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图书直播“知识带货”模式的底层逻辑和未来趋向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质量内容输出和情感互动是“知识带货”模式与其他直播模式的本质区别,对理性知识的感性表达和知识分享式的消费场景是其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边缘性说服路径的选择,消费者需求精准洞察,基于感知相似性的情感共鸣,技术可供性下的社会临场感构成影响直播间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底层逻辑。“知识带货”模式作为图书直播电商内容升级创新的典型,未来需精耕内容,精细化运营细分市场,培育品牌网红主播,并根据直播间消费者需求定制产品和个性化直播。
作者 田娇 景俊美
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6,共6页
基金 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来源可信度模型的乡村直播带货网红研究”(2023KY0144)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03

  • 1孟陆,刘凤军,陈斯允,段珅.我可以唤起你吗——不同类型直播网红信息源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0(1):131-143. 被引量:327
  • 2梁国伟.绽出在电视媒介形态中的时间意识[J].当代电影,2006(1):119-123. 被引量:5
  • 3弗朗西斯·巴勒.传媒[M].张迎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7.
  • 4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 5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6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5.
  • 7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8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9Aberson, C. L., & Haag, S. C. (2007). Contact, perspective taking, and anxiety as predictors of stereotype endorsement, explicit attitudes, and implicit attitude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0, 179-201.
  • 10Adolphs, R. (2003).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human social belaaviour.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4, 165-178.

共引文献249

同被引文献256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