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8,共3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同被引文献18
-
1陈建宪.中国各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J].民族文学研究,2002,20(3):10-14. 被引量:5
-
2关纪新.论各民族文学在互动状态下的多元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1994(6):121-127. 被引量:7
-
3白崇人.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应注重“分解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1994,12(1):22-26. 被引量:9
-
4张进.“批评工程论”——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5(1):56-65. 被引量:6
-
5关纪新.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J].民族文学研究,2007,25(2):5-11. 被引量:58
-
6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9.54,55,58.
-
7刘宾,艾光辉,等.新疆文联研讨会上的发言[N].新疆经济报,2006-09-01(15).
-
8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62.
-
9迈克·布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10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修订版)[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级引证文献7
-
1谢青松,赵娟.傣族伦理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变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62-65. 被引量:2
-
2曾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地方性知识文学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18,0(1):161-166. 被引量:5
-
3董军.民族文学对于民族认同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J].中国民族博览,2018,0(7):124-125. 被引量:1
-
4董迎春,覃才.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学人类学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35-142. 被引量:15
-
5魏清光,李跃平,周绪琳.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J].民族学刊,2021,12(6):19-26. 被引量:7
-
6李长中,王飒.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观的共同体意识与共同体诗学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5):151-159. 被引量:3
-
7李晓峰,方思瑶.论多民族文学史书写与国家历史知识建构[J].满族研究,2024(3):115-120. 被引量:1
-
1程鹏.特别推荐[J].散文诗,2012(1):1-1.
-
2洛夫.洛夫的诗[J].扬子江(诗刊),2010(6):6-11.
-
3赵振华.决不能用新自由主义解构改革[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0(8):44-46. 被引量:1
-
4洛夫.洛夫新作:唐诗解构(五首)[J].青春,2012(1):88-89.
-
5许彩霞.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5):39-41. 被引量:3
-
6陈国富.后现代主义与法律经济学的宿命[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4):1-9. 被引量:1
-
7李伟阳.支撑苏州创建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探索可持续城市能源体系建设[J].能源评论,2017(V00):57-61.
-
8熊元斌,时朋飞,李星明.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动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9):5-13.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