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评价机制,促进职教发展——职业教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11)
1
作者 李英菁(策划) 王立(策划) +8 位作者 闫苗弟(策划) 吴全全 胡方霞 谭如凯 吴梦军 王力 闫北海 龙卫平 杜俊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24-128,共5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不同的教育类型需要不同的评价体系,职业教育...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不同的教育类型需要不同的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职业教育 职教发展 育人机制 立德树人 普通教育 改革实施方案 评价机制 工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德育如何落到实处?——学校治理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2)
2
作者 李英菁(策划) 王立(策划) +8 位作者 闫苗弟(策划) 褚庆洋 周凤林 林影 吴晨光 王英 高洁 朱海兰 余飞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67-170,共4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随着中小学...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随着中小学生与电子设备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赛博世界”信息的开放与驳杂让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因子变得更为多元而难以捕捉。互联网时代,如何正确、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将德育落到实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重点,《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一线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对此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工作 中小学校长 学生世界观 立德树人 学校治理 育人为本 幼儿园园长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青年教师如何实现职业成长?——教师成长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2)
3
作者 李英菁(策划) 曹春梅(策划) +5 位作者 王立(策划) 刘洪兴 杨艳 王文永 顾荣 伏圣娟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46-149,共4页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进行的关键力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融入岗位,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一代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95后”教师的成长环境、生活理念...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进行的关键力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融入岗位,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一代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95后”教师的成长环境、生活理念与上一代教师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新”青年教师的特点,学校青年教师培训应该怎么做?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参与主题讨论,关注新一代青年教师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主题讨论 教师成长 专业素养 青年教师 工作岗位 职业规划 教育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创新,讲好“大思政课”——《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4
作者 王晓宇(策划) 王立(策划) +7 位作者 于杏林 周玫 王云霞 王志芳 王捷 刘延美 胡铖 卞西亮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43-47,共5页
思政课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 思政课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学校应不断创新,完善思政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想道德素质 公民道德建设 爱国主义 圆桌论坛 教育家 不断创新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创新,家校社携手打造德育新样态——线上圆桌论坛之“学校德育的突破创新”系列报道(下)
5
作者 常艳丽(策划) 王立(策划) +6 位作者 范玉华 郭芳 曹立星 林西亭 沙志娟 王淑英 夏琴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38-42,共5页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工作 思想道德素质 中小学阶段 奠基工程 学校德育 突破创新 思想品德 新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课后服务,助力“双减”落地——“双减”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3)
6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曹春梅(策划) +7 位作者 王立(策划) 李英菁 钟焕斌 徐瑛 于麾 陈跃红 廖红 杨国华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5-18,共4页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关键词 课后 助力 丰富多样 圆桌论坛 落地 服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变“国事”,学校教育如何作为?——《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校长观点集萃
7
作者 姜乃强(策划) 王喜凤(策划) +14 位作者 王立(策划) 史玲玲 梁振举 黄娟 董春玲 岳烨 张延静 褚庆洋 林旭 常亚琳 宋伟 王一军 蒋明珠 熊九员 王文英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89-97,共9页
2022年1月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法律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内容和方法,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 2022年1月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法律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内容和方法,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促进法 国家和社会 圆桌论坛 监护人 观点集萃 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