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颂·大武》乐章篇目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既是考辨《周颂·大武》,则无疑是于《周颂》之中考《大武》。《大武》乐章遗留诗章存于《周颂》之内,目前已是学界共识,至于所存诗章是否完整,又各是哪些篇目,则至今仍是聚讼纷纭,未有定论。笔者不揣浅陋,旨在与各位先贤大家论余略作探讨,以期对《周颂·大武》乐章篇目之讨论稍有补益。关于《大武》乐章的篇目问题,前代学者如何楷、魏源等虽亦偶有论及,但其真正被关注并引发广泛探讨则始自王国维。
作者
亓晴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诗经研究丛刊》
2018年第3期241-264,共24页
关键词
《武宿夜》
武宿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亓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任强.
也谈《大武》章数[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5):78-82.
被引量:1
2
李炳海.
《诗经·周颂》大武歌诗论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5):101-106.
被引量:9
3
高亨.
周代“大武”乐的考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5(2):50-68.
被引量:18
4
李山,申少峰.
周初《大武》乐章用诗三首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1):92-96.
被引量:5
5
姚畋.
论《大武》乐章[J]
.社会科学战线,1991(2):268-275.
被引量:7
6
张石川.
《大武》乐考释[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4):104-109.
被引量:4
7
梁锡锋.
《昊天有成命》属《大武乐章》考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91-9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高亨.
周代“大武”乐的考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5(2):50-68.
被引量:18
2
孔颖达.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孙作云.从读史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和地域性[M]∥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诗经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
.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9
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
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32
1
任强.
也谈《大武》章数[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5):78-82.
被引量:1
2
王秀臣.
《诗》的礼典属性及其传播与接受机制的发生[J]
.北方论丛,2006(1):11-15.
被引量:2
3
王飞宇.
2005年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综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1):107-108.
4
姚小鸥,郑丽娟.
《大雅·皇矣》与“文王之德”考辨[J]
.中州学刊,2007(2):188-191.
被引量:5
5
赵玲.
古乐的沉浮——试论宫廷巴渝舞的传承与发展[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1):17-22.
被引量:7
6
冯雪梅.
《昊天有成命》“成王”考辨[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0):84-89.
7
雒有仓.
关于周代“武乐”的几个音乐问题[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1):62-68.
8
刘全志.
西周《大武》乐章新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51-55.
被引量:5
9
姚小鸥.
《周颂·三象》舞容与周代前期礼乐文化之嬗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3):102-107.
被引量:1
10
刘全志.
从舞容与颂诗的关系看《大武》在典礼中的运用[J]
.音乐探索,2012(4):42-48.
被引量:1
1
郑晨寅.
陈淳易学思想研究[J]
.孔子研究,2018,0(1):82-91.
2
青禾.
何衙内[J]
.闽南风,2018,0(1):32-34.
3
潘天祯.
乾隆、嘉庆间所印日报《题奏事件》的发现[J]
.文物,1992(3):82-91.
被引量:3
4
沈鸿.
《大雅》、《周颂》不载尧、舜传说考论——兼谈周文化与夏文化的亲缘关系[J]
.诗经研究丛刊,2007(2):109-121.
5
祝秀权.
《周颂》“成王”“成康”辩[J]
.华中学术,2018,0(1):36-43.
6
张志勇.
“诗经三颂”对后代颂赞的文体意义[J]
.诗经研究丛刊,2018,0(3):399-407.
7
董露露.
《诗经·周颂·天作》主旨考辨[J]
.诗经研究丛刊,2018,0(3):212-223.
8
姚小鸥.
《周颂·良耜》与周代社会的祭祀文化传承[J]
.诗经研究丛刊,2001(1):34-43.
9
王渭清.
周穆王时代乐歌证补[J]
.诗经研究丛刊,2013(2):174-179.
10
于浩.
邹忠胤《诗传阐》与明末清初诗经学[J]
.人文论丛,2018,0(2):246-258.
诗经研究丛刊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