工业战略产业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红蕾 陈艳 《产经评论》 2013年第4期73-80,共8页
本文将碳生产力和碳强度竞争力两个低碳指标纳入传统的战略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中,利用Weaver-Thomas模型对广东地区工业进行战略产业选择;并结合广东"十二五"规划和工业的发展情况,对模型结果进行调整,最终选择出符合广东低碳... 本文将碳生产力和碳强度竞争力两个低碳指标纳入传统的战略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中,利用Weaver-Thomas模型对广东地区工业进行战略产业选择;并结合广东"十二五"规划和工业的发展情况,对模型结果进行调整,最终选择出符合广东低碳经济发展条件的工业战略产业。本文的结果表明:广东若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仅要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还要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工业战略产业 WEAVER-THOMAS模型 广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工业战略2030:背景、内容及争议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燕芬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6-91,共16页
德国虽然说是国际公认的、成绩斐然的工业大国,但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德国工业却出现创新乏力,面临着"内忧外压,前后夹击"的局面。2019年2月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发布《德国工业战略2... 德国虽然说是国际公认的、成绩斐然的工业大国,但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德国工业却出现创新乏力,面临着"内忧外压,前后夹击"的局面。2019年2月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发布《德国工业战略2030》的计划草案,在德国及欧盟引起轩然大波,褒贬不一。尽管《德国工业战略2030》目前只是一个草案,仅仅是德国政府有关德国工业未来的战略倡议,但它折射了德国政府相关理念和政策的新动向,即产业政策从间接诱导式的框架设定转向一定程度直接介入式的产业指向;竞争政策从单一强调公平竞争转向兼顾公平竞争和创新激励,并凸显保护主义色彩;政府从单一市场秩序维护者转向既是秩序维护者又是经济参与者的双重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战略 产业政策 竞争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新动向与中国因应——基于对NDIS的分析
5
作者 刘杰 陈琳 +1 位作者 文力浩 杨爱华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59,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美国首份《国防工业战略》(NDIS)中关于供应链韧性建设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安全逻辑、政策演变以及主要特点,为我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提供重要情报和经验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对美...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美国首份《国防工业战略》(NDIS)中关于供应链韧性建设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安全逻辑、政策演变以及主要特点,为我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提供重要情报和经验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对美国《国防工业战略》中供应链韧性建设有关内容的文本分析,结合美国2012年以来国防工业供应链相关政策报告文本,比较研究美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措施的演变过程,研判其实践动向和潜在影响。[研究结果/结论]美国充分汲取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在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适应性、响应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划设计,可能对我国相关产业链产生冲击。应学习借鉴美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先进做法,以更好应对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满足未来战争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工业 供应链韧性 供应链建设 《国防工业战略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被引量:11
6
作者 叶扬兵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9-124,共6页
“一五”时期新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这一战略在 1 95 2年 7月至 8月已基本确立。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为了改变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受国际环境的制约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是新中国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一五... “一五”时期新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这一战略在 1 95 2年 7月至 8月已基本确立。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为了改变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受国际环境的制约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是新中国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一五”时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战略评价 “一五”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被引量:85
7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7,共6页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德国工业4.0...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德国工业4.0战略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制造业发展基本方向,系统、关联、集成、协同与融合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机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统一的工业制造业标准以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等值得中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战略 制造业 转型升级 借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4.0战略驱动下企业平台生态圈构建与组织变革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建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91-96,共6页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在此背景下,平台生态圈成为一种重要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其功能可概括为不同用户群体创造和交换价值的界面。为了进一步揭示平台生态圈构建机制和行为过程,厘清其与企业组...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在此背景下,平台生态圈成为一种重要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其功能可概括为不同用户群体创造和交换价值的界面。为了进一步揭示平台生态圈构建机制和行为过程,厘清其与企业组织变革的关系,从生态学视角,采用理论推演与案例分析方法,对平台企业界定、平台生态圈构建机制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平台生态系统等问题展开研究,最后以海尔集团平台生态圈的构建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生态圈构建必须经历双边市场定位、网络效应激发、盈利模式选择、平台生态规则制定等关键环节,在该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平台生态圈规则,从认知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3个方面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该新型商业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战略 平台生态圈 组织变革 企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工业化战略路径演变、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乾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90,共7页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工业化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自然演进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系列发展战略安排。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里,中国工业化战略经历了三次路径演变:1953~1978年间实...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工业化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自然演进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系列发展战略安排。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里,中国工业化战略经历了三次路径演变:1953~1978年间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1979~2001年间实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化均衡发展战略;2002年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业化战略的每次路径演变都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战略 工业优先发展 均衡发展 新型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 被引量:145
10
作者 陈斌开 林毅夫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8,共16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证明,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更低的城市化水平和更高的城乡工资差距。在静态框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证明,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更低的城市化水平和更高的城乡工资差距。在静态框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城市就业水平降低;由于城市吸纳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工资水平下降,城乡工资差距拉大;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就业越少,城市化水平越低,城乡工资差距越大。在动态框架下,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降低资本积累率,导致更慢的城市化进程和更持久的城乡工资差距;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化进程越慢,城乡工资差距缩小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城市化 城乡工资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 被引量:86
11
作者 林毅夫 陈斌开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6,共7页
理论研究表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收入水平下降,城乡差距扩大。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4年27个省级面板数据对该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假说:赶超... 理论研究表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收入水平下降,城乡差距扩大。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4年27个省级面板数据对该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假说:赶超程度越大,城乡消费差距越大。同时,本文的实证结果不支持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市场化和经济开放等经济转型因素导致城乡消费差距扩大;政府干预导致中国城乡消费差距扩大;农业生产支持程度和农业贷款对中国城乡消费差距影响不稳定。本文的主要结论对模型设定是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城乡消费差距 中国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嗣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由于高山峡谷、河道型水库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市场经济体制、WTO、环境保护等形势,决定三峡库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定位总的应是:工业为次,突出其它产业.在库区内,可适当发展旅游工艺品等工业,要特别禁止污染严重的工业;在泛三峡库区,可多在... 由于高山峡谷、河道型水库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市场经济体制、WTO、环境保护等形势,决定三峡库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定位总的应是:工业为次,突出其它产业.在库区内,可适当发展旅游工艺品等工业,要特别禁止污染严重的工业;在泛三峡库区,可多在上游的重庆、下游的宜昌至枝城布设工业,在宜昌至枝城可多发展高耗能、高耗水的工业.国家要对三峡库区的工业发展给予严格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工业发展战略 定位 门类 布局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理论的误区与中国工业化战略选择的经验教训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根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4-158,共5页
新中国开始工业化时,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基础薄、资源比较丰富但却经济落后。按理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搞工业化似应走一条从农业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发展之路,然而中国共产党却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种选择不是沿袭比... 新中国开始工业化时,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基础薄、资源比较丰富但却经济落后。按理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搞工业化似应走一条从农业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发展之路,然而中国共产党却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种选择不是沿袭比较优势理论等纯粹经济理论的结果,而是反复权衡和综合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及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之后的结论。后起国家选择工业化战略的原则是目标优先,而不是模式的完美,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工业化战略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而是如何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对工业化的要求,实现后来者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误区 中国工业战略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中武汉市工业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继勇 隋晓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7,共6页
随着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该地区在环保、节能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龙头"——武汉市1985~2007年的环境状况、单位... 随着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该地区在环保、节能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龙头"——武汉市1985~2007年的环境状况、单位工业产值能耗、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武汉市已经进入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发展阶段,环境水平和能耗状况都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改善;武汉市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质量不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武汉工业的知识溢出水平很低;武汉市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国际"污染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武汉城市圈 工业发展战略 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 外商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型工业化战略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理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建军 周琴 谭霞林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8期124-126,共3页
理解和贯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一套有效的措施,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协调发展。文章认为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大力发展劳动密... 理解和贯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一套有效的措施,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协调发展。文章认为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战略 人力资源优势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工业化战略实施的农业资金贡献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喜平 王晓慧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工业化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基础,中国共产党制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一化三改”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并选择了农业集体化支持工业化的独特道路。事实证明... 工业化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基础,中国共产党制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一化三改”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并选择了农业集体化支持工业化的独特道路。事实证明,其不仅为新中国实施工业化战略贡献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增产组织形式。考察工业化战略与农业支持的历史过程,可得出以下经验启示:工业化战略的决策及实施是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工业化资金筹集方式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出奇迹的历史经验;农业对工业化战略的支持要重视工农业协调发展;要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工业战略 农业集体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工业化战略片面性的进一步认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庆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8-51,共4页
对工业化战略片面性的进一步认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庆一、引言近年来,相当多的学者把经济发展归结为工业化的实现“’,把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看作是使异质的多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一元结构的关键所在“等。基于这种认识,有人在刘易... 对工业化战略片面性的进一步认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庆一、引言近年来,相当多的学者把经济发展归结为工业化的实现“’,把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看作是使异质的多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一元结构的关键所在“等。基于这种认识,有人在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基础上,做了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 工业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质量优先的工业化战略——兼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名勇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139,共8页
贵州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工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工业化,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化是重数量忽视质量的典型,这种工业发展战略导致了贵州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剧烈... 贵州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工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工业化,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化是重数量忽视质量的典型,这种工业发展战略导致了贵州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剧烈波动。改革开放后贵州选择了低速度扩张的工业化道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过度重工业化"道路、利润率相对低的工业化道路。即贵州工业是在低起点、低水平上、忽视质量的扩张,具体地讲,走的是一条依托资源开采及粗加工为主的"过度"重工业化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发展时,我们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而是在低水平的数量扩张。未来贵州工业化路径在选择上,应调整我们的工业化战略,改低速度、低水平的数量扩张战略为质量优先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战略 低水平数量扩张 低利润率的工业化道路 质量优先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再工业化”战略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格 马丁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47-52,共6页
"德国制造"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制造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当前欧美"再工业化"战略进一步引发新的世界产业经济竞争,这必将促进各国职业教育的新一轮角逐。"中国制造"要摆脱发展困境,关键在于... "德国制造"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制造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当前欧美"再工业化"战略进一步引发新的世界产业经济竞争,这必将促进各国职业教育的新一轮角逐。"中国制造"要摆脱发展困境,关键在于其职业教育能否培养适用的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工人。因此,以法律手段重建外部产学联合制度,以工作过程为依据重构内部课程体系,这是填补"中国制造"与职业教育之间鸿沟的可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工业化”战略 “中国制造” 职业教育 改革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化战略对非农就业向城镇转移的影响——基于1952年~2004年数据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剑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122,共4页
协整分析表明,1978年之前,我国非农就业对城镇就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现象;1978年之后,我国城镇就业增长远远滞后于非农就业,且两者不存在显著的G ranger因果关系。片面重工化战略和农村工业化战... 协整分析表明,1978年之前,我国非农就业对城镇就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现象;1978年之后,我国城镇就业增长远远滞后于非农就业,且两者不存在显著的G ranger因果关系。片面重工化战略和农村工业化战略导致非农就业的发展与非农就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相互脱离,制约了城镇就业规模的增长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战略 非农就业 城镇就业 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