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叶有效成分复合分离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汪兴平 周志 +1 位作者 莫开菊 张家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以中、低档绿茶为原料 ,研究了茶多酚、咖啡碱和茶多糖的复合提取技术 ,探讨了微波对绿茶茶多酚类物质浸出特性的影响 ,建立了从同一茶叶原料中同时获得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 3种产品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 :1)以水为介质 ,微波处理绿... 以中、低档绿茶为原料 ,研究了茶多酚、咖啡碱和茶多糖的复合提取技术 ,探讨了微波对绿茶茶多酚类物质浸出特性的影响 ,建立了从同一茶叶原料中同时获得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 3种产品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 :1)以水为介质 ,微波处理绿茶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浸出 ,平均粒径 0 .2 46mm的绿茶用料液比 (W/ V) 1∶ 2 0 ,时间 3 min,微波浸提 2次 ,再5 0℃水浴浸提 10 min,1次 ,茶多酚浸提率达 90 .73 % ,高于乙醇水浸提。 2 ) Al3+沉淀茶多酚的最佳 p H范围为 5 .3~ 5 .7;确定茶多酚——铝盐的最佳转溶条件为 :茶多酚——铝盐沉淀用 p H1.5的酸溶液 ,以料酸比 1∶ 2 (V/ V)于 60℃水浴中转溶15 min,1次 ,茶多酚的转溶率达 79.0 9%。 3 )萃取法结合升华法制备咖啡碱 ,较直接升华法得率高 ;确定咖啡碱最佳萃取条件为 :供试液中 Na Cl浓度 0 .2 % ,二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 3次 ,咖啡碱萃取率达 95 .14%。 4)以水为介质 ,茶末经微波联合水浴浸提 ,溶剂法和沉淀法分离 ,能制备得率为 11.8%的茶多酚、1.5 %的茶多糖和 1.2 %的咖啡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有效成分 复合分离提取技术 茶多酚 咖啡碱 茶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分离提取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天照 张旭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48,共3页
介绍了铜阳极泥、含硒酸泥、含硒废料中硒的传统分离提取工艺,概述了氧化法、浸出提取法、萃取法和蒸馏法等硒分离提取的新技术。
关键词 分离提取技术 氧化法 浸出提取 萃取法 蒸馏法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简文杰 庞杰 《中国辣椒》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综述了从辣椒中分离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几种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辣椒 红色素 分离提取技术 加工工艺 影响因素 化学性质 理化指标 脱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液态油脂(低熔点)分离提取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陈月锋 罗永康 何刚强 《肉类研究》 2005年第8期22-26,共5页
本研究旨在对普通猪油进行分离提取,以获得在室温下(20℃)呈液态、流动性好的低熔点液态猪油。确定了结晶温度、冷却速度、养晶时间为猪油液态油脂干法分离提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正交旋转模型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2... 本研究旨在对普通猪油进行分离提取,以获得在室温下(20℃)呈液态、流动性好的低熔点液态猪油。确定了结晶温度、冷却速度、养晶时间为猪油液态油脂干法分离提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正交旋转模型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24.6℃;冷却速率5.8℃/h;养晶时间1.9h。经验证,在该条件下得出的低熔点液态猪油的得油率在5%左右,熔点为17.7℃,碘值为84.55l2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结晶温度 冷却速率 养晶时间 分离提取技术 低熔点 液态 油脂 最佳工艺条件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蜂王浆及蜂胶中功能因子的分离提取技术及深加工产业化的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5
作者 刁青云 闫继红 《中国养蜂》 2005年第1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分离提取技术 加工产业化 功能因子 蜂王浆 通过验收 项目 蜂胶 农业结构调整 中国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中降血糖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获奖
6
作者 曲延平 《中国果菜》 2007年第6期48-48,共1页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完成的“苦瓜中降血糖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近日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将一等奖。
关键词 分离提取技术 降血糖 成分 苦瓜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商业联合会 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才 蔡嗣经 黄万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65,共5页
乳化液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综述了乳化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从铜矿石堆浸液中回收铜、湿法冶金中除铜以及痕量铜的富集与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表... 乳化液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综述了乳化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从铜矿石堆浸液中回收铜、湿法冶金中除铜以及痕量铜的富集与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在分离提取Cu2+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膜 分离提取技术 技术 新型 应用研究 应用前景 除铜 CU^2+ 含铜废水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天明 徐溢 +1 位作者 盛静 段艳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95-1199,共5页
青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按分离提取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类,针对国内外青蒿中青蒿素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进行详细的讨论,分别对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提... 青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按分离提取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类,针对国内外青蒿中青蒿素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进行详细的讨论,分别对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和联用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指出了目前青蒿分离提取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我国今后青蒿提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青蒿素 挥发油 提取分离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在食药用菌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袁龙刚 何云 刘林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6-79,共4页
详细综述了超声波法,酶解法,超滤法,透析法,色谱法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在食药用菌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简单阐述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现代提取分离技术 食药用菌多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膜中角蛋白与胶原蛋白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功能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艳华 马美湖 蔡朝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4-37,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养禽最多的国家,禽蛋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禽蛋生产与消费的日益增加,其不可食用部分——蛋壳也随之大量产生,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是资源上的极度浪费。废弃的蛋壳,实际上包含蛋壳与蛋壳内膜两种可以利用的物... 我国是世界上养禽最多的国家,禽蛋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禽蛋生产与消费的日益增加,其不可食用部分——蛋壳也随之大量产生,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是资源上的极度浪费。废弃的蛋壳,实际上包含蛋壳与蛋壳内膜两种可以利用的物质,含有丰富的钙、角蛋白、胶原蛋白、黏多糖、溶菌酶等重要的成分,又基于蛋壳资源数量巨大,故对其进行深加工就显得特别地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蛋壳膜 提取分离技术 角蛋白 多肽 禽蛋生产 资源数量 食用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辣素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宜亮 杜迅 刘慧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6,28,共3页
根据辣椒辣味成分和色素成分理化性质的不同 ,经过多次不同浓度、不同酸碱度溶剂的提取分离试验研究 ,确定了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地分离两类成分的技术工艺。
关键词 提取分离技术 辣椒 辣椒素 食品调味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药复方提取分离新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义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1-594,共4页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提取分离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兵 《北方牧业》 2007年第6期8-8,共1页
我国的中药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的天然药物提取水平差距甚大,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地位。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中药和天然产物生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才可能使我国中药产品生产和... 我国的中药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的天然药物提取水平差距甚大,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地位。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中药和天然产物生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才可能使我国中药产品生产和销售在国际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因此.国家已将提取分离技术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产品 天然药物 生产水平 药品市场 国际市场 产品生产 生产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姣姣 《福建茶叶》 2022年第5期29-31,共3页
茶叶种类数量较多,并且近年来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种植,就我国本土地区而言,茶叶的种植种类就达到了400余种,而且有14茶属。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茶叶提取分离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且提取分离,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 茶叶种类数量较多,并且近年来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种植,就我国本土地区而言,茶叶的种植种类就达到了400余种,而且有14茶属。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茶叶提取分离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且提取分离,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剥离,制作不同的药材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因此,本文通过对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主要就是为了茶叶中的茶多酚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多酚 提取分离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教学改革及优化--评《天然药物化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高鹏 霍理坚 高永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作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去研究天然药物中活性物质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的基础性、源头性学科,在新化学实体类新药的研发、创新点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中草药和天然药物关系密切,我国天然药物... 作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去研究天然药物中活性物质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的基础性、源头性学科,在新化学实体类新药的研发、创新点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中草药和天然药物关系密切,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中草药。我国中医药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成功的中草药用药经验,从中草药中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有效化学成分具有明显优势,这也正是我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优势与特色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用药经验 有效化学成分 新药研发 新化学实体 提取分离技术 中医药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16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5,共1页
由浙江科技学院主持,浙江天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及浙江省农科院共同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项目"松树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及新产品中试"日前通过验收。项目由"不同来源的松树皮中筛选出含原花青素(OPCs)功能因子... 由浙江科技学院主持,浙江天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及浙江省农科院共同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项目"松树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及新产品中试"日前通过验收。项目由"不同来源的松树皮中筛选出含原花青素(OPCs)功能因子高的素材并建立原材料的质量标准"、"采用现代分离技术,研究和开发功能因子提取、分离、纯化的工业化生产新技术"、"研制和开发以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功能化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松树皮原花青素功能因子等进行功能评价"4个专题构成。该项目为浙江省第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招标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分离技术 原花青素 松树皮 浙江省农科院 功能因子 工业化生产 生物制品 农业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汁中芳香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
17
作者 杨仁德 赖健 《保鲜与加工》 CAS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食用菌汁 芳香成分 提取分离技术 鉴定方法 溶剂提取 蒸馏萃取 顶空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提取技术实现突破
18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0期3-3,共1页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松树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及新产品中试”项目,在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浙江省将松树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技术列为省内首批重大科技专项招标项目,实施内容包括现代分离技术,研究...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松树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及新产品中试”项目,在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浙江省将松树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技术列为省内首批重大科技专项招标项目,实施内容包括现代分离技术,研究和开发功能因子提取、分离、纯化的工业化生产新技术,研制和开发以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功能化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松树皮原花青素功能因子等功能评价4个专题。该项目由浙江科技学院主持,浙江天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及浙江省农科院共同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提取技术 浙江省农科院 提取分离技术 技术开发 功能因子 生产新技术 松树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海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俊辉 佘纲哲 曾庆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海带为原料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进行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CO2 流量为 2 5~ 3 5L h时 ,萃取压力 2 5MPa、萃取温度 30℃、萃取时间 3h、原料粒度 40~ 6 0目、分离压力 5MPa、分离温度 35℃最利于海带脂质... 以海带为原料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进行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CO2 流量为 2 5~ 3 5L h时 ,萃取压力 2 5MPa、萃取温度 30℃、萃取时间 3h、原料粒度 40~ 6 0目、分离压力 5MPa、分离温度 35℃最利于海带脂质的提取 ,此超临界CO2 萃取条件可使海带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 6 7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海带 多不饱和脂肪酸 分离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提取及功能配料生产技术
20
《农产品加工》 2012年第9期56-56,共1页
(1)技术简介我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原料含有功能活性成分。该技术以植物为原料,经过现代高效提取分离技术,定向获取和浓缩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形成天然植物提取物产品(如天然色素、... (1)技术简介我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原料含有功能活性成分。该技术以植物为原料,经过现代高效提取分离技术,定向获取和浓缩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形成天然植物提取物产品(如天然色素、天然甜味剂、天然香精香料、功能油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分离技术 生产技术 天然产物 功能 天然植物提取 配料 植物资源 植物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