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校集体主义教育是帮助个体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利益关系进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渠道,应当受到重视。从现状来看,师生普遍肯定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但对教育效果的满意度偏低;教育内容更突出先进性,对广泛性要求阐释不够;学生对丰富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具有强烈诉求;教育环境复杂多变,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为进一步增强学校集体主义教育效果,应当从社会意识形态的高度阐释集体主义的内涵,宣传其重要性;明确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突出具体要求的层次性;坚持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丰富集体主义教育实践载体;优化教育环境,营造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出处
《中国德育》
2023年第5期44-50,共7页
Moral Education China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青年项目“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源流及其中国化演进研究”(20CKS02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朱小娟,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