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的审美再现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林语堂的作品既发人深省,又别具一格,文章传神达意,作品不仅可读,又颇具美感。因此,其作品也广受读者喜爱。而林语堂除了创作外,翻译也是其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是以林语堂对沈复作品《浮生六记》为研究蓝本,深入分析林语堂的审美再现和翻译手法,并以此更好的提升对作品的理解。
作者
张树艳
机构地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X期55-56,共2页
基金
2014年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文化在欧美国家社会传播中文学的中介作用"(项目编号2014C119)
关键词
审美再现
《浮生六记》
传神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吴华玲.
林语堂的中庸观在其译作中的审美再现——以林译《浮生六记》为例[J]
.云梦学刊,2010,31(3):113-116.
被引量:2
2
肖娴.
翻译的审美再现——《浮生六记》三译本山水园林英译比较[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23(5):59-63.
被引量:1
3
冯丽.
浅析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译本《浮生六记》[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16-117.
被引量:1
4
骆明丽,王晓燕.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研究述评[J]
.运城学院学报,2015,33(1):77-8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翟红梅,姜家涛.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研究述评[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84-86.
被引量:8
2
翟红梅,张德让.
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115-119.
被引量:11
3
葛校琴,季正明.
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4):71-74.
被引量:34
4
王洪涛.
从“含蓄朦胧”到“显豁明晰”——以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的散文英译研究[J]
.外语教学,2006,27(1):61-64.
被引量:15
5
程小青.
《浮生六记》的山水园林境界[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5):615-619.
被引量:4
6
黎土旺.
文化取向与翻译策略——《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之比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53-55.
被引量:38
7
王叔岷.列仙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130.
8
李密庵.“半半歌”: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西湖七月半.林语堂,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58-59.
9
Lin Yutang.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from the Chinese[M]. New York: World Publishing Co. 1960: 19.
10
孙玉蓉.俞乎伯散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58-59.
共引文献
2
1
陈茜,杨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赏析——以林语堂译本为例[J]
.汉字文化,2021(12):154-156.
被引量:1
2
焦育玲.
浅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J]
.海外英语,2012(11X):146-147.
同被引文献
16
1
郑淑明,曹慧.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翻译,2011,24(4):17-20.
被引量:54
2
文军,邓春.
国内《浮生六记》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
.当代外语研究,2012(10):56-60.
被引量:17
3
李平.
林译《浮生六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3(2):74-77.
被引量:8
4
谢丹凌.
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本在海外的出版与传播:2015-2017年[J]
.贵州社会科学,2018(11):50-57.
被引量:6
5
张季红.
浅析林语堂的文化态度与跨文化传播实践——以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为例[J]
.上海翻译,2016(1):71-75.
被引量:28
6
汪宝荣.
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地名之策略——基于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的考察[J]
.语言与翻译,2016(3):38-44.
被引量:14
7
蓝红军.
译者主体性困境与翻译主体性建构[J]
.上海翻译,2017(3):21-27.
被引量:46
8
梁满玲,胡伟华.
林语堂“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后殖民视阈[J]
.外语教学,2017,38(4):78-82.
被引量:13
9
汪宝荣.
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浮生六记》林译本文化翻译策略新解[J]
.外语学刊,2017(6):116-121.
被引量:17
10
程福干,毛忠明.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翻译生态研究[J]
.上海翻译,2018(3):80-8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钟丽萍.
《浮生六记》几个翻译版本对比研究[J]
.丝路视野,2017,0(36):62-62.
2
梁英杰.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浮生六记》英译本研究[J]
.今古文创,2022(47):43-45.
被引量:3
3
张晶灿.
基于翻译生态论的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2023,30(2):38-4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周子诺.
翻译转换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四)》为例[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3,30(5):171-174.
2
蒲阁.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散文《背影》英译本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25):7-10.
被引量:1
3
孔琳.
基于语料库的《论语》儒家思想关键词英译研究[J]
.现代语言学,2024,12(4):783-791.
1
彭娟,贾德江.
从翻译补偿的角度探讨文化缺省的重构——兼评《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6):78-80.
被引量:6
2
冯丽.
浅析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译本《浮生六记》[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16-117.
被引量:1
3
刘福莲.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述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26(6):86-88.
被引量:5
4
蔡银.
《声声慢》原文和译文及物性对比分析——以林语堂译本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9-30.
被引量:2
5
曾晶晶,王蕊.
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5):128-129.
6
李新,朱艳丽.
林语堂《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的语用评估[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8-113.
被引量:6
7
全莎沙.
汉英自谦语对比研究与翻译——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例[J]
.华中人文论丛,2013(2):94-96.
被引量:2
8
刘嫦.
从《浮生六记》两译本看归化和异化[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4):77-80.
被引量:3
9
刘嫦.
也谈归化和异化[J]
.外语学刊,2004(2):98-103.
被引量:27
10
孟娜.
文化负载词和翻译——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2,0(4X):127-127.
语文建设
2015年 第10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