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留基层发展,是支撑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基于西部高校25538份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基层就业”的路径模型,分析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基层就业意愿的双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维度,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具有“能而趋之”的特征,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优秀的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意愿更强。社会资本维度,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具有“贫富无娇”的特征,家庭收入或父母职业处于优势和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家庭社会资本处于中等水平、户籍地和教育体系分层中处于优势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不高。据此,本文进一步提出:第一,高校要发挥思政教育塑心铸魂优势,引导大学生将到基层建功立业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第二,基层就业单位最大限度地栽好“梧桐树”,为优秀人才搭建好发展平台;第三,准确落实返乡就业政策,引导和鼓励来自基层地区的大学生回流基层。
作者
崔晓娟
朱绘杰
Cui Xiaojuan;Zhu Huijie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质量研究”(24XMZ0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乡村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研究”(72264033)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崔晓娟,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朱绘杰,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