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着力于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立足于从专业角度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化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塑造成效。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为目标,紧紧抓住“国产自主可控技术教学”和“大国工匠精神培养”两个关键点,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第二课堂、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党委、教师、教务、学工多部门协同一致,建设具有大时代内涵的教学内容、彰显大资源特点的实践环境,培养具有大责任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建设具备大视野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软件工程类专业“大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创建系统化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形成特色文化。
基金
2021年度辽宁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校企融合的跨区域一流课程群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43)
2022年度国家本科质量工程项目“教育部计算机系统课程虚拟教研室”
2021年教育部——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玄铁CPU的《嵌入式软件设计》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2102001013)。
作者简介
赖晓晨(1977-),男,博士,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佟露(1988-),女,硕士,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教务员,七级职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佳柳(1994-),女,硕士,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教务员,七级职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