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祠禄官制对南宋行旅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现象尚未被学界措意。祠官在归乡退居期间撰写了繁多的行旅诗文和笔记,周必大的行记就是典型代表。由于祠官身份,周必大有着自由、自主的行旅路线选择权,这让其行记中的风景书写较之其他文人行记更为充分,“文化取景框”更具个性。周必大前后两次不同的奉祠心境,使其在《归庐陵日记》中呈现为一个健游者形象,而在《南归录》中却更倾向于一个抱愁者形象。与周必大同时的吕祖谦,也以祠官身份创作了多部行记,并以“卧游”的方式扩展了奉祠行旅的精神世界,同样佐证了南宋士大夫的奉祠生涯对行记多向度书写的深刻影响。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72,共14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