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化工原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
被引量:
31
Practice in Strengthening Comprehensive Capacity Training for Students in Teaching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是培养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主导面。本文阐述了如何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个培养目标贯穿到化工原理的教学当中去的具体实践,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
王军
傅虹
杜静丽
贾绍义
柴诚敬
机构地区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工高等教育》
2003年第3期80-81,共2页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综合能力
高校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科学素养
教学改革
分类号
TQ0-4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70
参考文献
4
1
江泽民同志论创新专辑[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0,(1).
2
刘昌俊,冯亚青,傅虹,杜静丽.
在“化工数学”模拟课程中培养创新性人才改革的尝试[J]
.化工高等教育,2000,17(4):43-44.
被引量:4
3
柴诚敬、张国亮主编.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苏海佳,刘丽英,黄大铿.
传热与吸收的类比分析[J]
.化工高等教育,2001,18(4):43-4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7
1
卢莲英,余中山,魏先红.
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对比分析[J]
.高师理科学刊,2004,24(3):71-74.
被引量:5
2
蔡冬梅.
探索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类比教学方法[J]
.科技资讯,2006,4(18):165-165.
被引量:2
3
杨兴学.
对《化工应用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2(8):40-41.
被引量:3
4
郑纯智,文颖频,张春勇.
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3):68-70.
被引量:17
5
李延升,张建立,徐静莉.
论《化工数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广东化工,2011,38(4):256-257.
6
陈喜蓉,陈早明.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
.广东化工,2011,38(10):201-201.
被引量:1
7
刘葵,张丽.
互动与对比相结合强化传热与吸收的教学[J]
.广州化工,2012,40(19):133-135.
同被引文献
109
1
张郢峰.
《化工原理》教学体会与思考[J]
.职业圈,2007(19):129-129.
被引量:6
2
夏清,贾绍义,王军.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22(S1):96-97.
被引量:9
3
张冬云,刘琨,韦雪康,甘波.
化工原理课程认识实习多媒体课件的开发[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z1):19-22.
被引量:3
4
尚小琴,郑成,陈兰英,吴俊荣.
《化工原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
.广东化工,2004,31(8):32-33.
被引量:5
5
许丹.
如何提高参与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4,20(2):69-70.
被引量:6
6
韦晓燕,陈树大,葛志刚.
利用多媒体组合教学 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J]
.高教论坛,2004(3):112-113.
被引量:13
7
孙炜,唐正姣,陈中.
浅谈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对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2):108-110.
被引量:29
8
于凤文,许轶,沈绍传,姚克俭.
改革考试方法 加强素质教育——化工原理考试改革的初步尝试[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3):81-83.
被引量:24
9
王娟,钟秦,杜炳华.
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3):86-87.
被引量:20
10
许维秀.
《化工原理》教学中培养工程素质的若干思考[J]
.职教论坛,2004,20(10X):44-4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1
1
袁志国,刘有智.
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探讨[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S1):173-175.
被引量:7
2
夏清,贾绍义,王军.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22(S1):96-97.
被引量:9
3
江勇.
浅谈中职化工原理课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中),2010(7):142-142.
4
王娟,钟秦,杜炳华.
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3):86-87.
被引量:20
5
贾寿华,宋少芳,苏秀荣,王日为,包丽华.
化工原理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农业教育,2006,7(3):59-61.
被引量:5
6
李建权,李国忠.
复合材料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职业技术,2006(18):72-73.
被引量:7
7
朱宪荣,邢进,佟白.
关于化工原理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思考[J]
.高师理科学刊,2007,27(1):58-60.
被引量:10
8
刘琨,张冬云.
《化工原理》实习课件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1):22-24.
被引量:2
9
安维中.
化工原理教学中数值方法和程序设计的训练和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4):55-57.
被引量:8
10
滕波涛,郑绍成,刘亚,王南海.
化工原理习题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5):67-6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
张郢峰.
《化工原理》教学体会与思考[J]
.职业圈,2007(19):129-129.
被引量:6
2
张治山,李桂杰.
浅谈流程模拟软件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作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4):142-143.
被引量:7
3
甄铁丽.
高职《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54-54.
4
武朝军,高智,高俊.
全优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2012,39(12).
5
朱宪荣,邢进,佟白.
关于化工原理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思考[J]
.高师理科学刊,2007,27(1):58-60.
被引量:10
6
滕波涛,郑绍成,刘亚,王南海.
化工原理习题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5):67-69.
被引量:12
7
宋贤良,叶盛英,李雁.
浅谈增加化工原理教学的趣味性[J]
.广东化工,2008,35(1):112-114.
被引量:20
8
魏安池,莫重文,纪俊敏.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尝试与效果[J]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85-86.
被引量:3
9
王任芳,李克华.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08,5(1):324-325.
被引量:12
10
尹志芳,钟桐生,熊文高,王锋,聂伟安.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
.广东化工,2008,35(5):122-123.
1
马新宾,王胜平,王华,韩金玉.
化学工艺学——化工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桥梁[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22(S1):73-74.
被引量:10
2
叶春.
重视过程设计 发展科学素养——以“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为例[J]
.物理教师,2017,38(3):13-15.
被引量:7
3
唐铭.
浅议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2(7):74-75.
4
张彩英,张坚强.
浮法玻璃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的处理[J]
.中国玻璃,1996,21(3):24-26.
5
李魁云.
亚铜的化合物知识要点小结[J]
.化学教学,2009(3):71-73.
6
贾鹭.
探究玉米的喇叭口施肥法[J]
.生命世界,2009(12):88-88.
7
张新文.
谈《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0(2):55-56.
8
潘爱清.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效益——“氯气与水及碱的反应”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及评析[J]
.科技风,2012(9):116-116.
被引量:1
9
尹晖.
美国STC课程的本土化教学问题——以《分离颜色混合物》一课为例[J]
.湖北教育(科学课),2010(9):42-43.
10
水泥助磨剂能带来哪些效益及其作用[J]
.水泥助磨剂技术,2012(2):7-8.
化工高等教育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