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计算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Talent Training of Computational Law Science:Target Positioning,Theoretical Logic,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计算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焦点。这种趋势不仅挑战了传统法学教育的边界,也对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法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法学人才培养需要准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并具备计算思维和信息技术素养,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的意识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计算法学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三大理论逻辑,即学科深度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创新驱动发展。在实践中,要通过以重构培养目标为引领来实现真正跨学科和跨专业融合的知识场域;以重构培养过程为核心来实现多方教学资源协同整合;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着眼点来提高学生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为依托来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来建设“引、育、稳”并举的师资队伍;以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底线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作者 尹文嘉 邱婷婷 YIN Wenjia;QIU Tingting
出处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法学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2022JGZ147)。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尹文嘉,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教授,电子邮箱为ywenjia@qq.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二级参考文献262

共引文献2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