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以B站25位残障up主的265条视频为样本,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揭示他们呈现的功能性展演、情感性展演、文化性展演及解构性展演的特征,消解“残障即无能”的刻板标签,推动社会认知转型。研究发现,残障up主虽借助身体资本转化与平台赋能实现自我表达,却面临算法窄化、技术壁垒与商业价值贬损的多重困境。未来需通过优化算法逻辑、完善无障碍技术适配及跨平台协作,构建包容性数字生态,使“不能”因环境改善而消弭,为残障群体媒介赋权提供系统性支持。
出处
《新媒体研究》
2025年第14期30-35,共6页
New Media Research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驯化视角下失独老人的新媒体使用与重嵌社会路径研究”(2022SJYB1156)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具身传播视角下传统戏曲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2025XKT1290)。
作者简介
刘子新,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王卿,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介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