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对当代傣族作家文学创作的思考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傣族作家文学创作发展迟缓,这相对于傣族文学史上丰富的民间叙事文学成就和悠久的文学传统是相悖的。当代傣族作家文学创作日渐边缘化、式微化和作家文学失语的局面,与傣族作家文学创作无法超越传统,以及文学创作中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脱离等因素有关。
作者
板永明
机构地区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Journal of Dehong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当代
傣族
作家文学
创作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李晓峰.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思考[J]
.民族文学研究,2003,21(1):68-74.
被引量:36
2
梁庭望.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发展[J]
.民族文学研究,2000,18(4):10-16.
被引量:3
3
白崇人.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解构[J]
.民族文学研究,2000,18(2):26-2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何其芳.
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J]
.文学评论,1961(5):66-87.
被引量:50
2
凯图·卡特拉克.《非殖民化文化:走向一种后殖民女性文本的理论》,阿卜杜勒·R.詹姆罕默德、戴维·洛依德:《走向少数话语的理论》,第457页.载于《后殖民文化理论》第4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严绍.《“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多边文化研究》第一卷,第84—85页,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4月版.
4
弗郎兹·法侬.《论民族文化》,载于《后殖民文化理论》第4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5
.《后殖民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7页.
6
张寿康.少数民族文艺论集[M]建业书局,1951.
共引文献
39
1
马世才,高一惠.
刍议当代回族作家文学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S1):104-106.
2
胡立新.
试析《尘埃落定》的悖论式复调与复义[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58-62.
被引量:1
3
王萃萃.
求取真经是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关键一步[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4):40-42.
被引量:1
4
欧阳可惺.
文学史的内在逻辑与空间形态写作——评夏冠洲《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6):125-129.
5
欧阳可惺.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4):156-160.
被引量:1
6
颜丙香.
当代少数民族文本的消费变异与文化生态[J]
.江汉论坛,2008(11):165-167.
7
陈祖君.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述评[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1):82-85.
被引量:2
8
齐金良.
论玛拉沁夫草原小说的社会风情[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7-70.
9
严英秀.
论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J]
.民族文学研究,2010,28(1):139-144.
被引量:43
10
李思思.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播学思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2):29-3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组.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
2
兰嘎西贺[M].刀兴平,岩温扁,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3
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A].全球化与民族文化--郑晓云学术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4
郑晓云.傣族宗教文化的变迁与社会发展[A].全球化与民族文化--郑晓云学术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5
岩温扁译.巴塔麻嘎捧尚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引证文献
1
1
谢青松,赵娟.
傣族伦理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变迁[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62-6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巍,李恒爽.
芒市傣族剪纸艺术初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5):6-7.
被引量:2
2
范茜,周波.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傣族传统人居环境营造[J]
.民族论坛,2016(9):61-64.
被引量:2
1
余宁.
《裸者与死者》:荒诞的世界与虚无的个体[J]
.芒种(下半月),2013(7):176-177.
2
陈宗俊.
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的纠缠——论鲁彦周的长篇小说[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5):132-135.
3
鲁莉,田园.
贾平凹的《古炉》与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创作比较[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8X):27-29.
4
莫言认为创作时讲故事要有技巧和立场莫言[J]
.文学教育,2015(1):158-158.
5
杨徐嵘.
浅析汪曾祺童年经验对其文学语言的影响[J]
.青年文学家,2011,0(19):12-13.
6
易晓倩.
论杜拉斯与张爱玲的自恋情结[J]
.北方文学(下),2016,0(10):34-35.
7
李琳.
试述沈从文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J]
.北方文学(中),2013(4):26-26.
被引量:1
8
闫哲.
鲁迅视野下的“人”和“女性”[J]
.北方文学(下),2016,0(6):24-24.
9
李圆圆.
达斡尔族作家文学创作的生态解读[J]
.文学教育(中),2013(2):4-5.
10
吕娟霞.
一曲温婉而凄美的女性之歌——《边城》与《伊豆的舞女》中少女形象之比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82-182.
被引量:3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