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7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鄂博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LA-ICP-MS多元素基体归一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晨子 詹秀春 +1 位作者 曾普胜 胡明月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9-616,共8页
研究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成分分析方法能为认识稀土矿床成因提供新的、简便的技术手段。本文选取白云鄂博产的氟碳铈矿和黄河矿,通过对常规基体归一定量法改进,按照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晶格配位... 研究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成分分析方法能为认识稀土矿床成因提供新的、简便的技术手段。本文选取白云鄂博产的氟碳铈矿和黄河矿,通过对常规基体归一定量法改进,按照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晶格配位模式对Ba、Ca元素以(Ba,Ca)CO_3的形式、轻稀土以REECO_3F的形式进行加和归一计算,获得的成分数据结果与电子探针和内标法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可在ICP-MS因电离能过高、不能准确测量C、F元素的情况下通过基体归一法实现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多元素的定量分析,并且可替代繁琐的内标法,简化了LA-ICP-MS测试流程。多尺寸束斑条件数据比对结果表明,5μm小束斑条件下数据质量差,但10μm束斑条件下获得的氟碳铈矿成分与其他大束斑条件下的结果较为接近,基本能够满足小颗粒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元素成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氟碳酸盐矿物 白云鄂博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基体归一 小束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蛋白73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2
作者 王艳萍 唐笛娇 +2 位作者 余雪霏 陈瀑 邹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进程和治疗疗效监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PBC患者、3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进程和治疗疗效监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PBC患者、3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的其他肝病患者(non-AILD)和40例健康体检者(healthy control,HC)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GP73的水平。其中,PBC住院患者在治疗结束前、后分别收集血清样本进行GP73检测。结果:血清GP73浓度在PBC组、non-AILD组和HC组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GP73在诊断PBC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9。血清GP73水平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r=0.337,P=0.009)、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0.380,P=0.003)、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r=0.330,P=0.010)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r=0.371,P=0.004)呈正相关性,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r=-0.329,P=0.036)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r=-0.518,P<0.001)呈负相关。PBC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患者(P=0.002)。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三联体抗体(anti-BCOADC-E2PDC-E2 OGDC-E2 antibodies,anti-3E/BPO)、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SPl00抗体(anti-SPl00 antibodies,anti-SP100)和抗核包膜蛋白gp210抗体(anti-gp210 antibodies,anti-gp210)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GP7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C患者经保肝、改善胆汁淤积等治疗后,血清AST、ALP、γ-GGT和GP73水平明显降低(P=0.003、P=0.005、P=0.001、P=0.003)。结论:GP73在PBC的诊断、疾病进程和疗效监测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PBC的潜在疾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蛋白73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诊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基体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丁庆军 王君 +1 位作者 廖庆尧 马雪婷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由于其拉伸应变硬化行为和紧密多裂缝的独特特性确保能够满足混凝土基础设施韧性和耐久性的严格要求。以国产PVA纤维代替日本可乐丽纤维,使用粉煤灰漂珠(FAC)代替细石英砂作为轻质细集料,通过调整粉煤灰与水泥...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由于其拉伸应变硬化行为和紧密多裂缝的独特特性确保能够满足混凝土基础设施韧性和耐久性的严格要求。以国产PVA纤维代替日本可乐丽纤维,使用粉煤灰漂珠(FAC)代替细石英砂作为轻质细集料,通过调整粉煤灰与水泥比例和引入一定体积和粒径的轻质球形陶粒等方法对基体进行优化设计,对轻质ECC的强度、单轴拉伸性能、薄板四点弯曲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法均是有效的。当粉煤灰与水泥3∶1时,在此基础上引入5%体积的4.0~4.5 mm的球形陶粒轻质ECC的综合性能最好,表观密度≤1750 kg/m^(3),抗压强度≥50 MPa,单轴拉伸应变超过5%,薄板弯曲挠度增加至25 mm。而饱水预湿多孔陶粒可形成内养护作用,对ECC进行补偿收缩,提高其体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ECC 韧性 基体优化 干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应激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樊琪 吴瑶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态,细胞感知并激活高尔基体相关质量控制机制,通过调节高尔基体结构及功能,为细胞提供重要保护或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称为高尔基体应激反应。了解细胞高尔基体应激机制与结局对于探索高尔基体动力学及其对人类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理状态下高尔基体应激现象及高尔基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防治新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应激 高尔基体应激反应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合金强化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龙志 李根 +3 位作者 马现军 李文佳 赵明娟 张道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37,共9页
根据高温高强铜合金的设计思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通过添加Cu-7.0Ni-1.75Si-0.5Cr合金制备基体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探究基体合金强化对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7.0Ni-1.75Si-0.5Cr合金在基体中析出... 根据高温高强铜合金的设计思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通过添加Cu-7.0Ni-1.75Si-0.5Cr合金制备基体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探究基体合金强化对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7.0Ni-1.75Si-0.5Cr合金在基体中析出Ni2Si和Cr3Si两种硬质相,且在基体中弥散分布;随着基体中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压缩强度逐渐增加,最高分别达到45.9HBW和137.4 MPa,比铜基体分别提高了17.4%和17.7%;随着基体中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增加,过量的Cu-7.0Ni-1.75Si-0.5Cr合金使复合材料磨损量增加。当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为50%时,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最佳。Cu-7.0Ni-1.75Si-0.5Cr合金对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基体合金强化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铜基复合材料 基体强化 弥散分布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中氧化基体对VOCs测定的影响
6
作者 曹方方 石敬华 +7 位作者 钟琪 陈烨 张凤菊 由希华 梁宵 许秀艳 李红莉 许杨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924,共9页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种类多,活性强,部分VOCs在采样、分析过程中会与大气中的氧化基体发生反应.为研究大气中氧化基体对VOCs测定的影响,选择苏玛罐与KI小柱联用,采集去除氧化性基体的样品,与未去除氧...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种类多,活性强,部分VOCs在采样、分析过程中会与大气中的氧化基体发生反应.为研究大气中氧化基体对VOCs测定的影响,选择苏玛罐与KI小柱联用,采集去除氧化性基体的样品,与未去除氧化性基体的样品比较,探讨大气中氧化性基体对VOCs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氧化性基体的样品定性检出的化合物种类多,共定性检出110种化合物,未去除氧化基体样品定性检出的化合物种类少,共定性检出40种化合物;氧化基体的存在影响VOCs的浓度和组成,去除氧化基体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浓度为144.8 nmol·mol^(−1),其中烷烃为体积分数最大的组分,占81.9%,其次是卤代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有机物,分别占7%、6.5%、3.2%和1.4%,未去除氧化基体TVOCs平均浓度为32.5 nmol·mol^(−1),其中烷烃、氯代烃占比最高,分别占38.9%和37.5%,其次是芳香烃、烯烃和含氧有机物,分别占11.5%、6.5%和5.6%.大气中氧化性基体影响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理论计算值及对OFP贡献优势物种的判断,去除氧化性基体样品的OFP高(平均值254.1μg·m^(−3)),各物种对OFP贡献大小的顺序为烷烃(67.5%)>烯烃(22.8%)>芳香烃(9.5%)>含氧有机物(0.2%);未去除氧化性基体样品的OFP值低(平均值44.6μg·m^(−3)),各物种对OFP贡献大小的顺序为芳香烃(40.0%)>烯烃(30.6%)>烷烃(28.7%)>含氧有机物(0.8%);去除氧化基体样品的OFP高于臭氧实测浓度,且与臭氧浓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未去除氧化性基体样品的OFP值低于臭氧浓度,去除氧化性基体后采集的样品更符合大气VOCs的真实状态,未来大气VOCs监测,采样时应考虑联用KI小柱去除大气中存在的氧化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玛罐采样 大气VOCs 强氧化性基体 臭氧 O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布负载镍掺杂二硫化钼作为锂硫电池正极导电基体研究
7
作者 张新龙 田爱芬 +1 位作者 周犇 卢海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582,共6页
以四水合钼酸铵、硫脲和四水合乙酸镍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在碳布基体(CC)上原位生长镍掺杂二硫化钼纳米颗粒(NMS),研究了碳布负载NMS(NMS@CC)对多硫化物限域作用和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MS均匀附着在碳布纤维骨架表面,... 以四水合钼酸铵、硫脲和四水合乙酸镍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在碳布基体(CC)上原位生长镍掺杂二硫化钼纳米颗粒(NMS),研究了碳布负载NMS(NMS@CC)对多硫化物限域作用和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MS均匀附着在碳布纤维骨架表面,形成了丰富的容硫空间和表面活性位点;镍掺杂提高了二硫化钼对多硫化物的吸附锚定能力,使得NMS@CC导电基体能够更有效限域多硫化物,抑制穿梭效应,并显著促进了电极反应动力学和可逆性;相比原始CC和MS@CC基体,使用NMS@CC基体构筑的多硫化物正极具有相对更优的循环能力与倍率特性,其在0.2 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高达1352.3 mAh/g,循环200次后保留的可逆比容量为930.1 mAh/g,并在高载硫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二硫化钼 导电基体 多硫化物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偏压对中频磁控溅射TiB_(x)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谷佳宾 周永涛 +3 位作者 金杰 李刘合 王纪武 王珊珊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0-110,共11页
目的改善TiB_(x)涂层的致密性,提高TiB_(x)涂层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TiB_(x)涂层,探究TiB_(x)涂层的结构和性能在不同基体偏压下的演变规律,并分析TiB_(x)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 目的改善TiB_(x)涂层的致密性,提高TiB_(x)涂层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TiB_(x)涂层,探究TiB_(x)涂层的结构和性能在不同基体偏压下的演变规律,并分析TiB_(x)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和断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涂层的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TiB_(x)涂层的择优取向,并利用sin2ψ法评估TiB_(x)涂层的残余应力。通过纳米压痕仪测试TiB_(x)涂层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通过划痕法和洛氏压痕法来评价TiB_(x)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结果在不同基体偏压下,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TiB_(x)涂层均表现出TiB2-(001)择优取向,涂层的柱状晶结构随着基体偏压的升高逐渐细化,涂层的致密性得到显著提高。涂层的残余应力(绝对值)和纳米硬度随着基体偏压的升高逐渐增大,涂层的硬度最高达到39.1 GPa。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随着基体偏压的升高逐渐降低,在偏压不高于100 V时,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为HF1级。在退火温度不高于600℃时,TiB_(x)涂层中未发现新相的形成,且该涂层仍具有明显的TiB2-(001)择优取向。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TiB_(x)涂层的摩擦因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涂层的摩擦因数在温度500℃时达到最高值(0.82),在温度600℃时降至0.65,涂层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磨损量均约为0。结论随着基体偏压的升高,成膜离子的轰击作用增强,TiB_(x)涂层的晶粒细化,其致密性提高,导致涂层的残余应力和纳米硬度逐渐升高,结合力逐渐下降。在温度不高于600℃时,TiB_(x)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磁控溅射 TiB_(x)涂层 基体偏压 微观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环境中黏弹性基体上FG-CNTRC Kirchhoff板的自由振动特性分析
9
作者 吴栋 张大鹏 +1 位作者 于宝石 雷勇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2,共9页
FG-CNTRC凭借其卓越力学性能和可设计特性,在先进装备制造中展现出重要工程价值。围绕纳米增强相尺度效应对其增强结构力学响应影响机制的关键问题,结合非局部理论与Eshelby-Mori-Tanaka方法,构建了纳观-宏观跨尺度本构模型。基于碳纳米... FG-CNTRC凭借其卓越力学性能和可设计特性,在先进装备制造中展现出重要工程价值。围绕纳米增强相尺度效应对其增强结构力学响应影响机制的关键问题,结合非局部理论与Eshelby-Mori-Tanaka方法,构建了纳观-宏观跨尺度本构模型。基于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空间梯度分布的数学表征,考虑环境温度与visco-Pasternak基体的热-力耦合效应,通过Kirchhoff板理论和能量变分原理构建了纳米增强复合结构振动控制方程,求解了四边简支板的特征频率。分析了CNTs特征参数及热-力耦合效应对结构固有频率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本构模型能有效表征CNTs尺度效应对结构动刚度的弱化作用。该效应同时抑制基体弹性参数对刚度的增益效果,但显著提升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结构往复振动的临界体积分数与基体阻尼参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部理论 Eshelby-Mori-Tanaka细观方法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 功能梯度板 visco-Pasternak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偏压对TiN涂层微观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牟存礼 鲁晓龙 +4 位作者 刘建 鲁艳 张晓 郝俊英 王强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8-578,共11页
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技术在9Cr18钢等基材上沉积了TiN涂层,系统研究了不同偏压对涂层微观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偏压的增加,TiN涂层的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晶粒细化为不规则的三棱锥状,涂层表面的致... 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技术在9Cr18钢等基材上沉积了TiN涂层,系统研究了不同偏压对涂层微观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偏压的增加,TiN涂层的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晶粒细化为不规则的三棱锥状,涂层表面的致密度先增加后减少,而截面形貌始终保持致密结构.TiN涂层的择优取向为(200)面.涂层中Ti元素的含量在51 at%~56 at%(原子百分比)之间变化,外观颜色稳定为紫色.当偏压为-150 V时,涂层的硬度最高,约为21.2 GPa,弹性模量约为221 GPa.同时,涂层还具有最大压缩残余应力,约为2.79 GPa.在不同偏压下,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较高的结合强度,范围为49~74 N.施加适当的负偏压可以增加基体表面受到的离子轰击能量,促进涂层的致密化,减少孔隙和缺陷,提高涂层的机械性能以及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TIN涂层 硬度与弹性模量 膜基结合强度 基体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Cr13基体表面粗糙度对Ti掺杂MoS_(2)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丁子珊 赖泽标 +4 位作者 李一治 江小辉 刘京周 吉利 Ermakov Boris Sergeevich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6-106,共11页
目的探究基体表面粗糙度对Ti掺杂MoS_(2)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其磨损机理,为后续2Cr13基体配磨副表面状态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法在表面粗糙度(Ra)范围为0.2~0.7μm的2Cr13基体表面制备Ti掺杂的MoS_(2)薄膜,并在大气环境... 目的探究基体表面粗糙度对Ti掺杂MoS_(2)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其磨损机理,为后续2Cr13基体配磨副表面状态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法在表面粗糙度(Ra)范围为0.2~0.7μm的2Cr13基体表面制备Ti掺杂的MoS_(2)薄膜,并在大气环境下进行干摩擦摩擦磨损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能谱仪、白光干涉仪对实验后的薄膜磨痕形貌及对摩球的磨斑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基体粗糙度为0.2μm的薄膜的磨痕表面形貌可知,主要为黏着磨损,其平均摩擦因数和对摩球磨斑面积最大,而其磨损率在所有试样中处于居中位置;当基体的粗糙度增至0.5~0.6μm范围时,其平均摩擦因数、薄膜磨损率及对摩球磨斑面积都最小;当基体粗糙度进一步升至0.7μm时,薄膜的磨损率(8.79301×10^(-7)mm^(3)·N^(-1)·m^(-1))最大,而其平均摩擦因数(0.092)较小,对摩球磨斑面积(4.125×10^(4)μm^(2))略有升高,但比Ra 0.2μm下的对摩球的磨斑面积小。结论基于分子-机械摩擦理论,揭示了基体不同粗糙度对镀膜后表面摩擦磨损的影响机制,在低粗糙度(0.2μm)下,分子间的作用力主导摩擦阻力,黏着磨损显著;在中粗糙度(0.4~0.6μm),工件在不同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其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其中Ra 0.4μm的工件仍以黏着磨损为主。随着基体粗糙度的增加,Ra 0.6μm工件表面的磨损机制逐渐转变为以磨粒磨损为主,在Ra 0.5~0.6μm范围内制备的Ti掺杂MoS_(2)薄膜展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在高粗糙度(0.7μm)下,由机械啮合阻力主导,薄膜磨损剧烈,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在不同基体表面粗糙度状态下,薄膜的摩擦磨损机制存在显著差别,为提升以摩擦磨损性能为目标的基体表面状态提供了关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表面粗糙度 Ti掺杂MoS_(2)薄膜 2Cr13基体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稳态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信号调控作用
12
作者 成鑫月 姚凤华 +1 位作者 张卉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1-2067,共17页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完成新合成蛋白质和脂质的精确加工、分选及定向输送,确保生物活性分子准确递送至特定亚细胞区域以执行其生理功能。这种高度有序的物质转运体系不仅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稳态,更是细胞应对外界刺激的基础。研究表明,高尔基体稳态的维持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其结构或功能的破坏会直接导致蛋白质分泌异常、膜运输紊乱及信号转导失调,进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应激反应激活,甚至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本综述聚焦高尔基体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作用,系统阐述其应激响应机制、调控网络及高尔基体特异性自噬对稳态维持的贡献,重点解析其在凋亡、铁死亡和焦亡中的信号调控角色。通过整合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高尔基体稳态破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及感染性疾病中的病理学意义,并揭示其中潜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凋亡 焦亡 人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刀具铣削304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应新 袁亮 +3 位作者 周嘉琳 李畅 罗子相 李慧中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3,55,共9页
为了研究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刀具铣削加工304不锈钢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硬质合金铣刀片上制备了4种不同基体偏压的AlTiN涂层。研究了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其铣削加工304不锈钢的性能表现,... 为了研究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刀具铣削加工304不锈钢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硬质合金铣刀片上制备了4种不同基体偏压的AlTiN涂层。研究了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其铣削加工304不锈钢的性能表现,并分析其刀头磨损失效机制。结果表明:涂层的择优取向为(200),随着基体偏压增加,衍射峰往大角度偏移。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程度较好,未出现明显裂纹与空隙。在基体偏压-150 V下制备的AlTiN涂层具备优异的涂层结合力为64.80 N,显微硬度为2532.68 HV。AlTiN涂层刀具铣削加工304不锈钢的失效形式均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与粘着磨损,涂层的结合力与表面质量对铣刀的加工性能影响较大,基体偏压-150 V的AlTiN涂层铣削加工304不锈钢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N涂层 基体偏压 304不锈钢 电弧离子镀 铣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基体匹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硬岩型锂矿中锂和铷
14
作者 甘黎明 薛玉容 +1 位作者 黄云杰 王啸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7-1184,共8页
传统的锂矿分析法使用敞开式混酸消解体系,对于硬岩型锂矿,因其含有大量硅酸盐,需要用到大量的氢氟酸,会带来潜在的氟污染,且耗时长。碱熔法可有效打开硅酸盐,但碱熔试剂使用带来大量的基体元素,对锂铷的检测产生基体效应,很难通过调整... 传统的锂矿分析法使用敞开式混酸消解体系,对于硬岩型锂矿,因其含有大量硅酸盐,需要用到大量的氢氟酸,会带来潜在的氟污染,且耗时长。碱熔法可有效打开硅酸盐,但碱熔试剂使用带来大量的基体元素,对锂铷的检测产生基体效应,很难通过调整雾化气流速控制锂铷的测试准确度。为有效减小碱熔法带来的基体干扰,采用部分基体匹配法对锂矿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在标准溶液中加入20.0 g/L NaCl作为基体匹配剂,发现可以消除碱熔-ICP-OES测定锂矿中锂和铷的所有基体元素干扰。结果表明,锂在0.10~50.00 mg/L和铷在0.10~30.00 mg/L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锂和铷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0和2.9 mg/kg,对锂矿国家标准物质GBW07152和GBW07153进行平行测定,锂和铷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n=8),对秦岭高岭沟一带某矿区8个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法相吻合。基体匹配法可有效解决基体元素带来的基体干扰,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高效,满足锂矿中锂和铷的分析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碱熔 基体匹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自噬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马毅钊 赵桢婷 +1 位作者 赵鹏跃 杜晓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9-1234,共6页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健康问题,尽管现代诊疗技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释清楚。自噬是细胞在应激等状态下的一种生理过程,其功能异常可能会促进脓毒...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健康问题,尽管现代诊疗技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释清楚。自噬是细胞在应激等状态下的一种生理过程,其功能异常可能会促进脓毒症的发展。作为一种特异性降解高尔基体的选择性自噬方式,高尔基体自噬(Golgiphagy)可在多种自噬相关受体介导下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行调控,在脓毒症相关脏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高尔基体自噬相关受体、高尔基体自噬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高尔基体自噬对脓毒症状态下多种脏器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自噬 脓毒症 自噬相关受体 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境废旧橡胶改性沥青碎石封层基体结构黏结强度及路用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自强 张绍成 +2 位作者 张桂铭 白丛启 李国良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2,共6页
采用室内试验分析碎石封层结构骨架层基体结构在干燥、自然及潮湿等不同环境作用下的黏结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得出基体结构在湿润条件、自然条件及干燥条件下不同时间段强度分析,找出适合预裹覆的最佳沥青用量,同时给出早期适合预裹覆的... 采用室内试验分析碎石封层结构骨架层基体结构在干燥、自然及潮湿等不同环境作用下的黏结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得出基体结构在湿润条件、自然条件及干燥条件下不同时间段强度分析,找出适合预裹覆的最佳沥青用量,同时给出早期适合预裹覆的环境条件,即湿润条件,确定了该工艺作为碎石封层的第一阶段施工工艺;同时将3种条件,按相同碎石撒布率及理论最佳沥青撒布量,在室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最佳的碎石封层整体结构最佳施工条件,即湿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封层 结构骨架层 预裹覆 基体结构 废旧胶粉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钽中Ni、B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巩琛 黄辉 +3 位作者 张嘉祺 苗世海 李颖 李本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5,共8页
针对高纯钽测试过程基体对被测杂质元素干扰的问题,通过将样品湿法消解后经基体分离,消除钽基体对杂质的质谱干扰,建立基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钽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考察基体干扰0~1 000 ng/mL、仪器功率0.8~1.4 k... 针对高纯钽测试过程基体对被测杂质元素干扰的问题,通过将样品湿法消解后经基体分离,消除钽基体对杂质的质谱干扰,建立基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钽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考察基体干扰0~1 000 ng/mL、仪器功率0.8~1.4 kW、采样深度5~9 mm、等离子体气流量7.5~12 L/min、雾化气流量0.6~1.1 L/min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情况,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在基体分离,RF功率1.36 kW、采样深度5 mm、等离子气流量9.0 L/min、雾化气流量0.88 L/min条件下,仪器处于最佳分析测试状态,在此条件下Ni、B的校准曲线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LOD)分别为0.3、1.2 ng/g,加标回收率在96.0%~105%,样品测试相对标准偏差(RSD)<3%(n=10)。方法检出限低,准确性高,适用于高纯钽中Ni、B杂质元素含量的快速定量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高纯钽 基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钙和有机质基体效应对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镉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蒋奡松 吴龙华 +3 位作者 周通 李柱 王晶晶 黄玉娟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9,共13页
镉(Cd)是一种有毒有害重金属,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污染土壤中Cd含量。然而,土壤中的共存元素和有机质等基体组分可能通过X射线的吸收增强、谱线重叠或散射效应干扰Cd检测结果,当前土壤不同组分对检测结果... 镉(Cd)是一种有毒有害重金属,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污染土壤中Cd含量。然而,土壤中的共存元素和有机质等基体组分可能通过X射线的吸收增强、谱线重叠或散射效应干扰Cd检测结果,当前土壤不同组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对仪器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构成挑战。本文以硅藻土为基质,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铁(Fe)、钙(Ca)和腐植酸,评估这些成分对Cd荧光信号的干扰情况,并探讨仪器本身的重叠干扰扣除和校正方法在不同元素含量条件下对Cd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质中Fe、Ca的大量存在(>5%)会通过元素间吸收效应导致Cd的EDXRF测定值被低估,而腐植酸的大量存在(>10%)则会抬高光谱图中的低能散射背景,增加了低浓度Cd的测定误差。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引入Fe、Ca及腐植酸作为校正因子,建立了一种多元线性回归的校正模型,通过该模型显著提高了EDXRF测定土壤样品Cd含量的精度,Cd含量测定值与标准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未校正情况下的20.67%降至校正后的7.64%。本研究通过合理的校正措施能够显著提升EDXRF技术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应用潜力,为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准确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共存元素 有机质 基体效应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的囊泡运输功能
19
作者 宋嘉宁 张浩林 王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7-955,共9页
保守寡聚高尔基体(conserved oligomeric Golgi,COG)复合物作为定位于高尔基体膜表面的栓系复合物,分为叶A(COG1-4)和叶B(COG5-8),通过COG1与COG8的动态连接形成完整的异八聚体结构。COG复合物通过与Rab GTP酶、SNARE蛋白及高尔基体CCT... 保守寡聚高尔基体(conserved oligomeric Golgi,COG)复合物作为定位于高尔基体膜表面的栓系复合物,分为叶A(COG1-4)和叶B(COG5-8),通过COG1与COG8的动态连接形成完整的异八聚体结构。COG复合物通过与Rab GTP酶、SNARE蛋白及高尔基体CCT蛋白协同作用,参与COPⅠ囊泡逆行转运、COPⅡ囊泡顺行转运以及自噬等囊泡转运过程。COG复合物功能机制涵盖两大模型:其一为“拆卸组装模型”,即叶A锚定高尔基体膜,B叶结合囊泡膜,通过亚复合物动态组装拉近囊泡与靶膜距离;其二为“坞站装配模型”,完整COG复合物与SNARE、Rab等分子协同形成稳定对接平台,增强SNARE复合物稳定,促进膜融合效率。此外,COG复合体还参与巨自噬、Cvt通路和过氧化物酶体自噬在内的多种自噬途径。COG复合物的功能缺陷与Ⅱ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CDG-Ⅱ)密切相关,突变可引发糖基化紊乱,并成为相关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通过COG复合物介导不同囊泡转运类型,介绍多个物种中COG复合物的调控机制,并总结该复合物在囊泡转运中协同作用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寡聚高尔基体 囊泡转运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鱼中隐色孔雀石绿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20
作者 余晓琴 周佳 +3 位作者 闵宇航 成长玉 李澍才 张丽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孔雀石绿是一种含有三苯甲烷结构的化工染料,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1-5])。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认可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欧盟法案2002/675/EC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孔雀... 孔雀石绿是一种含有三苯甲烷结构的化工染料,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1-5])。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认可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欧盟法案2002/675/EC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残留总量不超过2μg·kg^(−1);日本也明确规定进口水产品中不得检出孔雀石绿。从2002年5月起,我国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要求食品动物中不得检出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是生物组织孔雀石绿检测中发现的主要残留物,为孔雀石绿的代谢产物,相较孔雀石绿的毒性更大、排泄速率更慢、代谢时间更长^([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色孔雀石绿 三苯甲烷 无色孔雀石绿 食品动物 基体标准物质 残留物 致突变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