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青少年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测量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及专家访谈法,对2015年在漳州基地参加训练的青少年女排运动员进行研究,对各位置的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各位置青少年女排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条件优越,主攻和自由人表现出有明显的专位性特征;其他各位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没表现出专位性特征,尤其是接应和副攻两个位置的运动员。
作者
张波
葛春林
机构地区
北京体育大学
出处
《运动》
2015年第22期27-28,共2页
Sport
关键词
青少年女排
身体形态
身体素质
位置特征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张兴林.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4):20-42.
被引量:30
2
孙静,马望远,王莉莉.
河北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69-70.
被引量:10
3
吴军霞,李秀荣,李欣,张巍.
不同位置青年女排运动员基本条件、专项身体素质特征对比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2):62-6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张丽,徐飞荣,赵文娟.
对制定我国重点女排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13(1):16-21.
被引量:4
2
张会春,于秋生,卢国君.
论二传队员的心理素质[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S1):146-147.
被引量:6
3
杨劲苍.
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定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6,15(2):51-55.
被引量:5
4
陈新雷,肖德生,谢雨森.
排球运动员的灵敏柔韧训练初探[J]
.中国体育科技,1984,20(11):35-50.
被引量:2
5
李学淞,祁淑云.
中国女排副攻手参与扣、拦时外部负荷结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2(2):88-91.
被引量:5
6
杨劲苍,柏森康华.
对中国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定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7,33(Z1):96-99.
被引量:9
7
刘宝仁.
排球比赛的供能特点及提高供能能力的训练[J]
.中国体育科技,1997,33(3):62-63.
被引量:13
8
姜世华,周廷才.
对我国甲级女排部分生理机能指标的调查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4,13(3):24-26.
被引量:1
9
姜应科,舒为平,徐飞荣.
我国青年女排训练课质量测试与评定的初步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3,10(3):29-33.
被引量:4
10
刘建和.
略论竞赛对训练的制约[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17(3):34-3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0
1
李晓梦.
SAQ训练法在排球训练中的应用探析[J]
.体育视野,2021(13):80-81.
2
施永健.
体育排球训练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3):46-48.
被引量:2
3
蒋国栋,张丹.
山东女子排球后备力量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10,32(2):20-22.
被引量:4
4
周静.
全国集训对青年女排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6):62-64.
被引量:5
5
赵慧娣,熊茹.
中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2):108-110.
被引量:14
6
刘印民,王昶,孔繁明.
不同位置高水平男子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特征与规律比较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6):96-99.
被引量:1
7
孙建华.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1):62-67.
被引量:13
8
张欣.
我国排球后备梯队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11):55-56.
9
于贵身.
中外优秀女排进攻队员比赛外部负荷的对比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5):175-177.
被引量:2
10
吴军霞,李秀荣,李欣,张巍.
不同位置青年女排运动员基本条件、专项身体素质特征对比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2):62-6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李宁,李立敏.
我国女子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不同位置身体形态与素质特征的评价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437-439.
被引量:5
2
连道明,曾亮.
我国女排后备队伍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分析[J]
.体育科学研究,2009,13(2):43-45.
被引量:2
3
陈卢锴,连道明.
我国女排高水平后备人才身体形态的现状分析[J]
.福建体育科技,2013,32(1):20-2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李惠婷,连道明.
我国排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女排队员身体形态分析[J]
.福建体育科技,2017,36(3):36-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周海魁,王昂.
中国女排在2023年奥运资格赛的技术表现与提升路径研究[J]
.普洱学院学报,2024,40(3):111-119.
1
牛国刚.
我国青少年女排身体素质现状研究——以2015年全国青少年女排集训队员为例[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1):73-76.
被引量:2
2
连道明,曾亮.
中外青少年女排体能现状对比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2011,15(5):43-47.
3
林桢.
青少年女排教练员选材与训练评价指标体系认知态度调查[J]
.福建体育科技,2012,31(1):38-40.
4
林静.
我国青少年女排非技术性因素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J]
.福建体育科技,2014,33(6):22-24.
5
李忠,武慧峰.
不同位置足球运动员战术能力的比较研究[J]
.运动,2011(13):14-17.
6
周静,石鸿儒,吴军霞.
我国优秀青年女排高大队员位置特征及其专项身体素质的分析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82-84.
被引量:1
7
何仲恺.
世界女排后备力量比较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1998,20(3):71-73.
被引量:3
8
陈卢锴,连道明.
我国女排高水平后备人才身体形态的现状分析[J]
.福建体育科技,2013,32(1):20-23.
被引量:5
9
汪婷婷,郭清霞.
青少年女排运动员身体测试指标的态度调查[J]
.体育科学研究,2011,15(5):51-53.
10
于晖.
优秀排球运动员主攻和副攻位置应具备的专位素质特征的研究[J]
.人间,2015,0(16):133-133.
运动
2015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