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时代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增强监督合力与监督效能,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也要坚持制度自信与守正创新,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国体与政体、党的领导体制与执政体制来建构中国特色权力监督的底层逻辑与理论逻辑,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中,将党的全面领导、广义政党政府与中国特色权力结构有机统一起来,奉行积极的权力观与权力监督观,正确认识权力监督的多维价值目标,并以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理论来指导实践创新。从根本上看,党的全面领导与广义政党政府理论,可谓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底层逻辑;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实现各监督要素的系统集成与协调统一。
出处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4,共10页
Academics
基金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研究”(项目批文[2024]20394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红凛,《学术界》本期封面人物,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一般项目3项。出版《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百年党建史论》等1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内法规与政党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