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8-60,共3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4
-
1路甬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建设制造强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R].,2002.12.6..
-
2李延保.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报告[R].,2002.5..
-
3任淑淳.转变观念规范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
4河西学院教务处.新的起点新的航程[M].湖南出版社,2002.11.
同被引文献190
-
1苑晓慧.体育对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 被引量:3
-
2严伟,王基林,黄洋,吴钟鸣,唐银辉.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44-48. 被引量:32
-
3张鸣放.关于应用型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若干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6-29. 被引量:4
-
4王爱民.借鉴国内本科院校经验 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6-37. 被引量:1
-
5崔振峰.拓宽基础 强化实践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6-57. 被引量:1
-
6张鸣放,靖向党.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38-41. 被引量:5
-
7秦祖泽,唐受印,俞贵邦,黄俊伟.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42-44. 被引量:13
-
8陈小虎,刘志远.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45-47. 被引量:21
-
9杜今锋.CBE模式及其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37-40. 被引量:18
-
10田辉,周桂英.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1):339-3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8
-
1郑荣进,黄家善,陈兴武.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4):54-56. 被引量:10
-
2严伟,王基林,黄洋,吴钟鸣,唐银辉.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44-48. 被引量:32
-
3郝庆升.地方院校本科生源质量问题与教学改革建议[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1):74-77. 被引量:7
-
4张献忠.对应用型高校操作系统教学的几点建议[J].成才之路,2008,0(4):72-72. 被引量:1
-
5张献忠.应用型本科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之初探[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4):67-70.
-
6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环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84-85. 被引量:11
-
7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3):5-8. 被引量:75
-
8颜春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几点思考[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13(2):91-94.
-
9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5):7-9. 被引量:26
-
10程洪,刘佳丽.高职高专水土保持生态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2):37-39.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386
-
1李晖,郭利婷,张树苗.基于工艺教育思想的实践教学探析[J].职业技术,2020,19(1):23-27.
-
2尤怡丹.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0(1):148-149.
-
3于剑锋.创造性教法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1):174-175. 被引量:2
-
4付浩海,秦忠,佘向飞.“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4):87-90. 被引量:2
-
5刘晓霞.试论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J].西部法学评论,2008(S1):91-92. 被引量:7
-
6韩登池.地方院校法学专业“2+2+J”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社科纵横,2008,23(4):145-146.
-
7蔡志奇,罗云星.应用型本科视域下的校园文化“显性化”建设[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2):71-72. 被引量:1
-
8周密.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及实现方式探讨——以法学专业为例[J].当代经济,2012,29(18):96-97. 被引量:1
-
9罗朝晖.数学建模教学法思想在应用数学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9):5-6. 被引量:2
-
10袁兴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20-23. 被引量:7
-
1施继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2):96-100. 被引量:12
-
2陈惠卿.试论高师院校的办学职能[J].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4):108-110.
-
3牛金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探析[J].中国建设教育,2013,0(1):22-26. 被引量:1
-
4李建辉.论高师院校办学职能的特点及其拓展[J].中外教育(福建),2000(3):8-11.
-
5刘兰明.从美国社区学院开放性看我国高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45-46. 被引量:7
-
6刘当远.美国社区学院办学职能的发展及理念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6):110-111. 被引量:3
-
7陈玲玉.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06(6):7-9. 被引量:1
-
8黄维兵,何明茂,魏东.高校重组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2,16(4):71-75. 被引量:1
-
9刘红峰,王仲南.独立学院办学定位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4):127-128. 被引量:2
-
10李友文.立足和服务地方:地方高校办学职能的彰显——基于广东嘉应学院本科办学实践的认识[J].吉林教育(教研),2010(12):126-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