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媒体新技术如何赋能高中数学趣味化课堂构建。通过比较传统教学和新媒体课堂的区别,发现新媒体新技术能让数学课堂更加灵活互动,能把数学知识和趣味体验结合起来,还能创造学生动手参与的学习环境。针对数学课常见的学生没兴趣、概念难理解、学习效果难追踪等问题,文章建议,开发能双向互动的课件促进师生交流,用动态建模技术把函数、几何变成可操作的立体模型,建立包含课堂表现、解题思路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这些对策,打破“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让数学知识变成学生能动手探索、沉浸体验的趣味活动,如用手机软件模拟几何变化、在虚拟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难点,又能有效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让数学学习既扎实又有趣。但技术只是辅助工具,必须服务于数学本身的严谨性,不能为了好玩而忽略知识本质。文章旨在为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助力实现与学生知识和数学核心素养双重提升。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5年第5期94-98,共5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作者简介
赖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