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洋文 周倩 +2 位作者 杜拾平 程军勇 张荣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1.71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叶片氮、磷、钾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11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46 kg/株;影响土壤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33 kg/株+过磷酸钙1.28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土壤酶活性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22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树高和茎粗增长量与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效氮、磷、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上,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影响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施肥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薄壳山核桃 生长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葡萄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适宜施钾量研究
2
作者 孙洪仁 朱凯迪 +3 位作者 王彦 张吉萍 王尚波 王志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目的】钾是保证葡萄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营养元素。我们整合近几十年全国各地的葡萄施钾试验结果,研究了葡萄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以期为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葡萄”、“施肥”、“... 【目的】钾是保证葡萄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营养元素。我们整合近几十年全国各地的葡萄施钾试验结果,研究了葡萄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以期为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葡萄”、“施肥”、“钾”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建立我国葡萄缺钾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回归方程。采用“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对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分级。采用“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计算不同目标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情形下各个丰缺级别土壤的葡萄适宜施钾量。【结果】共检索到葡萄施钾论文52篇,获得80组包含不施钾和施钾处理葡萄产量数据,及对应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数据,建立我国葡萄缺钾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回归方程为:y=13.686 ln(x)+20.225。我国葡萄土壤速效钾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40、164~340、79~164、38~79、19~38和<19 mg/kg。当葡萄目标产量15~60 t/hm^(2)、钾肥利用率40%~60%、土壤速效钾丰缺级别1~6级时,第1~6级土壤适宜施钾量分别为0、14~83、28~165、41~248、55~330和69~413 kg/hm^(2);钾肥利用率为60%、55%、50%、45%和40%的适宜施钾量范围分别为0~275、0~300、0~330、0~367和0~413 kg/hm^(2);目标产量为15、22.5、30、37.5、45、52.5和60 t/hm^(2)的适宜施钾量范围分别为0~103、0~155、0~206、0~258、0~309、0~361和0~413 kg/hm^(2)。【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葡萄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推荐施钾系统,可为我国葡萄测土施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测土施肥 Meta分析 土壤速效钾 丰缺指标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甜菜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3
作者 孙洪仁 张吉萍 +2 位作者 冮丽华 王尚波 王志栋 《中国糖料》 2025年第3期71-83,共13页
【目的】为建立我国甜菜测土推荐施氮系统。【方法】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研究了我国甜菜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结果】我国甜菜土壤有机质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64、37~64、22~37、13~22、7~13... 【目的】为建立我国甜菜测土推荐施氮系统。【方法】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研究了我国甜菜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结果】我国甜菜土壤有机质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64、37~64、22~37、13~22、7~13、4~7、2.5~4和<2.5 g/kg;土壤全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4、2.6~4.4、1.5~2.6、0.9~1.5、0.6~0.9、0.4~0.6、0.2~0.4和<0.2 g/kg;土壤碱解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20、170~320、91~170、48~91、26~48、14~26、8~14和<8 mg/kg。当目标产量30~120 t/hm^(2)、氮肥利用率30%~50%时,甜菜第1~8级土壤适宜施氮量分别为0、27~180、54~360、81~540、108~720、135~900、162~1080和189~1260 kg/hm^(2)。【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我国甜菜基于土壤氮素丰缺指标的推荐施氮系统,为我国甜菜测土施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甜菜 测土施肥 丰缺指标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酸性土壤区油菜耐酸高产技术与综合利用模式
4
作者 冉文昊 徐芳森 +4 位作者 史仕军 孙明珠 戴志刚 张洁 丁广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酸性土壤产能低是制约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土壤酸化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亟需提高油菜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实现油菜耐酸高产。为提高油菜产能,实现油菜产业绿色发展,本文提出了5项酸性土壤区提高油菜... 酸性土壤产能低是制约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土壤酸化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亟需提高油菜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实现油菜耐酸高产。为提高油菜产能,实现油菜产业绿色发展,本文提出了5项酸性土壤区提高油菜产能的技术措施,包括筛选耐酸油菜品种、研制耐酸促生种子丸粒化配方、研发耐酸高产配方肥、配施有机肥、使用酸性土壤调理剂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弱酸性土壤、中等酸性土壤和强酸性土壤,提出了区域性油菜耐酸高产技术与综合利用模式,以达到缓解土壤酸化、增加油菜籽粒产量、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阐述了油菜高产抗逆的栽培管理措施,并针对我国农田酸化的趋势,提出了未来酸性土壤区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旨在为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酸性土壤 耐酸高产 种子丸粒化 配方肥 土壤调理剂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地区棉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及优化策略
5
作者 祖丽皮耶姆·玉素甫 胡学林 +3 位作者 阿丽亚·司地克 张璐 刘倩倩 钱雯婕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2期35-37,共3页
为提高新疆哈密地区棉花产量和品质,本文总结了该地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分析了其棉花生产施肥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环节,并提出优化施肥策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关技术应用有助... 为提高新疆哈密地区棉花产量和品质,本文总结了该地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分析了其棉花生产施肥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环节,并提出优化施肥策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关技术应用有助于保障养分供应均衡、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含量、提升作物产量。研究区棉花生产中的施肥管理存在一些亟待优化的环节,主要包括化肥施用量及氮、磷、钾肥比例失衡、有机肥供应不足、中微量元素肥料较少等。基于此,提出优化施肥策略:科学施肥,推动“检测、配置、生产、提供、施用”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模式,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工作;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肥效持久性;合理配置化肥、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比例,以提高施肥的精准度。本文为相关地区棉花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棉花 测土配方施肥 秸秆还田 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6
作者 冯素明 陈敏 +4 位作者 吴兰田 王宏宝 吴传万 章安康 谢昶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为指导淮安市涟水县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目标,以金苑玉棒博士767为试材,设置空白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施肥区共5个处理,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指导淮安市涟水县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目标,以金苑玉棒博士767为试材,设置空白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施肥区共5个处理,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以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表现最优;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及籽粒和秸秆养分吸收量。夏玉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9.05%、14.59%、4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测土推荐施氮指标体系的建立
7
作者 郭炳麟 张运龙 +7 位作者 李岩 张利霞 李默 邓志兰 谢美娟 崔天宇 王显国 孙洪仁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6,共17页
为给我国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的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作物测土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缺氮处理相对产量(y)与土壤全氮(xTN)、碱解氮(xAHN)和有机质(xOM)含量的回归方程依次为:y=14.53... 为给我国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的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作物测土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缺氮处理相对产量(y)与土壤全氮(xTN)、碱解氮(xAHN)和有机质(xOM)含量的回归方程依次为:y=14.533ln(xTN)+79.118,y=16.607ln(xAHN)-0.035,y=-0.056xOM2+3.126xOM+45.625。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土壤碱解氮的第1~7级指标是≥414、227~414、124~227、68~124、38~68、21~38、<21 mg/kg;全氮的第1~7级指标是≥4.3、2.2~4.3、1.1~2.2、0.6~1.1、0.3~0.6、0.15~0.3、<0.15 g/kg;有机质的第3~7级指标是16~41、(10~16,41~47)、(6~10,47~51)、(2~6,51~55)、(<2,≥55)。当氮肥利用率为30%~50%,高粱和苏丹草籽实目标产量确定为4.5~15.0 t/hm^(2)时,第1~7级土壤适宜施氮量依次为0、21~115、41~230、62~345、83~460、104~575、124~690 kg/hm^(2);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的鲜草目标产量确定为45~240 t/hm^(2)时,第1~7级土壤适宜施氮量依次是0、27~240、54~480、81~720、108~960、135~1200、162~1440 kg/hm^(2);高粱、苏丹草和高丹草青贮的目标产量确定为30~120 t/hm^(2)时,第1~7级土壤适宜施氮量依次是0、33~220、66~440、99~660、132~880、165~1100、198~13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苏丹草 高丹草 测土施肥 碱解氮 全氮 有机质 丰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禀赋、农业绿色补贴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感知价值的遮掩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华 吴雨娇 钭露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的重要手段。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基于江苏省六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和农业绿色补贴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对于农户...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的重要手段。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基于江苏省六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和农业绿色补贴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对于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资本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2)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路径中发挥遮掩效应,当控制了感知价值这一变量后,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系数提高;(3)农业绿色补贴能够正向调节感知价值与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4)不同年龄层次与家庭劳动力水平下,农户资本禀赋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此认为,应着重提升农户的资本禀赋,增强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价值感知,积极推动农业绿色补贴政策的落地实施并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农业技术,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禀赋 农业绿色补贴 测土配方施肥 遮掩效应 绿色农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酸化原因、阻控技术及改良策略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国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80-84,共5页
对研究区1980s农业土壤普查数据和2010s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20000多个土壤样本pH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土壤的pH变化趋势、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阻控技术以及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结果表明,1980s—2010s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呈下降趋势,中... 对研究区1980s农业土壤普查数据和2010s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20000多个土壤样本pH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土壤的pH变化趋势、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阻控技术以及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结果表明,1980s—2010s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呈下降趋势,中性土壤比例下降13.1%,酸性土壤比例增加14.4%,土壤pH下降1个单位的土壤面积占比24.48%。分析认为土壤酸化由成土母质和化肥施用、土地利用方式、酸雨以及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施用量减少等多种因素造成;基于土壤酸化原因,探讨了现行的土壤酸化阻控技术,包括碱性物质中和技术、有机肥料替代化肥技术、农业工程措施降渍治渍技术及绿肥+生物菌肥改良技术;提出了适宜研究区实际情况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增加石灰、有机物灰渣等碱性物质和增加有机肥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测土配方施肥 阻控技术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巴青’垂穗披碱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雷变霞 王明涛 +3 位作者 王传旗 包赛很那 徐雅梅 苗彦军 《草学》 2025年第1期43-51,58,共10页
为探究“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高原栽培牧草产量的影响,本文以‘巴青’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Baqing’)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并结合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探求本地区最佳施肥配比,以期为西藏林芝地区‘巴青’垂穗披... 为探究“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高原栽培牧草产量的影响,本文以‘巴青’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Baqing’)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并结合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探求本地区最佳施肥配比,以期为西藏林芝地区‘巴青’垂穗披碱草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肥明显提高了‘巴青’垂穗披碱草的鲜、干草产量和分蘖数。肥料的增产效应表现为氮>钾>磷。土壤pH值在施肥后显著下降,且随着施氮水平增加而降低(P<0.05)。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现最好的处理为T6(N_(2)P_(2)K_(2))、T14(N_(2)P_(1)K_(1))和T5(N_(2)P_(1)K_(2))。依据PK施肥效应拟合方程,得到磷、钾肥最佳有效成分施用量为94.86 kg/hm^(2)和65.41 kg/hm^(2),此时理论最高鲜草产量高达20621.46 kg/hm^(2)。综合来看,考虑牧草产量和土壤养分推荐最佳氮磷钾有效成分施用水平为T6、T14和T5,仅考虑牧草鲜草产量推荐氮磷钾有效成分施用量为150.00 kg/hm^(2)、94.86 kg/hm^(2)和65.41 kg/hm^(2),可在西藏林芝地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青’垂穗披碱草 施肥效应 土壤养分 “3414”试验设计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适宜施磷量研究
11
作者 郭炳麟 孙洪仁 +2 位作者 张吉萍 王尚波 王志栋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38-46,70,共10页
为了给我国黄瓜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作物测土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黄瓜基于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测土推荐施磷系统。结果表明,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第1~6级丰... 为了给我国黄瓜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作物测土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黄瓜基于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测土推荐施磷系统。结果表明,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95、98~395、25~98、6~25、2~6、<2 mg/kg。当黄瓜目标产量为45~450 t/hm^(2)时,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6级土壤的适宜施磷量范围分别为0、14~330、28~660、42~990、57~1320、71~1650 kg/hm^(2),磷肥利用率35%、30%、25%、20%和15%的适宜施磷量依次为0~707、0~825、0~990、0~1238、0~16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测土施肥 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一致性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
12
作者 李欣 李文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共10页
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协同发力能够有效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基于黑龙江、湖北、广西995份农户调查数据,探析推广一致性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从信任程度的视角解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推广一致性水平... 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协同发力能够有效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基于黑龙江、湖北、广西995份农户调查数据,探析推广一致性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从信任程度的视角解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推广一致性水平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在通过内生性处理解决度量偏误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2)推广一致性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在不同的农户群体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相较老年组农户,推广一致性对年轻组农户的影响更为显著;(3)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在农资店和农技站都明显鼓励农户使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即推广一致性水平高时,农户对该技术信任程度更高,促使其更倾向于采纳该技术。因此,实现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从以下几个途径着力:完善推广一致性机制、提高农户对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信任程度,并结合农户特性开展有效的激励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一致性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户采纳行为 信任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3
作者 刘小春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28-32,共5页
以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通过设置施肥对比试验,对比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 以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通过设置施肥对比试验,对比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在提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的碳磷比和氮磷比。纯化肥处理在提供磷素养分方面更为有效,但可能导致土壤其他养分的不平衡。不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了土壤养分性质与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强调了测土配方施肥在改善土壤养分失衡、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优势,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期影响及优化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桉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肥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14
作者 赵跃华 曹向虎 李婧婧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24-26,共3页
为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玉米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设置测土配方施肥(NPK)、测土配方施肥无氮(PK)、测土配方施肥无磷(NK)、测土配方施肥无钾(NP)和不施肥(CK)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植株全氮、... 为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玉米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设置测土配方施肥(NPK)、测土配方施肥无氮(PK)、测土配方施肥无磷(NK)、测土配方施肥无钾(NP)和不施肥(CK)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计算其氮、磷、钾肥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结果表明,NPK处理的玉米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实产均最高,分别为2 928.5穗/666.7 m2、567.8粒、35.2 g和585 kg/666.7 m2;NPK处理的玉米籽粒和秸秆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为9.20%、3.42%、5.53%和10.10%、3.80%、14.4%,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2.26%、24.38%、48.32%;NPK、PK、NK、NP和CK的产投比分别为5.33、4.15、5.18、5.25和4.58。说明本试验条件下的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及产投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高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15
作者 严永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8期146-147,151,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对高粱生长指标、产量、植株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显著促进了高粱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对高粱生长指标、产量、植株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显著促进了高粱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增加了穗粗、穗长,并显著增加了产量;提高了高粱植株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及肥料的利用率,相较于常规施肥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6%、14.7%和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高粱 生长指标 肥料利用率 红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高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16
作者 王波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为解决高粱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用量过多、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于贵州省桐梓县坡渡镇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红缨子’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常规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高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显著提高高粱产... 为解决高粱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用量过多、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于贵州省桐梓县坡渡镇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红缨子’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常规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高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显著提高高粱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相较于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高粱产量提升了3.21%,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0.59%、1.85%、12.08%,建议大力推广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高粱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皖北砂姜黑土区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17
作者 李运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探索皖北砂姜黑土区域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玉米品种航星007为材料,在安徽亳州谯城区大杨镇砂姜黑土区域开展了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共设6个处理[常规施肥全素区(ONK)、测土配方施肥全素区(NPK)、无氮肥区(PK)、... 为探索皖北砂姜黑土区域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玉米品种航星007为材料,在安徽亳州谯城区大杨镇砂姜黑土区域开展了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共设6个处理[常规施肥全素区(ONK)、测土配方施肥全素区(NPK)、无氮肥区(PK)、无磷肥区(NK)、无钾肥区(NP)、不施肥区(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可有效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其株高、茎粗、结实率较高,分别为272.1 cm、2.2 cm和87.2%;各处理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PK>ONK>NK>NP>PK>CK,以NPK处理最高,为8 981.5 kg/hm^(2),较ONK增产3.74%。玉米植株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方面,以NPK处理的玉米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籽粒磷、钾养分含量较高;NPK处理的玉米氮、磷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2.64%、21.18%、44.07%。NPK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4 892.6元/hm^(2),较ONK提高了5.39%。在研究区砂姜黑土区域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渝城1号’核桃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小辉 冯大兰 +5 位作者 杨华均 王玉书 魏立本 周小舟 唐佳佳 李秀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140,共7页
以‘渝城1号’核桃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复合肥、单施有机肥、施用核桃配方肥及不施肥4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时核桃产量、品质及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等,对核桃配方肥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复合肥、有机肥及核桃... 以‘渝城1号’核桃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复合肥、单施有机肥、施用核桃配方肥及不施肥4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时核桃产量、品质及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等,对核桃配方肥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复合肥、有机肥及核桃配方肥均能提高核桃产量,其中,施用核桃配方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该施肥处理比不施肥的收益提高88.1%。相比于不施肥,施用核桃配方肥时核桃果实的蛋白质及脂肪总量显著提高,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增加,硬脂酸、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占比下降。施用复合肥能促进核桃园土壤有效氮、磷、钾质量分数的增加,但会引起土壤pH及有机质质量分数下降。施用有机肥和核桃配方肥均能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质量分数增加。施用核桃配方肥后,土壤总微生物量增加,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纤维降解菌等功能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增多,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大幅升高。施用核桃配方肥能显著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更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果园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配方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志科 张天斌 +2 位作者 陈法静 陈川峰 陈宗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南繁育种基地之一,水稻为全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合理施用肥料以提高产量极其重要。本试验通过田间水稻种植试验和实验室检测及数据分析,探讨氮肥、磷肥、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南繁育种基地之一,水稻为全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合理施用肥料以提高产量极其重要。本试验通过田间水稻种植试验和实验室检测及数据分析,探讨氮肥、磷肥、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的水稻产量最高,处理1的理论产量为558.04 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41.37%、磷肥利用率为22.73%、钾肥利用率为45.84%。本试验旨在为三亚市水稻种植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测土配方施肥 肥料效应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棉花种植区域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及推荐施钾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志伟 孙洪仁 +3 位作者 张吉萍 吕玉才 程文忠 董伟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7,共9页
为给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的钾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反正弦-对数矫正模型”以及“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开展了上述三大棉区棉花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 为给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的钾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反正弦-对数矫正模型”以及“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开展了上述三大棉区棉花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三大棉区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均可划分出5级,西北内陆棉区第1~5级丰缺指标为≥418、166~418、111~166、80~111和<80 mg/kg;长江流域棉区第1~5级丰缺指标为≥357、128~357、81~128、56~81和<56 mg/kg;黄河流域棉区第1~5级丰缺指标为≥213、129~213、102~129、85~102和<85 mg/kg。三大棉区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分别为166.0、127.2和128.4 mg/kg。当钾肥当季利用率为50%,籽棉(皮棉)目标产量为2.5~9.0(1.0~3.6)t/hm^(2)时,第1~5级土壤的推荐施钾量依次为0、30~108、60~216、90~324和120~43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测土施肥 临界值 速效钾 丰缺指标 施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