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CAM移植瘤模型的制备及其对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药物的筛选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宇翔 周秦 +4 位作者 李江超 袁俏冰 韩露 雷岩 王丽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以改良方法在鸡胚绒膜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上接种人成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制备移植瘤,验证改良模型筛选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鸡胚种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传统方法与改良方法建... 目的:以改良方法在鸡胚绒膜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上接种人成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制备移植瘤,验证改良模型筛选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鸡胚种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传统方法与改良方法建立CAM-U87移植瘤模型;改良方法在鸡胚孵育中增加9—16h的开窗适应期,再将特制的硅胶圈放置在CAM组织-级血管的半侧;硅胶圈内接种U87细胞建立CAM—U87移植瘤模型。模型的硅胶圈内分别加入经典抗血管新生药物沙利度胺(50、100、200μg/ml)和自主研发抗血管新药G386,以DMSO为对照;体视显微镜观察肿瘤形态,H—E染色法观察瘤组织新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O),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血管标记物VEGFR2的表达。结果:成功制备改良CAM—U87细胞移植瘤,改良模型不影响CAM本身的血管生成,其瘤细胞接种成功率较传统模型显著升高[(70.00±4.226)%vs(41.25±5.154)%;t=4.314,P=0.0007],移植瘤体积显著增大[(60.20±6.012)vs(15.97±2.403)mm3;t=6.012,P〈0.0001]。沙利度胺和G386两药均能显著抑制移植瘤组织中的血管形成,使瘤组织中MVD显著降低[沙利度胺200μg/ml时(15.85±1.15)%vs(29.80±4.16)%;t=2.49,P=0.0474]、VEGFR2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改良方法成功制备CAM—U87移植瘤模型,经沙利度胺和G386验证,该模型对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的筛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绒膜尿囊膜 移植瘤 胶质瘤 U87细胞 肿瘤血管新生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CAM移植瘤中VEGF、bFGF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李颖嘉 王东 高奉浔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5-487,49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血管生成相关作用。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通过解剖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该细胞系促血管生成特点 ,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血管生成相关作用。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通过解剖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该细胞系促血管生成特点 ,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的表达。结果 :该细胞系具有较强的诱导血管生成能力 ,解剖显微镜下可见血管辐辏现象 ,透射电镜下可见新生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 ,内皮细胞裂隙增宽 ,基底膜不完整 ,缺乏平滑肌成分 ,移植瘤组织中VEGF和bFGF均呈阳性表达 ,其中VEGF呈高表达。结论 :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在病理、生理及形态功能方面都具有特征性 ,其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血管生长因子的共同参与 ,针对血管生长因子为靶点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改善骨肉瘤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生长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长因子 V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尿囊膜移植瘤模型的优选及HepG2-CAM模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雷 袁野 +2 位作者 赵凤丽 吴海宴 李吉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97-2602,共6页
目的比较四种肿瘤瘤株鸡胚尿囊膜(CAM)移植瘤模型,优选出最佳移植瘤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将4种瘤株接种于CAM上,观察各自鸡胚存活、瘤株成活、成瘤和诱导血管生成情况等各项指标。结果四组间鸡胚存活、诱导CAM血管生成均无显... 目的比较四种肿瘤瘤株鸡胚尿囊膜(CAM)移植瘤模型,优选出最佳移植瘤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将4种瘤株接种于CAM上,观察各自鸡胚存活、瘤株成活、成瘤和诱导血管生成情况等各项指标。结果四组间鸡胚存活、诱导CAM血管生成均无显著差异,但是人肝癌HepG2细胞组成瘤率最高(P<0.05),为最佳移植瘤株。结论 HepG2-CAM最佳接种细胞数为8×106个/只鸡胚,最长生长周期为接种鸡胚后10 d,最佳实验期为接种鸡胚后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尿囊膜 移植瘤 HEPG2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双重作用 被引量:84
4
作者 丁志山 高承贤 +3 位作者 陈铌铍 梁冰冰 袁巍 沃兴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利用培养的肿瘤细胞SMMC 772 1,采用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姜黄素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 目的 探讨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利用培养的肿瘤细胞SMMC 772 1,采用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姜黄素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内的血管生成 ,2 0 μmol·L-1的姜黄素即可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结论 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是多方面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姜黄素 中药 药理 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种活血化瘀中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淑美 徐晓玉 +2 位作者 陈伟海 季业伟 叶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1-403,407,共4页
目的: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法从26种活血化瘀中药中初筛血管生成抑制剂。方法:试验组分别为26种活血化瘀中药,所用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溶解成饱和溶液,汤剂制成含生药2g/ml的水煎醇沉液,注射液、... 目的: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法从26种活血化瘀中药中初筛血管生成抑制剂。方法:试验组分别为26种活血化瘀中药,所用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溶解成饱和溶液,汤剂制成含生药2g/ml的水煎醇沉液,注射液、口服液、膏剂用原药物浓度。种鸡蛋孵化7天,建立CAM模型,按20μl胚加药液于明胶海绵载体上,每日1次,连续3天。孵化第10天,计数CAM载体周围5mm的血管分支点。结果:15种活血化瘀中药CAM的血管分支点数量降低(P<0.05)。结论:榄香烯乳剂、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注射用阿魏酸钠、雷公藤多苷片、火把花根片、祖师麻片、复方斑蝥胶囊、大黄广廿灬虫虫丸、大活络丸、复方丹参滴丸、七厘散、活血通脉片、三棱丸及桃红四物汤Ⅱ号具有抑制CAM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中药 抗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玮琴 周慧君 +1 位作者 陈欢欢 吴国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为研究青蒿琥酯成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可能性 ,观察其对新生血管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大鼠主动脉环无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迁移等实验 ,检测青蒿琥酯对新生血管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 目的 为研究青蒿琥酯成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可能性 ,观察其对新生血管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大鼠主动脉环无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迁移等实验 ,检测青蒿琥酯对新生血管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 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表明 ,青蒿琥酯有较强的血管增殖抑制作用 ,对微血管作用强于大血管 ;大鼠主动脉环无血清培养实验表明 ,青蒿琥酯能明显推迟血管新生 ,减少新生血管数量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迁移实验表明青蒿琥酯对内皮细胞具有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在这些体内外实验中 ,青蒿琥酯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蒿琥酯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新生血管化 鸡胚绒毛尿囊膜 细胞增殖 抗血管生成药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5
7
作者 呼群 宁涛 +2 位作者 苏秀兰 王文礼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3-384,F003,共3页
目的 :摸索改进鸡胚绒毛尿囊膜 (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 ,CAM)技术 ,为抗血管形成药物筛选提供良好的体内血管实验模型。方法 :对传统的蛋壳上开窗方式的CAM技术进行改进 ,将孵育 3d的鸡胚脱离蛋壳移入平皿中 ,继续孵育 3d后将... 目的 :摸索改进鸡胚绒毛尿囊膜 (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 ,CAM)技术 ,为抗血管形成药物筛选提供良好的体内血管实验模型。方法 :对传统的蛋壳上开窗方式的CAM技术进行改进 ,将孵育 3d的鸡胚脱离蛋壳移入平皿中 ,继续孵育 3d后将待测药物植入到CAM和卵黄囊膜 (yolksacmembrane,YSM )上 ,2 4h后观察药物对CAM和YSM血管的作用。结果 :平皿中孵育鸡胚至第 6天 ,鸡胚存活率为 46 .7% ,生长状况良好 ,CAM直径达到1.2cm。检测的 6种药物出现两种不同的心血管效应 ,即抑制和吸引趋化血管的效应。结论 :平皿中孵育CAM技术在研究药物、生物因子、肿瘤等的血管效应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绒毛尿囊膜 抗血管生成 血管 抗肿瘤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中几个甾体皂苷类成分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毕葳 沈葹 +2 位作者 王鹏龙 李强 雷海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36-1541,共6页
目的对重楼中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合药理模型筛选具有抑制血管生长活性的成分。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1HNMR、13CNMR、13CNMR-APT、MS、IR、UV确定其化学结构,并且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进行活性筛选... 目的对重楼中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合药理模型筛选具有抑制血管生长活性的成分。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1HNMR、13CNMR、13CNMR-APT、MS、IR、UV确定其化学结构,并且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进行活性筛选。于鸡胚发育的第7天,将加药后的明胶海绵载体加于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孵育2 d后,固定鸡胚绒毛尿囊膜,取出观察。结果从重楼中分离得到了4个甾体皂苷类成分,分别为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Ⅴ和纤细薯蓣皂苷。通过活性筛选发现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纤细薯蓣皂苷3组鸡胚尿囊膜的小血管数目均小于空白组,其中重楼皂苷I经统计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重楼皂苷Ⅰ具有抑制血管生长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甾体皂苷 鸡胚绒毛尿囊膜 抑制血管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李敏 钱晓萍 刘宝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显著...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因为血供不足而生长受阻。这称为小剂量化疗或抗血管生成化疗。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年来发现许多中药制剂及中药来源的药物有抗血管新生作用。本研究旨在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板,观察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迁移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HUVEC和LoVo细胞对不同浓度两种药物进行联合的敏感性不同。2μg/m l奥沙利铂和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1.6%、32.1%,联合应用后的抑制率为54.4%,具有协同作用;0.5μg/m l奥沙利铂和6.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HUVEC迁移的作用,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结论:小剂量L-OHP和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外有抑制细胞生长,在体内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铺 复方苦参注射液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抗血管生成 迁移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疮灵液载入胶原对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宇轩 姚昶 +4 位作者 朱永康 赵辉 何鹏 曹东阳 郭檬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疮灵液及其载入胶原后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的疮灵液及其载入胶原后,通过鸡胚尿囊膜模型(CAM)测定筛选其血管新生疗效;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MTT)、迁移划痕实验、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目的探讨疮灵液及其载入胶原后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的疮灵液及其载入胶原后,通过鸡胚尿囊膜模型(CAM)测定筛选其血管新生疗效;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MTT)、迁移划痕实验、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整合素(Integraаv)Western blot检测探查筛选适合剂量的疮灵液胶原的作用靶点与机制。结果 CAM实验显示疮灵液0.2mL及0.3mL组血管新生少于控制组(P<0.05),创灵液0.2mL与0.3mL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载入胶原后其抑制微血管新生作用得到逆转,结果与控制组无统计学差异。选择疮灵液0.2mL及其载入胶原进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修饰后胶原可以显著促进HUVEC的增殖,增殖率达86%,而单纯疮灵液则抑制了HUVEC增殖约21%,相同剂量疮灵液载入胶原后,增殖率得到升高,高于控制组约24%(P<0.01);疮灵液组显著抑制了细胞的迁移运动,在12、24h时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疮灵液载入胶原后,细胞迁移速度开始加速,24h迁移速度显著快于控制组(P<0.01);机制在于疮灵液组Integraаv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控制组,而Ang1表达高于控制组,载入胶原后Integraаv、VEG F及Ang1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结论疮灵液抗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与增殖,抑制血管新生;将疮灵液载入胶原后,可以改善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有利血管成熟,提高了其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灵液 胶原 血管新生 鸡胚尿囊膜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醌对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丽 张建 +2 位作者 汪思应 黄德武 顾为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观察胡桃醌对内皮细胞系EAHY.926细胞活性和迁移性、大鼠主动脉微血管样结构和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胡桃醌作用于EAHY.926细胞株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大鼠主动脉无血清培养,加入100、50、25、12.5μmol/... 目的:观察胡桃醌对内皮细胞系EAHY.926细胞活性和迁移性、大鼠主动脉微血管样结构和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胡桃醌作用于EAHY.926细胞株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大鼠主动脉无血清培养,加入100、50、25、12.5μmol/L浓度的胡桃醌,观察其对微血管结构的影响。选用7日龄鸡胚进行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结果:200、100、50μmol/L浓度胡桃醌对EAHY.926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IC_(50)为122.848μmol/L;25、12.5μmol/L的胡桃醌促进EAHY.926细胞株的生长(P<0.05)。100、50、25μmol/L的胡桃醌均可抑制大鼠主动脉微血管形成(P<0.01),12.5μmol/L的胡桃醌可明显减少内皮细胞的爬行数量,延缓其爬行速度(P<0.01)。200、100、50、25μmol/L胡桃醌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已存在的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最终凝血,且呈剂量依赖性;而12.5μmol/L的胡桃醌作用区域无新生血管形成。结论:胡桃醌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抗血管生成 主动脉环 EAHY.926 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尹鸣 陈龙邦 +1 位作者 耿怀成 臧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 (5 FU)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原代培养模型 ,MTT法测定 5 FU对HUVEC增殖的影响 ;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模型 (CAM模型 ) ,观察 5 FU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结果 :5 ...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 (5 FU)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原代培养模型 ,MTT法测定 5 FU对HUVEC增殖的影响 ;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模型 (CAM模型 ) ,观察 5 FU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结果 :5 FU在非细胞毒浓度下可在体外抑制HUVEC的增殖 ,在体内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 结论 :5 FU在非细胞毒浓度下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血管生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林晓燕 宋和平 胡赟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具有抑瘤作用,本文研究它对血管生成的作用,以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ci membrane,CAM)移植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①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将明胶海绵载... 背景与目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具有抑瘤作用,本文研究它对血管生成的作用,以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ci membrane,CAM)移植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①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将明胶海绵载体置于两条前卵黄静脉间血管的CAM上,将不同剂量的NCTD加在载体上,以生理盐水对照,观察记录载体周围血管分支点数,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②建立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NCTD20μl[72、36、18μg/(胚.d)],以生理盐水对照,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结果:NCTD对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抑制作用,72、36、18、9μg NCTD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77.7%、62.9%、50.6%及33.0%,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移植肿瘤可诱发血管生成,NCTD能明显抑制MCF-7鸡胚移植肿瘤血管生成,72、36、18μg NCTD对移植瘤诱导的血管抑制率分别为66.2%、39.3%和22.8%。结论:NCTD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同时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肿瘤的血管生成。其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癌鸡胚模型的建立及其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斌 阮喜云 +5 位作者 陈杰 张士宝 刘双庆 王全颖 杨广笑 刘庆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肾癌细胞系RLC-310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肾癌鸡胚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肾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并... 目的建立人肾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肾癌细胞系RLC-310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肾癌鸡胚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肾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并具有较强的血管诱导作用;光镜下移植瘤具有与人肾癌类似的组织结构。结论该模型容易建立,能动态观察肾癌诱导血管生成的全过程,可用于肾癌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鸡胚绒毛尿囊膜 动物模型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鸡胚移植模型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湛 王璐 +3 位作者 李玉林 张丽红 张弘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8-770,共3页
目的 :测定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中鸡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含量变化。方法 :利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 ,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鸡胚模型... 目的 :测定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中鸡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含量变化。方法 :利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 ,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鸡胚模型血清中 MMP- 9含量的变化 ,并结合胃癌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1× 1 0 6·ml-1 胃癌细胞组于接种 72 h后 ,出现肉眼可见独立结节 ,随时间推移 ,结节体积增大 ,且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较大血管向结节处集中 ;1× 1 0 6·ml-1胃癌细胞组 ,72 h后血清 MMP- 9含量明显增高 ,至 7d时达到最高值。结论 :胃癌细胞的成瘤过程中 MMP- 9水解酶含量明显增加 ,此模型用于胃癌特性的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明胶酶B 鸡胚移植模型 血清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绒毛尿囊膜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抗血管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耿怀成 陈龙帮 楮晓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23-325,330,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 Rg3的抗血管形成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 TNP- 470 (阳性对照 )和人参皂苷 Rg3对 HU VEC增生的影响 ;采用改良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模型 ,将不同剂量...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 Rg3的抗血管形成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 TNP- 470 (阳性对照 )和人参皂苷 Rg3对 HU VEC增生的影响 ;采用改良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模型 ,将不同剂量人参皂苷 Rg3和 TNP- 470 (阳性对照 )置于 7天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 ,3天后观察新生血管形成是否被抑制。 结果 :TNP- 470抑制 HU VEC增生 ,人参皂苷 Rg3对 HU VEC增生无影响 ,二者都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 结论 :人参皂苷 Rg3无细胞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血管形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内皮抑素部分序列——Es-2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寒梅 陈罗胜 +1 位作者 殷润婷 奚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检测人工合成多肽Es-2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和鸡胚给药实验,观察Es-2对肿瘤细胞和鸡胚尿囊绒膜(CAM)上血管生成的抑制情况。建立C57BL/6黑色素瘤(B16F10)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皮下注射给药,测量各... 目的:检测人工合成多肽Es-2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和鸡胚给药实验,观察Es-2对肿瘤细胞和鸡胚尿囊绒膜(CAM)上血管生成的抑制情况。建立C57BL/6黑色素瘤(B16F10)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皮下注射给药,测量各组小鼠皮下移植肿瘤体积变化和抑瘤率。结果:Es-2对肿瘤细胞无抑制现象;在CAM实验中,新生血管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C57BL/6小鼠给药1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Es-2 20 mg/kg组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效果相当于10 mg/kg内皮抑素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Es-2具有开发成抗肿瘤药物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Es-2 血管生成抑制剂 鸡胚尿囊绒膜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及禽类细胞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婧 杨海峰 +1 位作者 王妲妲 陈晓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83-3791,共9页
鸡胚因发育过程清楚,长久以来作为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实验模型,尤其在鸡胚发育早期绒毛尿囊膜阶段,因其血管丰富,是天然的免疫缺陷宿主,是病理学、药理学和肿瘤学等研究领域的理想实验模型。作者简述了发育早期的鸡胚组织结构... 鸡胚因发育过程清楚,长久以来作为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实验模型,尤其在鸡胚发育早期绒毛尿囊膜阶段,因其血管丰富,是天然的免疫缺陷宿主,是病理学、药理学和肿瘤学等研究领域的理想实验模型。作者简述了发育早期的鸡胚组织结构,并介绍了鸡胚绒毛尿囊膜在肿瘤研究、血管生成、器官移植、烧伤等疾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鸡胚病理模型基础上进行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鸡胚及禽类细胞系在病毒繁殖和疫苗生产、治疗性蛋白和单抗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多种人源病毒、禽源病毒、支原体等可在鸡胚及禽类细胞上增殖,并用于疫苗生产。作者对常用的禽类纤维原细胞和多能干细胞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商业化的禽类细胞系来源以及部分易感病毒。鸡胚表达系统能够在目的蛋白特定位点产生人源化糖基,减少目的蛋白对人的过敏反应,且禽蛋廉价易得,可作为生产人用单克隆抗体和治疗性蛋白的合适供体。作者介绍了鸡胚及禽类细胞系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鸡胚作为动物模型在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细胞系 鸡胚绒毛尿囊膜(cam)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定量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面积的方法 被引量:33
19
作者 许扬 赵英凯 +1 位作者 毕明刚 刘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745-747,F0003,共4页
目的应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处理和分析软件,研究鸡胚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新生面积定量的新方法。方法20只发育良好的7日龄鸡胚,分为龙葵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将中药龙葵水提液及等量蒸馏水吸附于5... 目的应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处理和分析软件,研究鸡胚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新生面积定量的新方法。方法20只发育良好的7日龄鸡胚,分为龙葵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将中药龙葵水提液及等量蒸馏水吸附于5 mm直径的定性滤纸,置于CAM上。利用Image-Pro Plus 5.0软件,定量血管新生面积、蛋壳开窗处对应的CAM面积,计算出血管新生面积与CAM面积的比值。结果用Image-Pro Plus 5.0可方便、自动、准确地进行给药前后的数据收集和面积计算。统计分析表明,受试物龙葵可明显抑制CAM血管新生,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Image-Pro Plus 5.0图像处理和分析软件是一种高效、准确的统计血管新生面积的工具,用该软件定量蛋壳开窗部位下的血管新生面积占开窗部位所对应的CAM总面积,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数据计算自动生成,可较准确地反映鸡胚血管新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Image.Pro PLUS 5.0 血管新生定量 鸡胚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长城 吕祥 +1 位作者 李柏 凌昌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01-2503,共3页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光镜下观察蜂毒素对正常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形态的影响,应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光镜下观察蜂毒素对正常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形态的影响,应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经蜂毒素作用后,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数目减少,管径变细,分布零乱。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蜂毒素浓度为:2.0、4.0、8.0μg/mL时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12.11%、29.85%和45.09%,血管数目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却多于沙利度胺组(P<0.01)。结论:蜂毒素可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并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