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化学拔尖人才培养的进展、问题与未来建设重点——兼论化学“101计划”建设思路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明确了当前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优势、问题和不足,明确了“化学101计划”面临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以及在教材、课程、实践项目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的重点。
作者
张树永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2,18,共6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101计划
化学
教材
课程
实践项目
师资队伍
分类号
O6-4 [理学—化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张树永,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40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1
张树永,朱亚先.
新时期我国高校化学类专业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大学教学,2018(3):25-29.
被引量:50
2
李晓明.
我对“101计划”的认识与期待——一个以改进为宗旨的实验性项目[J]
.中国大学教学,2022(8):4-6.
被引量:12
3
张树永,郭新华,丁里,李琰,朱亚先,郑兰荪.
国内化学类核心课程教材出版情况调研与分析[J]
.大学化学,2023,38(6):1-9.
被引量:3
4
张树永,朱亚先,张剑荣.
本科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实施建议[J]
.大学化学,2018,33(10):1-6.
被引量:99
5
张树永,朱亚先.
高等学校开展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与重点--以化学类专业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22(8):21-26.
被引量:9
6
张树永,朱亚先,郑兰荪,霍冀川,宋丽娟,徐华龙.
化学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专业升级改造的思路与重点[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9(3):21-24.
被引量:16
7
张树永,丁玉强,杜凤沛,苑世领,郭今心,朱亚先,霍冀川,龚良玉,陈春霞,王芬,申树欣,王立祥,邹永新.
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进展、思路与重点[J]
.大学化学,2023,38(3):1-8.
被引量:17
8
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J]
.大学化学,2016,31(11):11-18.
被引量:32
9
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建议内容[J]
.大学化学,2017,32(8):1-3.
被引量:41
10
张树永,朱亚先.
浅议基于学科思维的化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编排[J]
.大学化学,2017,32(1):9-14.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94
1
申继亮,刘加霞.
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3):44-49.
被引量:247
2
刘迎春,熊志卿.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被引量:165
3
张树永,宋其圣.
兴趣培养是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的前提[J]
.大学化学,2005,20(4):14-15.
被引量:2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1999-01-01..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
葛欣,姚天扬.
《化学原理》简介[J]
.大学化学,2007,22(5):70-71.
被引量:4
7
张宝秀,张景秋.
应用理科、应用文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08(5):51-53.
被引量:14
8
戴文圣,郭联华,黄坚钦,龙春阳.
实施课程建设改革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40-41.
被引量:5
9
陈翠荣,胡成玉,林芸.
后现代教师角色观与教师发展新理念[J]
.理论月刊,2008(9):124-126.
被引量:7
10
张树永,万坚,李立平.
中美大学化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21(3):24-2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40
1
宋爱玲,陈锴,朱志武,张血琴,杜润,蒋玉石,刘翔,彭崟.
跨学科一流课程关键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考与实践[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S01):79-85.
2
谢修鸿,王晓红,尹立辉,刘玉伟,李晓东.
“以学生为中心”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建设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34-234.
被引量:2
3
刘茂华,杜爽,付思远,孙宝芸.
基于OBE理念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2022(4):32-35.
4
向丹,高培红,梁军艳,白艳红,张雯,李银环.
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核心改革普通化学原理实验[J]
.大学化学,2020,35(2):1-5.
被引量:8
5
董文彬,张雅晶,姚智华,张华,陈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思考——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7):90-92.
被引量:3
6
牛瑞霞,王俊,李杰.
石油特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0):101-105.
被引量:1
7
钱素云,陈贤楠,樊寻梅,耿荣,田宏,齐宇洁,曾建生,陈珲,李耿.
小儿脑死亡并中枢性尿崩症[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1):10-11.
被引量:4
8
杨成青.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索——以浙江长征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
.机械职业教育,2016(5):16-19.
被引量:10
9
杨喜平.
物理化学的互动-探究式教学研究——以二组分理想溶液系统的气、液平衡的讲授为例[J]
.化学教育,2016,37(12):14-17.
被引量:6
10
张树永.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幅度设计与工作实施思路[J]
.中国大学教学,2016(6):66-7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20
1
程碧茜,张秀华,刘宇平.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劳动者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问卷编制[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40(6):105-112.
被引量:1
2
向东,李水清,童金强,吴爱斌,潘露萍.
师范认证背景下化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长江大学化学师范专业改革为例[J]
.科教导刊,2023(14):35-37.
被引量:2
3
郭金花.
科学美育的价值与化学美育例析[J]
.化学教学,2020,0(2):34-38.
被引量:15
4
王志兵,王哲,王宇超,杨国程,孙国英,敖玉辉.
地方本科高校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22,39(1):108-114.
被引量:5
5
钱德拉塞卡,朱志芳.
科学中的美和对美的追求[J]
.中国青年科技,2001(2):39-40.
被引量:2
6
刘杰,崔玉民,张文保,乔瑞.
探索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师范技能[J]
.化学教育,2010,31(2):53-54.
被引量:3
7
Hai Guang Zhang,Xu Tang Tao,Kao Shan Chen,Chun Xue Yuan,Shi Na Yan,Min Hua Jiang.
Off-on-off luminescent switching of a dye containing 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1,22(6):647-650.
被引量:4
8
陈清水.
“自主学习”析[J]
.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43-44.
被引量:8
9
吴全德.
漫话艺术、科学与思维[J]
.科学中国人,2001(4):39-40.
被引量:1
10
贺艳斌,杨金香.
考虑课程延续性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12):90-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5
1
童程霞,李雅洁,闫瑾,屈学俭,魏士刚,范勇,宋志光,郭玉鹏.
全方位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4,39(7):49-55.
被引量:2
2
杨娟.
化学“101计划”普通化学课程建设[J]
.大学化学,2024,39(10):8-13.
3
宦双燕,蒋健晖,李攻科,张文清,李娜,杨屹,胡斌,田阳,吴硕,张四纯,岳永海,江德臣,陈增萍,卢忠林,崔承,王玉枝,谭蔚泓.
“101计划”分析化学核心知识体系建设探索[J]
.大学化学,2024,39(10):22-26.
被引量:2
4
陈旖勃,李楠,杜磊,欧阳婷,廖伯凯,刘兆清.
碳中和背景下电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及反思[J]
.当代化工研究,2024(20):146-148.
被引量:1
5
郭巧能,朱西周,杨光,王振龙,孙朵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班基础课程教学定量评价体系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5,46(2):25-32.
被引量:2
6
张云艳,孟庆阳,张琼,曹金丽.
延续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以“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及含量测定”实验为例[J]
.化工高等教育,2025,42(1):108-113.
7
李亚娟,桑商斌,陈万松,陈立妙,李娟,刘又年,黄健涵.
固基础、强应用的无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设计[J]
.大学化学,2025,40(2):175-183.
8
袁秀,朱亚先,张树永,彭晴晴,郑兰荪.
我国化学基础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建议——基于1.97余万份问卷的调查[J]
.科学与社会,2025,15(1):28-43.
9
林猛,张恒,苑世领.
物理化学理论授课-实践验证-模拟分析联合教学模式探索——以表面张力为例[J]
.大学化学,2025,40(4):189-194.
10
李博文,陈玉静,王毅,宋树芹.
铜配合物电催化还原CO_(2)的综合实验设计[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25,18(1):139-14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玉珍,田茂忠,王尚芝,白云峰.
基于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41(2):6-9.
2
李博文,陈玉静,王毅,宋树芹.
铜配合物电催化还原CO_(2)的综合实验设计[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25,18(1):139-142.
3
龚华旭,陈永珍,宋忠诚.
电化学原理全方位育人研究与探索[J]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5,7(11):52-54.
4
刘书睿,张皓南,杨振廷,马昆杰,孙振珲,邹英鹰,杨志鸿.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本科生在线学习力内部关系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5,46(5):149-156.
5
米芳,关明,马玉花,李桂新.
融入AI技术的分析化学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改革[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5(7):34-36.
6
陈海英,曾平.
数据驱动的高职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质量检测方法[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37(3):29-34.
7
李雅洁,郭玉鹏,魏士刚,闫瑾.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学创新人才培养——吉林大学融合式实践育人体系[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5,46(18):57-64.
1
张秀芬.
新形势下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江西农业,2023(18):95-96.
2
侯旭锋,牛亮峰,李丹丹,鞠志宇,许志红.
“训练-项目-竞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以化学人才培养为例[J]
.广东化工,2021,48(16):333-334.
被引量:2
3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卷首语[J]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3):5-5.
4
曾长淦,刘婷.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及思考——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3):6-14.
被引量:6
5
沈榆平,张清江,张伟.
“经典+社会”场域融合与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实践为例[J]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3):15-22.
6
文建平.
关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对策[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20):122-124.
被引量:1
7
叶泉,朱红娟.
基于科技创新与CDIO项目化教改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实训项目开发[J]
.中国设备工程,2023(20):263-265.
被引量:4
8
李书烨.
模拟广告公司工作流程小程序的开发及在数字化海报设计中的应用[J]
.丝网印刷,2023(20):97-99.
9
于桂兰,王弘钰,梁潇杰.
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与效果——以“劳动关系管理”课程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23(10):56-62.
被引量:4
10
熊英,姜毅,葛春华,崔俊硕,于海彪,单炜军,王珊,冯小庚,张冬岩.
化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全过程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8):119-121.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