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长如何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校长治校观点集萃之一
1
作者 姜乃强(策划) 王晓宇(策划) +14 位作者 彭瑞敏(策划) 李俊峰 蔡朝晖 孙飞 张庆 刘中良 林延勤 李玲 陆颖 闫为佳 朱军 李健 王琴 彭美珍 赵华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6-13,共8页
校长是一校之魂,办好学校,校长是关键。深刻认识校长岗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努力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 校长是一校之魂,办好学校,校长是关键。深刻认识校长岗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努力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对于一所学校形成良性的管理机制、深厚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氛围至关重要。近日,我们特邀一线校长就“校长如何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育人氛围 新时代教育 一所 办学治校 校长治校 教育家 人格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时代需求,做好五育并举——学校治理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6)
2
作者 王晓宇(策划) 曹春梅(策划) +12 位作者 李英菁 杨会彦 徐兰 夏丽娟 张延涛 黄艺 马景云 朱海峰 宋莉 于红莲 范玲芳 张秋敏 瞿平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85-191,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但在办学实践中,五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但在办学实践中,五育失衡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学校亟需走出功利主义误区,固本扶弱,实现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中实现五育融合发展?如何培养具有五育融合育人思维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如何探索实施符合“五育并举”要求的评价方案?“双减”之下,如何通过课后服务促进“五育并举”?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多位中小学校长,基于各自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各校的探索和实践,围绕“五育并举”展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中小学校长 课程实践 学校治理 办学实践 课堂教学 圆桌论坛 评价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杏林(策划) 左艳如(策划) +16 位作者 王喜凤(策划) 曹春梅(策划) 王晓宇(策划) 李海容 苏学博 赵骎 周环香 郭娟 蒲坚 刘檩 马睿 陈宗荣 郑建洪 徐学芳 程倩 何良 彭英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70-77,共8页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并就学生作业的布置、课后服务的要求、校外培训的整治...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并就学生作业的布置、课后服务的要求、校外培训的整治、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做出指示。“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培训 教育公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 作业负担 教学质量的提高 《意见》 学生作业 不走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念到行动,突破课程建设瓶颈——《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4
作者 颜源(策划) 王晓宇(策划) +13 位作者 刘佳伟(策划) 曾宇宁 杨森林 李玲 张彤 王珊 申伟英 陈啸剑 米学峰 解忠良 冯华 王慧芳 李晓艳 马秀玲 《教育家》 2021年第29期25-31,24,共8页
课程建设全方位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01年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建设是推动教育改革、实现科学育人的重要支撑。目前,中小学校的课程建设仍然存在思想... 课程建设全方位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01年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建设是推动教育改革、实现科学育人的重要支撑。目前,中小学校的课程建设仍然存在思想观念陈旧、育人功能缺失、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推动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学校如何从理念到行动,做好课程建设的前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学校内涵发展 办学思想 全方位反映 课程改革 科学育人 圆桌论坛 建设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推行以来,课后服务成效如何?——“双减”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1)
5
作者 于杏林(策划) 王晓宇(策划) +8 位作者 闫苗弟(策划) 周华选 田国英 侯彬 石庆宇 金春来 赵国强 宋昌伟 权友慧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6-10,共5页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是否有效克服了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 服务成效 丰富多样 圆桌论坛 学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创新,讲好“大思政课”——《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6
作者 王晓宇(策划) 王立欣(策划) +7 位作者 于杏林 周玫 王云霞 王志芳 王捷 刘延美 胡铖 卞西亮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43-47,共5页
思政课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 思政课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学校应不断创新,完善思政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想道德素质 公民道德建设 爱国主义 圆桌论坛 教育家 不断创新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如何“依法带娃”?——家校共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8)
7
作者 曹春梅(策划) 王晓宇(策划) +5 位作者 褚庆洋 董永刚 窦立涛 刘春利 苏伟毅 倪崚嶒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62-65,共4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对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家庭责任、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对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确立了全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协同 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 家庭责任 促进法 圆桌论坛 第一任老师 潜移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切实为学生作业“减负”?——“双减”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2)
8
作者 王晓宇(策划) 闫苗弟(策划) +6 位作者 鲁利瑞 胡铖 杨永祥 欧阳志贵 刘艳萍 乔长虹 于洪涛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1-14,共4页
作业是学生锻炼独立学习能力、架构知识体系的重要工具,承担着诊断学习效果、引导教学方向的重要任务。“双减”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必然要提高其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长期以来,作业面临着... 作业是学生锻炼独立学习能力、架构知识体系的重要工具,承担着诊断学习效果、引导教学方向的重要任务。“双减”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必然要提高其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长期以来,作业面临着诸多效率困境,诸如作业内容以习题为主,作业布置随意性较强,各学科作业间缺乏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习能力 作业布置 引导教学 课堂教学 作业内容 学生作业 学习效果 圆桌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时空限制,教育信息化改变教育生态——智慧教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1)
9
作者 常艳丽(策划) 王晓宇(策划) +9 位作者 刘中良 蒋洁 王晓 张代英 秦文英 杨立雄 任宪法 纪瑞谦 吴铮 谢英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212-217,共6页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曾在讲话中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未来,学校如何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本期教育家线上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共话教育信息化的“知之”与“行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学校教学改革 智慧教育 中小学校长 全民终身学习 教学场景 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