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被引量:62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202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概述,一、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2]。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确[3,4]。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出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7-406,共30页 Chines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4

二级参考文献372

共引文献3365

同被引文献647

引证文献62

二级引证文献9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