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教育资源整合的新模式
被引量:6
University City:New Model of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出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2,共1页
Education & Economy
同被引文献30
-
1陈怀录,张旺锋,刘小英,苏芳.全国大学城发展现状及其对甘肃建设大学城的借鉴[J].高等理科教育,2004(4):10-14. 被引量:7
-
2曾晓牧,孙平.信息素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方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57-59. 被引量:22
-
3王朴.为信息素质而合作——来自美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1):84-88. 被引量:85
-
4卢小玲.美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实施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2005,24(6):111-113. 被引量:32
-
5刘军,梁德友.由集聚经济效应谈大学城的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3):45-47. 被引量:9
-
6姚信,梅伟惠.大学城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思考——来自杭州市三大高教园区文化建设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05(7):17-20. 被引量:18
-
7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98-101. 被引量:104
-
8章云兰,颜务林.浙江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6(1):19-24. 被引量:11
-
9张静.从1984-2003年论文统计看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2):80-82. 被引量:28
-
10吴静,伍硕.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94-98.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6
-
1毕玉侠,邢花,佟立今,阎琦.论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方向[J].中国校外教育,2008(2):51-51. 被引量:10
-
2许炳,徐伟.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29-32. 被引量:10
-
3陈怀录,苏芳,冯宗周.甘肃大学城高新技术定位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5,23(1):71-74.
-
4阮海红,沈兵虎,王志敏.高教园区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5(1):87-91. 被引量:3
-
5赵修渝,郑春海.关于大学城共享办学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前沿,2007(11):59-62. 被引量:9
-
6林勇.“园校互动”发展路径选择分析——以重庆虎溪大学城与惠普西永微电子园为例[J].管理观察,2011(15):113-114.
二级引证文献32
-
1黎晓华.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J].科技经济市场,2007(12):184-185. 被引量:1
-
2方莉,陶明法.我国大学城建设模式分析与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26-29. 被引量:3
-
3郭志林.简论教育经济社区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2):19-22.
-
4王旸,黄震方,周年兴.游憩需求及大学城功能优化实例研究[J].商业时代,2007(26):105-106. 被引量:1
-
5王志文.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探索——沈北大学城科技园建设构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5):40-44. 被引量:5
-
6严晓珺.上海大学城建设模式的选择与优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8(17):16-17. 被引量:2
-
7刘树道,李正,刘思安.大学城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73-76. 被引量:3
-
8明娟,刘飞.大学城国防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3):63-65.
-
9孙文树.安徽省高校体育资源整合模式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174-175. 被引量:3
-
10竺亚珍,马惟哲.高校图书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2):12-14. 被引量:2
-
1张和仕.浅析高校后勤内部诸要素的优化配置[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0(4):65-67.
-
2王大勇.高等学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9):48-51. 被引量:2
-
3陈国民.论高校筹资渠道与制度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6(3):175-176. 被引量:11
-
4金顺玉.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个性化数学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J].新课程(小学),2016,0(2):59-59. 被引量:2
-
5黄凯,杨光珍,朱元昌,张冠蓉,田群,顾品良.高校应加强重点学科的规划和建设[J].情报科研学报,1991(4):31-33.
-
6章明.珠江三角洲大学园区规划和建设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0(4):26-29. 被引量:11
-
7陈金明.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之创新[J].高校后勤研究,2004,0(1):59-60.
-
8章跃.边际效用理论与高校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江苏高教,2001(6):26-28. 被引量:6
-
9黄娟丽.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之我见[J].安徽水利财会,2005(2):15-17. 被引量:1
-
10袁昌富.高职院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再探——二级管理模式下动态配置[J].会计师,2014,0(5X):57-5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